摘 要:體育是學校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一門學科,但是體育學科本身的一些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一定的安全隱患。文章分析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安全問題,然后依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初中體育;安全;措施
一、 引言
通常情況下,體育學科的鍛煉活動都是在室外進行的,體育教學會涉及很多的體育項目,采用多種不同的體育器材,再加上體育學科本身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在很多活動中,學生都會身體力行地來完成。某些體育活動項目還會具有對抗性,一不注意就會發生意外傷害。初中生在體育鍛煉或參加活動中出現了意外傷害,不但會使學生出現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傷害,為學生帶來很大痛苦,還會為學校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還會增加體育教師的心理負擔,進而對體育教學產生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體育鍛煉中,為了避免安全問題對學生、家庭以及學習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體育授課教師要將安全問題擺在體育教學的重要位置,重視加強學生的安全管理。
二、 初中體育課堂安全問題分析
(一)體育場地、器材因素
我國新課改教育教學的改革實施,雖然為中學生各個學科提供了一定的發展契機,同時還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當前在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體育教學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學校都沒有將教育經費劃入體育教學,尤其是對場地建設的完善性沒有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體育教學中還出現了運動器材維護狀況不佳的局面。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堂,由于校園運動場地完善程度不夠以及體育器材缺乏修繕等原因,在體育活動中常常就會發生學生運動損傷問題。體育課堂中主要進行教學活動的場地不在室內,由于室外的客觀因素比較復雜,所以學生在戶外上體育課時,安全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經筆者調查發現,有許多從事體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反映,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安全隱患。因此,體育教學場地與教學器材是否合理,安全也應該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所考慮的問題。例如,中學生校園足球場中不平整的地面,學生踢球當中就會出現扭傷腳踝的情況。再比如,學生在打籃球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扣籃等有較強沖擊力的動作,假如籃球架穩固程度不夠,出現了倒塌問題,那么就會砸傷學生。體育運動場地以及運動器材造成的安全問題,通過分析,我們發現主要是由兩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學校在場地建設、體育器材采購時,缺乏嚴謹性,體育器材和場地的重要性缺乏認知,造成一些不合格產品流入校園。另一方面,體育教師沒有依據校園場地或體育器材的使用時間、頻率投入使用,或缺乏對體育器材、場地展開安全檢查工作,造成體育活動中有安全隱患,從而造成學生在實際活動鍛煉中發生意外傷害。
(二)體育活動安全意識低
通過對學生的深入交流溝通以及行為表現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初中學生都沒有良好的活動安全意識,學生對體育活動認知、自我安全保護技能方面知曉率普遍較低。新課程體育教學要樹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教學理念。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貫徹與落實的就是安全問題。在目前社會上許多學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學生的安全問題必然要受到重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安全意識,在保證課堂安全的基礎上,再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例如,很多學生都不清楚一些運動損傷的特點,當學生出現了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一些意外傷害后,也就不清楚該做出怎樣的處理,大多數學生對此非常茫然,在實際體育運動鍛煉中,更談不上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安全問題加強管理了。這也就說明,當前初中學生中運動安全意識低是造成學生出現運動傷害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學生缺乏科學的運動準備
體育運動中需要進行一定的準備活動,這是非常關鍵的體育鍛煉環節。依據相關調查表明,體育活動中由于沒有熱身或熱身準備不足就會使體育鍛煉學生出現運動損傷,而且這也造成損傷發生最重要的原因。在體育活動當中,科學開展體育活動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肌肉彈性與肌肉力量,避免韌帶、肌肉等不同軟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的多個關節部位盡快投入運動狀態,促使學生可以快速掌握運動技能以及運動技巧,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但是在我們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很多學生還意識不到體育準備活動在鍛煉當中的重要性,在熱身期間沒有足夠的重視,從而就會造成他們在實際體育鍛煉中出現了肌肉僵硬、協調性不夠的問題,進而造成學生的運動損傷。所以說,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準備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而準備活動也是形式多樣的,例如跑步方面的專門練習,游戲方面以及球類方面的準備等。當然準備活動一定要適量完成,運動量不可過大,以免會影響后續的訓練效果。
(四)部分體育教師責任心不足
雖然體育課程的上課形式較為自由,但是并不是教師就不用備課,通過相關研究表明,有部分體育教師在課前沒有進行充足的準備工作,缺乏對教學內容的充分考慮,對于教學內容是否同學生的運動能力相符,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一些運動,沒有采取積極的預防管理措施。例如,某些體育教師對體育活動場地缺乏重視,當面對活動場地的不平整或雨后濕滑情況,教師依然還是正常進行體育教學,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體育鍛煉,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另外還有部分體育課程教師認為上體育課,就是要讓學生盡情玩,缺乏正確的引導,即使出現了一些違規操作情況,也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制止,沒有將學生的安全問題真正放在心上,如此一來,就容易導致學生發生安全事故,以上這些問題就是教師責任心缺乏的體現。
三、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運動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
在中學校園中,要深入了解造成學生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降低體育活動中學生運動傷害的事故發生率。我們主要從下面方面來分析。
(一)重視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
無論在哪種教學模式下,教師都要重視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在主體地位,所以,教師不但要在體育活動中重視學生的安全管理,同時還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安全技能培訓工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安全管理意識,以及具有良好的自我保護技能。同時,人們發現,體育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傷害事故情況,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不在現場或學生沒有依據教師的要求造成的。因此體育教師不僅要在學生的體育動作示范中加強提醒,使學生了解避免受傷的一些技術與動作,同時還要在體育活動場地中,重點加強學生安全的關注力度,當發現問題要及時提醒學生要規范動作,這樣做,不僅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樣還可以避免對周圍同學造成影響,使學生出現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另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參與體育活動,有些學生先天性地患有身體疾病,不能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教師要首先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如果有學生不能參加劇烈運動,那么教師就讓學生在場外休息或者學習其他學科的功課。要重視學生的安全意識,如果有學生是特殊情況,就要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發生。
(二)提高體育教師的責任心
體育課屬于一種室外活動,通常在室外進行,并且還會出現跑、跳、器械操作等一些強度較高的運動,運動當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安全隱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一定要有較強的責任感,重視加強體育課堂管理。首先,體育教學開始,教師就要使學生知道不可以做的事情與行為。其次,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的操作步驟以及練習姿勢正確無誤。就是在體育課堂中要承擔起責任為學生的安全做出保障。就是要組織好學生,使學生有高度的紀律性。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聽從老師的安排,不做夢想的運動,教師要自身最大限度地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很多傷害事故都是由于教師沒有做好良好的指揮,學生在沒有得到教師允許的情況下就做一些冒險活動。教師要有責任心讓自己與學生在最佳的狀態下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例如標槍、鉛球等體育活動項目,教室一定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對學生付出更多的耐心來進行指導教學。
(三)做好安全排查工作
在體育課堂開始前,體育教師要根據本次教學活動開展需要用到的活動場地與鍛煉器材展開安全檢查工作,從而可以提前發現教學器材與場地中的一些安全隱患,避免出現場地因素或器材因素使學生發生運動傷害事件。另外,在體育課開始之前,教師一定要注意檢查學生身上是否存在容易造成運動意外事故的尖銳物品,假如體育教學當中涉及了使用必要的運動護具,教師要指導學生檢查運動護具的佩戴情況,從而盡可能通過安全排查環節,為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安全保證。
(四)掌握常見的體育傷害事故急救、處置方法
教師要學習一些基礎的醫學知識與急救知識,如果有意外事件的發生,要有緊急應對的措施與方法。體育教學當中的安全防范措施,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保證學生的萬無一失,所以,體育教師要在積極抓好體育教學的同時,還要掌握必要的醫學常識和一般運動損傷的科學處理方法。這樣一來,當學生發生了意外傷害,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采取科學措施處理,贏得急救的時間,避免由于救治延誤使學生的傷情加重。同時,體育教師還要重點關注體育活動中的環境以及學生出現的變化,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叫停運動或采取科學措施處理,假如體育教師發現學生狀況不佳或可能產生攻擊行為,要及時進行制止并展開心理疏導工作,避免意外傷害發生。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安全問題,一直是體育教學活動中要重點管理的內容。體育教師要有較強的責任感,重視加強體育課堂管理,重視抓好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安全技能培訓工作,并做好運動器材、場地安全排查工作,從而保證初中體育教學在安全的環境下展開,不僅如此,體育教學在安全管理的基礎上,還要增加學生運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解萍.淺析如何有效培養小學生體育課安全意識[J].田徑,2020(6):61-62.
[2]陳振洺.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隱患的規避與應對策略[J].華夏教師,2020(1):86.
[3]王輝.學校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問責案例解析及其風險防控措施[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7,33(5):78-83.
作者簡介:加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迭部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