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帥
摘?要: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開端,也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基礎。如何科學引領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并開啟數學思維,是小學數學教育領域長期以來的話題。本文研究何為“自主學習”,以及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方式的積極作用,進而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好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36-02
【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the beginning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students' mathematics thinking. How to scientifically guide pupils to maste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open mathematical thinking has long been a topic in the field of prim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what is "autonomous learning",and the positive rol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then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guiding students to conduct autonomous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to help pupils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better.
【Keywords】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education;Autonomous learning
學生的學習方法直接決定了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學習水平,傳統小學數學課堂中,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最為普遍,沒有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忽略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長此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體意識將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之后第一反應是求助老師,而不是自己思考和解決,這對于后續學習是非常不利的。目前,自主學習模式在眾多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已取得較好的反響,師生都認為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才會養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繼而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一旦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在學習數學時將更加輕松,面對難題時也更具迎難而上的勇氣。
1.何為“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當下備受師生喜愛的一種學習模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就提倡學生要自主學習。顧名思義,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化的學習模式。實際運用中,通過學生自主分析、探索、實踐、創造等過程來尋找正確答案。學生在學習時,不受外界干擾,也不受他人支配,學習內容、學習進度、思考方式、學習方法都由學生自己做主。這樣的方式之下,學生更容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查漏補缺,思考出符合自己思維的解決策略。
自主學習方式在具體實施時,主要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自主獨立性,自主學習強調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用自己獨立的行為去完成,他人不可替代,“自主性”是本質屬性;二是能動性,指的是學生主觀意識支持下的實現活動對于客觀知識的能動作用;三是有效性,自主學習方式是通過眾多教學實踐和研究證明了的、有效的學習方式,運用自主學習方式,學生能夠自己尋找到既定目標,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2.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方式的積極作用
(1)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眾多小學數學教學研究者表明,想要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一步就是需要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只有學生對知識感興趣了,后面的學習才會更有動力。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自主學習方式,學生會從制定的計劃和目標入手,逐步思考和探索正確的答案,在主觀能動性和既定目標的影響下,學生會產生一種探索欲望,對知識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有興趣繼續往下學習。由于自主學習是自己安排學習過程,學生除了可以獨立學習和思考相關數學知識,還可以選擇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探討。在與他人一起分析和論證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產生更多靈感,甚至通過他人的思維得到更多的啟發,然后順利解決原本解決不了的數學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不僅能培養學生聚精會神的學習習慣,還能在不斷突破和解決問題中提升對數學學科的信心。
(2)能夠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適當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進而達到新課改的教學目標。現階段,還有部分比較落后的地區依舊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施以教學,學生完全依賴老師的講解,沒有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也不會自己去探究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成績總是無法提升。而很多將自主學習模式運用在課堂中的教學卻取得了可觀的教學效果,課堂上學習氛圍濃厚,課下學生也能在自主學習方式下完成較好的預習、復習任務。眾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一致認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后,以往敦促學生學習的現象明顯減少,教師節省了很多管控學生的時間和精力,但教學工作卻開展得更加輕松了,學生成績也提升得更快了。
(3)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現階段,還有部分落后地區的學校,師資力量跟不上,一個老師任教多門課程、多個年級的現象依然存在。課堂上,全靠老師運用講述法傳播知識,學生坐在座位上聽講,遇到不理解的知識時不敢舉手。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很容易對知識一知半解,而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概念或是運算方法沒聽懂,后面的知識點也就很難聽懂。自主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突破了口口相授單一教學方式的弊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其核心就是讓學生根據知識的構架由淺入深逐步思考,鼓勵學生自己研究和突破困難,教師在課堂中只是起到引導者的作用,至于如何尋找正確答案,主要依靠學生自主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才會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需要自己用心體會,并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檢驗是否能夠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張力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課堂上學習氛圍也變得越來越濃厚。
3.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相關方法
(1)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自主學習的理念
以往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滯后性的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凸顯出來。為了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習的主人翁意識,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上向學生灌輸自主學習的理念,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的習慣。例如,在學習圖形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圖形的照片,在學習完簡單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之后,讓學生自己將各種圖形拼湊起來的小汽車、房子、卡通人物等進行分析,之后再引導學生自己用所學習的簡單圖形作畫,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培養創造性思維,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加具體的了解各種圖形的特點。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思考,能夠有效改善傳統課堂枯燥乏味的問題。
(2)教會學生正確的預習和復習
正確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課前預習、課中講解與答疑、課后復習,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教會學生正確預習和復習的方法。如果小學生能夠在科學的學習習慣下完成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任務,其數學成績必定名列前茅。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所能講解的知識內容也是有限的,學生能在課前完成預習工作,實際課堂中很多知識內容就可以在課堂及時消化,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如果課后能夠及時復習,就能鞏固課堂所學,并能對知識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3)豐富課堂內容,將書本知識生活化
小學生具有好玩、好動、好奇的特點,此階段的小朋友大腦快速發育,內心世界非常豐富,對沒見過的事物和現象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對于感興趣的知識能夠很快記住。教師應該依據這些特點以及學生的喜好、興趣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內容,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當課堂枯燥的知識生活化了,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了。他們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自然也就提上來了。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理解能力等合理組織教學形式,在科學的方法下將課堂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然后鼓勵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以此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時,可以先教會學生三十以內的加減法,然后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組織同學們“擺地攤”,選取兩位同學,一位扮演賣冰糖葫蘆的老板,一位扮演顧客,蘋果味的冰糖葫蘆2.5元一串,草莓味的冰糖葫蘆3元一串,假設顧客購買3串蘋果味的糖葫蘆,4串草莓味的糖葫蘆,請問同學們顧客需要付多少錢?在學生舉手回答之后,由顧客和賣糖葫蘆的老板判斷答案是否正確,最后老師予以評價和指導。生活中是處處體現著數學學問的,運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還能在實踐中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求知欲。
(4)多進行自主探究練習,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自主探究活動,根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專注的思考數學問題,以此培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而且,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課堂情況及時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對于難度比較大的問題,適當給予提示和啟發,讓學生的思路延續下去,環環相扣的找出正確答案。又或是在學生出現錯誤時引導學生在錯誤的答案中找出原因,然后改變思路繼續尋找正確答案。如果學生能夠在自主思考之下解決相關數學問題了,說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自主學習方式的精髓。
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一門科學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對數學學科的學習大有益處,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和解決問題的習慣,這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仲毓.基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分析[J].學周刊,2020(20):70-71
[2]聶仕斌.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J].江西教育,2020(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