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摘?要:閱讀是學生學習的關鍵,任何知識的汲取都是以閱讀并讀懂作為前提的。英語是基礎教育的三大科目之一,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在閱讀上也有不一樣的表現。同時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了解英語的一個晉級階段,這一時期中學生是否對英語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和認識,以及是否對英語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將會決定學生在英語這一條道路上能走到多遠,而反映在成績上,則是學生能夠考出怎樣的英語成績。然而現如今初中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問題,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英語水平的發展。下文就將簡單的分析這一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76-02
【Abstract】Reading is the key to students' learning,and any learning of knowledge is based on reading and reading as the premise. English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subjects of basic education,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 reading because of their own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age is also a promotion stage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English. In this period,whethe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and whether they have an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will determine how far students can go on the road to English. However,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still in existence?In a variety of problems,seriously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is area.
【Keywords】Reading the whole book;Junior English;Reading teaching;Strategy research
在初中的教學理念中,教育者更加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學習語文、數學以及英語以外,還要學習科學、歷史、地理等學科,通過多項學科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社會和世界有一個基礎的了解。但這一學習方向也就決定了各個學科所占到的內容比重,時間比重將會明顯減少,每一門課程的學習內容不能過于深入,不能過于廣泛。而在英語的教學課程中,如果教師僅是依靠課堂的時間來教授學生英語的知識,那么學生對于英語的了解只能夠停留在淺層,而不能夠深入的去感受英語。因此針對這一現狀,教育者提出可以將整本書閱讀作為基礎,進而進行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
1.意義分析
(1)激發興趣
事實上,初中生相比來說具有更強的好奇心以及可塑性。因此初中階段是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于書籍產生了興趣,如果教師能夠在這一時期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導,對于學生之后的閱讀能力的發展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都將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在現如今初中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各項問題,包括教師本身的能力限制以及教學方法的錯誤等等。此外,事實上,部分英語老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在課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其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上的幫助,而不是將讓學生學會這一門語言作為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分析英語文章時,會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法,而不是讓學生先了解了這一篇文章所傳達的內容,繼而去分析這篇文章中存在的難詞難句。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無法理解英語文章所傳達的感情,也就無法理解英語這門語言的魅力,甚至感到它是枯燥且乏味的。因此如果教師轉變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法,更多的是基于整本書的閱讀,讓學生去閱讀各種精彩的英語故事,讓學生去體會各種復雜的情感,才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是十分廣泛且抽象的,不僅僅包括這門語言的語法,更要構架出英語的框架。因此如果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法,很難讓學生體會到字里行間所傳達出來的內容,甚至在采用這種方法分析完這篇文章之后,學生對于整句的英文句子的翻譯能力依然停留在原地,更不必說是整篇英語文章了。
(2)提高素養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采取錯誤的、呆板的教學方式,教學時只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閱讀本身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作用。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盡管許多學生閱讀了大量的英語讀物,但本身的英語閱讀能力并沒有提升。針對這一情況,通過整本書的閱讀則可以改變這種現狀。事實上整本書閱讀對于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它不僅僅能夠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而且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生對于語法的日常使用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通過大量的整本書閱讀,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能夠更加的深入。
2.當前現狀
(1)單一的教學方法
在現如今的初中教學中,許多老師由于不正確的教學目標,同時由于受限于教學理念,采取了錯誤的教學方法。許多老師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更加注重于學生單詞量的積累,以及確保學生能夠了解初步的英語語法。而在這之中,教師完全忽略了培養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反而是確保了學生做題時的正確率。在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對于英語的閱讀能力仍然停留在原地,永遠得不到發展。
(2)閱讀興趣的下降
保持學生較高的閱讀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動力所在。如果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始終處于低迷之中,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只是被動的承受知識的傾瀉。而一旦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了厭煩興趣,那么學生將會永遠停滯不前,甚至產生消極的情緒。事實上,在現如今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處于低迷狀態。當然這是由多種原因決定的,包括英語本身語法的枯燥以及教師的錯誤的教學方法等等。
3.策略分析
(1)選擇正確的材料
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為改變現如今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教育者提出將整本書作為基礎,通過整本書的閱讀和分析,進而來推動初中的英語教學閱讀,而針對整本書的閱讀材料的選擇也是一個關鍵的內容。首先要采取因人而異的挑選方法,因為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更加偏愛科技方面的閱讀文章,而有些學生則更加偏愛社會國家方面的閱讀文章,因此在選擇閱讀文章時,要盡可能的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閱讀興趣進行選擇。同時在選擇課外的閱讀內容時,不僅要從興趣出發,也要關注文章本身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趣味中獲得知識。
(2)共同閱讀
而教師除了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選擇正確的閱讀材料之外,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文章時,也要確保學生能夠讀懂這一閱讀文章。也就是說在挑選英語讀物之前,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基礎的認識,其次,在挑選英語讀物時,教師要先進行閱讀,隨后挑選出符合學生閱讀能力的英語讀物。針對這一方法,事實上老師可以通過閱讀英語讀物,隨后將其分為三個檔次,即低、中、高,同時將班級里的學生英語能力也分為三個層次,將高級的也就是閱讀難度較大的分給班級里成績最好的一批學生,隨后將中等難度的英語閱讀讀物分給班級中成績中等的學生,最后將低等難度的英語讀物推薦給班級中成績較差的一些學生。當然這只是老師的主觀分級,如果有學生想要閱讀其他的文章,也是可以自行挑選或進行交換。而學生通過大量的英語閱讀之后,他本身的英語閱讀能力有所提升,那么可以去閱讀難度更大的英語讀物,從而確保學生始終能夠通過閱讀來獲得自身英語能力的提升。但是切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可選擇難度過大的英語讀物,否則很容易讓學生喪失自身的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與興趣,進而產生厭煩的情緒。
(3)閱讀指導
通過對現如今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的學習的調查,可以發現由于大部分初中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教師的指導,同時由于初中生缺乏相應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經驗,因此在閱讀高質量的閱讀讀物時,對于文章中所傳遞的情感和意義不能夠深入了解,甚至會產生誤解。事實上,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英語的了解以及認知始終處于較為淺顯的位置,無法構建完整的英語知識的框架,因此在閱讀文章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會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問題,常常會出現不知從何處下手的情況。此時老師就需要給出正確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閱讀,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當然老師在給予學生閱讀指導之前,首先老師自身應當建立一個完整的閱讀策略,同時要對學生的閱讀經歷和能力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推薦給他們不同的閱讀方法。同時老師需要采取各種方法,使學生對于閱讀策略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了解,才能夠讓這一策略真正的運用到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在閱讀上有一個階段性的進步。比如,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等到學生結束閱讀之后,老師則和學生一起對文章的線索和主旨進行梳理,在梳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思考自身從文章中所提煉出的線索與老師提煉出的線索有何不同,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而導致了這一不同等等問題。同時在梳理結束之后,也可以讓學生踴躍發言,提出不同的意見,在針對這些意見進行集體討論。通過這一方法,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在閱讀時的不足,并針對不足采取方法進行改正。
(4)展示成果
而除了以上方法以外,同學還可以通過展示自身的閱讀成果,從而讓自身對于英語讀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而閱讀成果有多種,并不僅僅局限于一種,包括各種好詞好句的摘抄,或者對文中某一個特定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對書中某一個自然環境或者是社會環境的描寫和分析,抑或是通讀全文之后,對文中所傳遞的思想和情感的感悟。
4.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由于落后的教學理念、本末倒置的教學目標以及錯誤的教學方法等等,英語課程的學習不僅無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閱讀興趣,更局限了學生在英語這門課程上的發展潛力。因此教育者提出了基于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理念,希望學生通過閱讀英語讀物進而培養自身的閱讀能力,同時通過閱讀各種精彩的英語故事,感悟英語讀物所傳達的情感,體會英語的魅力。而在這一教學方法中,教師要選擇正確的閱讀材料,并且及時的給予學生閱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琦,王薔,孫曉慧. 使用"1—1—1"模式處理故事文本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設計—以多維英語17級Superkid Heroes為例[J].英語學習,2019(05):54-60
[2]梁雁霞.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13):180-180
[3]萬娟娟.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05):160-160
[4]石偉偉.基于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08):161-162
[5]曹群. 基于素養的英語整本書詩意閱讀微課群設計與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12):32-37
[6]王麗梅,李旭爭.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探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02):43-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