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美術課程這門課程在于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在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鄉土資源是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一大來源,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十分必要,可以讓美術在教學中的根本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動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鄉土資源;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一、 引言
美術課程是可以強化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可以使用美術鄉土資源加快課程的研發,創新出合理、適當的教學方法,強化鄉土資源和美術課程的結合點。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對于美術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高效的作用,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又對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有重大作用。所以,文章對于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如何相結合的辦法做出了一系列的討論。
二、 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簡介
(一)簡述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優勢
所謂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就是指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把本地區具有鄉土氣息的文化、風俗和景色應用到美術課堂授課的過程中,讓學生和教師在創作的時候都擁有一個創作素材和創作來源,鄉土資源作為創作源泉在美術教學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根據鄉土資源進行創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領略家鄉的美麗,促進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培養學生在美術中感受大自然和熱愛鄉土的感情。
美術作品的藝術性不在于繪畫技巧而在于作品所表現的風俗文化和作者情感,每一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地域文化、風俗習慣和風景名勝,每個人對于自己的家鄉都有著深沉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美術的精神在于美術作品所展現的文化內容和所表達的細膩情感。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的結合在于有效地調動學生在美術作品中對于情感的運用,在于讓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真實地體會到美術獨特的美感和魅力。所以,我們要真實地發揮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的巨大優勢。
(二)簡述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美術教育中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存在一定的落實困難。一方面是對城市初中美術教育來說,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的結合就需要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領略大自然美景,但是大部分教師處于身負的責任和為了學生的安全著想,并不會把鄉土資源真正地落實到美術課堂上。另一方面對于鄉村初中美術教學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的家長對于學生的美術教育關注不高,他們更加關注學生的考試課程,期盼學生可以依靠考試走出鄉村。所以在鄉村的初中美術教學的課程在初中教育課程中并不受到重視,更不要說發揮鄉土資源提升初中美術教學效率作用的落實。總而言之,美術教育當前面臨鄉土資源和美術教學相結合的實際落實問題,鄉土資源在美術教學中得到利用的落實問題。除此之外,教學方式單一也是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存在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的時候一般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學生動手繪畫的能力并不注重。這樣本末倒置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受到了侵害。初中美術課堂實踐和理論占比時間的顛倒,損害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單純的講授理論知識讓美術課堂變得蒼白無味,引起學生的反感心理,成了初中美術教學和鄉土資源結合提升美術教育效率的一大阻礙。
三、 鄉土資源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的辦法
(一)鄉土資源的合理選擇
鄉土資源面對地形、氣候和地理環境等這些地域性不同的特點,還有比如風俗習慣、民間藝術和人們生活習慣等這些地域人文資源的不同,使得和鄉土資源相結合的美術教學內容受到了不同的重大影響。把當地具體資源進行具體分析和鄉土資源的整合篩選,有利于鄉土資源的充分利用。美術教師可以對自己所在地域的鄉土資源進行一個細致的考查,把當地符合美術課程發展的內容加入美術教學資源中來。因地制宜的整合鄉土資源的美術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發現生活美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靈感的能力,可以良好地促進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的進步和發展。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美術《筆墨千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當地歷史上有名的水墨大家的畫作來引進課程,可以根據當地歷史上有名的詩人的詩詞來幫助學生更深地理解山水畫的意境。在學習湘教版初中美術《寄情山水》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當地的歷史古跡、風景名勝的照片來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使用筆墨紙硯參考照片進行山水的繪畫,親自體會水墨山水繪畫的技巧和意境在美術上的表達,讓學生真實感悟什么是寫意山水,幫助學生培養對于中國山水畫的欣賞能力,幫助學生用心感受山水畫作的靈魂。
(二)鄉土資源數據庫的構建
美術教學相較于其他的課程更加具有靈活性,也要更加注重學生思維的啟發,在選擇美術教學材料的時候,社會生活資源的整合與鄉土資源數據庫的構建對于美術教學內容的豐富十分必要。不同地區不同資源在美術教材中融入,和美術資源的結合,讓美術教材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變得更加寬廣,讓學生對于學習美術的熱情成倍地增加。美術教材的豐富可以在編寫的時候把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等鄉土資源加入進去,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讓學生對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擁有不同區域鄉土資源的美術教材編寫面臨成本和人才等問題的限制,這就需要鄉土資源數據庫共享平臺的建立來減輕資金方面的壓力,使教師在鉆研美術教學資源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大資料的范圍,大大減少教材編寫的難度和編寫時間。鄉土資源數據庫的構建可以促進鄉土資源進一步完善初中美術課程教學,鄉土資源數據庫的構建對于初中美術教材的編寫能力的提升也有進一步促進作用,最終幫助學生提升了發現“美”的能力。
(三)提升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還不是很具備自行創作的能力,但是讓學生單純地臨摹教材上的畫作,讓美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枯燥無趣,不能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美術世界的魅力。美術教育要變得生動、活躍起來,可以把生活環境加入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中,增加美術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把鄉土資源充分地進行利用來引起學生興趣,將當地的自然風光等資源加入美術教學中。例如,雨中的校園花壇、晴朗藍天之下的教學樓、夏天路邊茂密的梧桐樹等這些學生熟悉且真實可以看到的自然內容,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出于對大自然產生親近感而產生用筆作畫的創作欲望。
例如,在進行湘教版初中美術《梅竹言志》這一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麻雀,用心感受小麻雀的形態上的美感,讓學生在對麻雀結構形態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自由的美術創作。教師讓學生使用筆墨畫出麻雀的創作練習,可以讓學生在對筆墨和造型的關系擁有一定了解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心,讓學生在繪畫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也得到提升。
(四)鄉土資源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的正確教學方式
第一是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家鄉古建筑資源,可以讓學生對家鄉古建筑文化、家鄉的歷史文化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古建筑標志,這些古建筑是那個時代的化石,向人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文化狀況和生活情況,古建筑所隱藏的故事又具有一種情感寄托和文化寄托。第二是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利用整合的風俗習慣資源,風俗習慣有獨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比如傣族潑水節、蒙古獻哈達的禮節、揚州端午盛大的賽龍舟等,在歷史的發展中成為地域的文化特征,這些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加入,可以讓學生對家鄉的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時也可以讓家鄉的文化通過美術畫作得到一個廣泛的傳播。第三是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融入家鄉的自然景觀,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這些自然景觀資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充分利用,可以讓學生真實直接地接觸到大自然的美景,在大自然中提升對美的感悟能力。
例如,在進行湘教版第十八課《精美的書簽》這一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當地歷史古跡、風景名勝的照片,家鄉古建筑照片、簡單的圖畫,或者家鄉獨特的風俗作為一個書簽創作的素材,讓學生在制作書簽訓練動手能力的時候感悟到家鄉的文化底蘊,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一個個書簽上簡單地畫出石橋、白墻建筑、烏篷船等這些單個鄉土素材,然后把所有書簽拼貼成一個完整的水鄉古鎮模樣。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既提升了動手能力、感悟美的能力,又提升了對美術的認同感和家鄉古鎮的歸屬感。
(五)鼓勵學生嘗試進行民間藝術的創作
在學生學會和掌握本土美術的資源理論和技能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創新和實踐,鼓勵學生在發揚本地鄉土資源的同時對本地的鄉土資源給予全新的美術含義和生命力。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提升繪畫技巧,培養學生在美術上思維的創造性。比如在進行泥塑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幫助學生學會泥塑的技巧,然后鼓勵學生以鄉土資源為素材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創作一些和地域特色、本地風俗習慣有關的泥塑創作,讓整合的鄉土資源在初中美術教學的課堂上進行充分且合理的融合。
四、 結束語
鄉土資源和初中美術教學的融合強化了教學理念在美術課程的實施,推進了學生實踐探索的美術課程,在美術教學中著重于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和培養。致力于鄉土資源和美術教學相結合的教師,操作方式必須合適且恰當,不能突兀地在課堂中加入鄉土資源,鄉土資源的加入必須合情合理與課堂情況相符合,美術教學方式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教師做出適當的創新,美術教學要把教學資源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跟上時代的現代化發展情況。
參考文獻:
[1]周慧娟.淺析運用鄉土資源優化美術教學[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35(4):89-92.
[2]吳鵬澄.基于鄉土資源的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0(37):15.
[3]魏賢樂.探究鄉土資源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0(66):149-150.
[4]李棟.鄉土資源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的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68.
作者簡介:
王亞鵬,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黨家峴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