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喬
摘要: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地大物博,地貌多樣,我們所處的空間,日月更迭,氣候多變,茫茫宇宙,日月星辰,浩瀚無垠。有我們看得到的,也有我們摸不著的。有已經被人們所了解,揭開神秘面紗的,也有依然高深莫測,觸不可及的難題。高中的地理課程,可以帶領我們暢游這天地之間,了解這奇妙的地球,探索宇宙的奧秘。傳統的以書本為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方式,會讓很多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對學習地理提不起興趣。如何有效的教學,采取怎樣的策略,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愛上地理,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地理;有效教學;作用;策略
一、有效教學對學生的作用
(一)提高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地理科目學習有興趣,才會更有動力,才會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探索,才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我們知道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圍繞太陽運動的有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彗星及許多的小行星,地球就是八大行星之一,這么多的星體,他們的質量、體積、密度都不相同,它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誰圍繞著誰在轉?受自然因素影響,氣候溫暖,降水適中的地區,地勢較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區,淡水資源穩定、土壤肥沃的地區,人口分布會較為集中;受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信情況、文化教育方面較好的地區,人口分布會較為密集。其中的關系千絲萬縷,也會讓同學們提起興趣,想要一點一點去探知這些問題。當同學們帶著興趣去學習的時候,求知欲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二)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高中地理的學習范圍比較廣泛,涉及的知識點較多,難度也較大,同學們不僅要記憶概念性的知識點,理解性的知識點也要牢牢掌握[1]。就像這天地之間、時間與空間之間、人類與自然之間等等方面都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的,所以,培養同學們的地理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例如:利用地物辨別方向,比如雪后的地面,積雪融化的速度不同,南側融化快,北側融化慢,大樹等植物的向陽面長得比較茂盛,背陽的那一面就相對稀疏一些,這是由于南北兩側受光照不均,南側陽光照射好,植物生長的較快,北側光照差一些,植物生長相對較慢。現在還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確定方向、導航,這是空間與技術的完美融合。就一個辨別方向的問題,我們可以延伸出很多的知識點,這就是地理思維,把密不可分的知識點結合起來,既能鞏固之前所學的知識,也能變為素材,幫助我們學習新知識,讓同學們的思維變得更有條理。
二、有效教學采取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
如今的教學模式較之前也先進了很多,老師和學生的思維也都開放很多,靈活很多。老師們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PPT、圖文結合、影像資料等等,讓枯燥的解說變得形象生動起來。比如浩瀚的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各種星體等等,只靠解說,同學們也許根本想象不到,這些星體之間的關系,大小以及包容問題,通過一些標注的圖片或是動態圖片,同學們才能直觀地感受到,原來我們居住的偌大的地球,只不過是一個極其渺小的行星,就連太陽也只不過是太陽系的中心一點,太陽系也只不過是銀河系的九牛一毛,銀河系也只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也有一些關于環境問題的紀錄片,也可以參與到教學當中,寓教于樂,反而會受益匪淺,有些紀錄片里展現了全球變暖,冰山就會融化,海平面會上升,也許地球上將不再有冰雪,會有太多的生靈遭殃;有的紀錄片里展現了如果森林被伐光,將會有很多的生物沒有了家,無法產生大量的氧氣,凈化空氣,無法抵御風沙。看著種種嚴重的后果,不禁讓人不寒而栗,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人類將如何生存?通過多媒體,讓同學們深刻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才能激發同學們心底里的那份責任心[2]。
(二)活躍課堂氣氛
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大家都參與其中,這遠比老師一人站在講臺授課要有趣的多,效率也會提高很多。同學們喜歡參與感,喜歡和老師互動,老師可以帶領同學們,做一些小實驗,或是共同討論一個地理話題,同學們各抒己見,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例如,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陽光、水和空氣,同學們可以一起參與進來,說一說為什么需要這些?這些會帶來什么樣的作用?這些資源會不會用盡?通過老師的引導,同學們的踴躍大膽的發言,我們可以得知陽光可以提供光線和生物所需的溫度,水可以滋潤萬物,防止干旱,空氣中的氧氣可以維持呼吸,這些資源也不會用盡,太陽就象是燃不盡的大火球,水通過水循環可以通過各種形態轉換,綠色植物可以吸入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釋放出來,世間萬物協調作用,維持著這個地球的平衡。同學們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輕輕松松就可以學到知識,而且會印象深刻,是不是既提起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三)正確引導,鼓勵上進
老師們要正確引導同學們,地理這門學科雖說知識面廣,知識點多,但只要找對學習方法,跟上老師的步伐,想要學好并不難。例如,魯教版高中地理中講到的植被類型,有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類型。森林植被樹木繁多,草原植被是在較干旱環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為主的植被,荒漠植被是植物覆蓋稀疏,種類單一的地面景觀。不同的植被類型,不同的氣候。老師們要有針對性地去引導,讓同學們學的明白,真正弄懂,也要經常鼓勵同學們,積極好學,努力上進[3]。
三、結束語
高中地理知識為同學們打開了眼界,為了有效地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需要共同努力,傳統教學與新課改后的新興教育理念相結合,既要學好課本知識,也要發散思維,精益求精。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方案,生動形象的傳達知識中的精髓,讓同學們愛上地理,愿意主動求學,真正做到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自海.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導學,2020(8):90.
[2]曾賽珠.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培養探析[J].科學咨詢,2020(10):240-241.
[3]曾衛桃.地理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讀與寫,2019(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