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濤
摘 ?要:中考體育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素質乃至升學率都有直接關聯,基于中考為指引,近年來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得到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充分重視。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優化調整教學方案,開展多元化的體育活動,有利于激起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循序漸進提升身體素質,落實終身體育目標,這對落實教育改革、推動學生發展均有積極意義。本文立足中考體育視野,探討中學生體質現狀與中考改革趨勢,提出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質提升的有效策略,切實幫助中學生提高體育成績、強化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考體育;教學改革;身體素質
近年來,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問題得到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小胖子”、“小近視”越來越多,再加上低齡化的慢性病發展趨勢,正給人們敲響警鐘。從中學階段開始強化身體素質教育,以中考為載體引起學生、學校以及家長對健康問題的重視,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立足中考視野強化體育教育的重要地位,使體育鍛煉自覺化、常態化、終身化,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全面促進中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
一、中學生體質現狀與中考改革分析
根據近年來有關青少年體質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初中階段的肥胖人群數量呈直線上升趨勢,營養過剩、缺乏運動、身體素質差,直接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這也導致他們中考體育成績不理想。如中考體育中實心球、立定跳遠、50米跑、引體向上等項目對人體肺活量與耐力水平提出較高要求,有些學生平時缺乏鍛煉,很難達標。剖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學生不夠重視體育鍛煉,平時埋頭學習或者沉迷上網、玩手機,缺乏體育運動意識;而老師及家長對孩子體育運動水平的關注度不足,平時沒有好的運動習慣,到了初三考試之前“臨時抱佛腳”,不僅難以提升中考體育成績,而且對學生身體素質發展也帶來負面影響。基于此,中考視野下的初中體育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作為初中體育教師,不能一味追求考試達標率,更要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從增強體育興趣、強化體育技能、培養體育習慣著手,探尋適應新高考方案的體育訓練新思路、新內容與新方法,激勵學生自主運動,提升身體素質。
二、中考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質提升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關注身心健康
首先,為了適應新中考,體育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先從培養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著手,優化課堂改革方向;通過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實踐,吸引他們主動參與體育游戲或激烈競賽,潛移默化地增強體育訓練,體驗運動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強化身體素質,發展體育精神。例如,練習“引體向上”運動時,組織“一分鐘引體向上”小組活動,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評價,比一比誰在一分鐘之內完成數量最多,形成“你追我趕”的體育氛圍。其次,強化身體機能訓練,從中考體育的項目設置來看,無論是球類運動,還是50米、中長跑、實心球、立定跳遠,都考驗了學生的身體機能,強化訓練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考試成績,另一方面增強身體素質。
(二)豐富教育內容,推進個性訓練
從中考體育項目的內容與目標來看,堅持健康第一理念,引領學生充分重視體育運動,認識學習體育的重要意義。如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運動,結合大家普遍感興趣的“戶外徒步”活動,在操場上布局路線,設計“小河流”、“小山”或“建筑物”,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完成任務,發展學生的耐力水平,激活競爭與合作意識,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再有,基于中考體育改革的根本方向,選擇恰當的運動方案,發揮學生的個性優勢,激活運動興趣。例如,“立定跳遠”運動考核腿部爆發力,“引體向上”運動考核上肢與背部肌肉的力量。有的放矢地訓練,構建個性化的課程體系,才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三)多元訓練方式,培養運動技能
為了引領學生更好地適應中考改革需要,體育教師應設計多元訓練方式,綜合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知識、運動能力與運動意識,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增強身體素質。例如,中考的立定跳遠、實心球、引體向上以及跳繩等考核項目,只有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如訓練如何投擲實心球,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先由老師示范動作,學生在自主訓練中深化肌肉記憶;再如“50米短跑”項目中,綜合訓練高抬腿、后蹬跑、跨步跳等項目,掌握加速技巧,再配合把握節奏,提高運動能力。
(四)增強趣味體驗,實現全面發展
近年來,新中考體育改革方案的出臺,體育項目越來越多,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特色,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體育課堂教學方案的變革,通過趣味、多元的訓練活動,激起學生的參與意識,真正做到“學中玩,玩中練”,改變以往枯燥訓練的低效課堂模式,綜合訓練跳高、跳遠、跳繩、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運動項目,活躍體育運動熱情,調動參與體育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體質健康,落實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提升體育運動技能,塑造良好的德育品質,樹立終身體育觀念,提升身體素質,這些都是中考體育的根本目標,也是課堂教學的方向指引。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認真研讀新中考方案,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因材施教規劃訓練方案,循序漸進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優勢與價值,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鄒恒.教育教學以增強體質健康為目標探索初中體育教學[J].讀與寫,2020,17(27):228.
[2]時立成.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體育困難生"的體質[J].拳擊與格斗,2020,(12):12.
(四川省綿陽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