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技能,提升其知識建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思維導圖既能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又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今天,我在教學《竹節人》時,有了意外的收獲。
《竹節人》是統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作者回憶童年生活中制作竹節人,癡迷玩耍竹節人的文章,課文語言精煉、風趣,將童年玩具的樂趣和童年生活的美好展現得淋漓盡致,讀來使人羨慕不已。教學中,我叫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沒想到學生興趣盎然,如何做竹節人,怎么玩竹節人,與老師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一幅幅精彩各異的思維導圖呈現在我面前。如下圖1、圖2。
課間,我在一位學生的課本上又驚喜地發現:一位女同學將課文第一幅插圖中的竹節人畫上了龍袍和王冠,穿著十分華麗;旁邊醒目的標著“女皇武則天”,“女人也能稱帝,眾卿平生”等字樣。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我及時改變了自己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我將這位同學對竹節人玩具別出心裁的想象與全班同學分享。頓時,全班學生熱血沸騰,我相機指導讓學生發揮想象,你有什么高招來玩竹節人。于是一段段奇思妙想、充滿童心的文字從學生的筆尖流淌出來。如下圖3、圖4。
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展現了他們豐富多彩的童心世界。童趣已在他們的筆尖下展現無遺。如何用好拓展延伸這根“魔棒”實現教學的高效性,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還會用心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