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華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直觀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深度探究,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優化課堂教學,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融合
《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要把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痹谛W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優勢,巧妙運用這些工具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直觀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優化課堂教學,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愈加煥發生機。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活探究動機
教學中,學生參與的熱情與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好的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精彩的教學情境能激活學生探究動機,促使師生互動和諧統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喜好特點,運用信息技術設置一些游戲、小視頻或其它教學情境,讓枯燥的知識鮮活生動起來,給學生以充分的視覺、聽覺感受,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為后面的自主探究做好鋪墊。例如,教學《比的認識》時,我運用多媒體把淘氣(圖片A)“變身”成幾張大小不同的圖片,并提出問題:觀察這些圖片,哪幾張圖片與圖A比較像?學生回答后我進一步提出數學問題:像與不像跟什么有關呢?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此時,學生興趣盎然:“圖片像不像竟然是數學問題?”于是,紛紛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動中去。
二、運用信息技術,揭示內在規律,促使新知建構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尤其是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動態演示,形象地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借助于觀察和比較,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時,用多媒體動畫演示把一個圓沿半徑分成若干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的全過程。生動形象的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圓的半徑,長方形面積等于圓的面積,學生直觀感知原來圓與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系,順利構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又如教學《面的旋轉》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功能把一個長方形繞一條邊旋轉得到一個圓柱體,把一個直角三角形繞一條直角邊旋轉得到一個圓錐體。課件演示中配上聲音、色彩,形象生動,使學生深刻感知圓柱和圓錐形成的過程,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發展了空間觀念。同時,動畫演示能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圓柱的高和底與旋轉的長方形長、寬的關系,圓錐的高和底與旋轉的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關系,為后面學習圓柱的表面積、體積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運用信息技術,適時形象直觀,化解教學難點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來說,一些抽象的內容,只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的描述,理解起來具有極大難度。如果我們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特有的優勢,將抽象內容直觀化,能減少思辯的困難,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例如,《畫出兩次平移后的圖形》一課,教學重難點是“平移距離”。以往,不少學生把“平移幾格”誤解為“空幾格”,也有些學生不知道怎樣數格子。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小船較為突出的兩點確定為點A、點B,便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如何“以點帶面”,把小船向左平移5格后又向上平移5 格。這時要特別強調:移動5格并不是兩只小船之間空5 格,而是相對小船的某一點移動了5格(以點 A、點 B 為例)。形象生動的演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小船是如何向左平移 5 格后又向上平移 5 格的。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難以表述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輕松地化解了教學難點,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輕松快樂。
四、運用信息技術,精心設計練習,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應使學生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遇困惑:北師大版的教材中,數與代數單元內容知識量較大,可基本計算練習題目設置較少,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相對較差,兩極分化現象明顯;教材思維含量要求高,個別題型偏難,不具有普遍性,適合于高智商的學生,大多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有困難;練習中涉及的新知識點多,與例題相應的練習卻很少,只是點到為止,學生對新學知識難以鞏固……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多種形式的計算技能訓練習題,加大計算練習內容量,以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讓解決問題的呈現方式有層次性,在單一的基礎上再逐漸加強信息量,便于學生掌握數學最基本的解決問題策略。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帶娛樂性的練習,如口算搶答游戲、小動物“回家”(找相應的答案)、尋找萬能鑰匙(同時滿足多個條件)等,讓學生寓學習于娛樂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不僅發揮了科學技術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使小學數學教學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具有較強的時代特點,并隨著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與發展和教師的充分利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將有著飛躍性和實質性的發展,整個小學數學教學將會“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