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左
摘 要:通過引導小學生對數學現象的自主觀察、思考,再提出問題并自主探究,從而感受及內化吸收相關的數學知識點。在這過程中,問題是激發小學生自主探究及深化學習的基礎,教師應重視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優化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實現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好奇心、探索欲強,好玩好動的年齡性格特征,組織多樣有趣的學習活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激發學生投入問題探究學習的興趣,發散思維、拓寬思維以及發展思維,在過程中實現自我的完善、挑戰、突破與提升,為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展開討論研究。
一、運用故事教學法,問題情境故事化
愛聽故事是每個小學生的天性,同時對于剛開始接觸,一切都新奇有趣的數學知識,小學生是具備很強的好奇心、探索欲,教師應充分融合這兩個特征,運用古詩教學法,借助趣味性強的數學故事來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打造互動性強、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舞臺,帶領學生走進故事情節中,從根本上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根據展現的數學現象,主動思考分析涉及的數學問題,拓展數學思維,挖掘數學知識深層次內涵,發現數學學科的魅力,實現愛上數學這門學科。扭轉傳統枯燥反復單一的計算技能練習訓練模式,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中體驗數學計算神奇有趣的魅力。
二、立足生活經驗,問題情境生活化
為配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點都是淺顯易懂的,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后,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中的知識點編排與展示都密切聯系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是生活中常見、可用得上的知識。所以教師在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時更要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與思維發展需求,符合學生認知與興趣愛好,才能讓設計的問題情境更合適、富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并引起共鳴。同時要認識到,不同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同,興趣愛好及關注點都大不相同,例如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更喜愛“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高年級的學生則更喜歡身邊發生的時事熱點類事件。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動態把握,讓知識點融入生活化元素或生活經驗實例。
三、利用游戲活動,問題情境趣味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趣味化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小學生都比較貪玩好動,非常喜歡游戲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游戲活動來創設趣味化的問題情境,把學習新知和游戲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游戲中自我探索獲取知識。
四、動手實驗操作,問題情境活動化
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心理學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與思維之間的聯系就得不到發展?!弊寣W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也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不能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而是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自主的去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中,把“問題情境“活動化,就是讓學生投入到“問題情境”中,去參與觀察、實驗、操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情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得到主動地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操作活動,放手讓學生操作,讓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制造懸念,問題情境懸疑化
小學生年齡小,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強,喜歡追根問底,如果課堂上能充分利用教學內容中的新知識、新方法設置懸念,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師順勢展開教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帶著懸疑去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格外濃厚。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處于求知的迫切之中,學生就樂意去主動探索和發現。
六、注重過程評價,保持問題情境創設有效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拋出問題并讓小學生思考解答的教學模式,其效果是難以通過書面考試成績體現出來的,如果只關注考試成績將難以保證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所以,教師應注重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的評價考核設計,將學生參與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積極性及知識吸收程度量化融入最終評價中,促進教師了解學生課堂中對數學知識學習情況,全面客觀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調整創設的問題情境,確保有效性。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七巧板”的教學活動中,在學生展示自己所拼的圖形時,我既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拼的,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并對學生拼圖的方法進行評價,這樣通過評價加深學生對于拼圖方法的體會。對于動手能力弱的同學,只要完成任務,我都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中老師親切的微笑、禮貌的動作、鼓勵的語言都是對學生最好的評價。綜上所述,作為對學生思維能力拓展提升有極大促進作用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應加強教學策略優化改進,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學習參與積極性,活躍學生思維,實現素質能力全方面提升,為今后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數學教師應當樹立起正確的生活理念,落實生活化教學手段,將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引入與數學相關的生活案例,構建出豐富多彩的生活化場景,給予學生真實的感受,不放過任何一個聯系數學與生活的機會,以實際案例作為數學文化知識展示的導火索,促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文化知識的基本內涵。家長不再認為教學只是教師的責任,帶領學生步入到生活中思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生活小事中應用數學知識。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將眾多的知識內容展現在生活中,促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近年來,教師越來越重視數學文化知識與生活案例之間的結合,將生活具體案例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構建出生活化場景,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用數學文化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創新性學習意識,懂得如何處理生活與數學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明確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領域。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麥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