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
摘 要:現在的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的時候,通常自身的學習壓力是有的,不僅僅是需要掌握生字詞,文章中的句子分析,古詩古文的背誦以及可課文思想感情的理解,語文的學習還需要學生學會寫作,多進行閱讀。這些都或多或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非常多的難度,但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還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對于學生來說優點困難,學生也是需要挑戰的。那么教師究竟需要做出哪些努力來真正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有幫助呢?本文進行一個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習慣;培養興趣;引導正確方法;堅持讀書筆記;增加課外讀物
閱讀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文章的學習來將一些寫作手法熟練掌握,同時來知道一些道理和思想感情。想要提高成績,那么文章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這里我們也就知道了學生需要多閱讀一些圖書,從而來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原因。
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首先想要讓學生培養習慣,自然是要先讓學生產生興趣,有了興趣之后學生才會有想要去堅持的念頭。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先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改變教學模式,將語文課堂變得比較有趣和生動,改變學生以往對語文課堂刻板、枯燥的印象。之后積極地與學生產生互動,為學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文章,這樣學生便可以被這些文章所吸引。鼓勵學生去進行閱讀,長時間的督促可以促進學生培養自主閱讀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篇文章時,我們通常是帶領學生將這其中的生字詞先進行一個熟練的掌握,這是基礎也是根本。之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會先讓學生進行一個文章的閱讀,小學階段學生對這類文章的學習是非常積極的,故事生動有趣,學生喜歡讀也喜歡沉浸其中,以此作為學生培養閱讀興趣的一個開始是非常不錯的。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首先就是要讓學生培養自主閱讀的興趣。在文章選擇上一定要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像這類比較生動、易于理解的文章當然是學生首先拿起來閱讀的文章,教師以此為切入點,先多為學生講解這類文章,首先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之后集中進行優秀文章的閱讀,不局限于一類內容,這樣學生便可以較快地培養自身的閱讀好習慣。
二、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發現,很多學生都十分努力,但是很少有明顯的進步。那么這就有可能是學生沒有熟練掌握改善學習的方法,想要提高一項技能、培養能力也是如此,需要熟練掌握方法,找到對的方向,這樣才可以真正掌握技巧,從而可以做到提高。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過程中,身為教師,我們是需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掌握方法之后才可以讓學生真正知道習慣的養成會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烏鴉喝水》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先讓學生進行一個課前預習,將其中比較簡單的內容進行熟練的掌握,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和本節課要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也去思考這幾個問題。那么接下來在進行課文學習的時候,我需要告訴學生如何正確地去進行文章的閱讀。首先文章是需要明白整體講的主要是一件什么事情,先進行一遍簡單的瀏覽,熟練一下文章的生字詞和句子的理解,之后再集中進行閱讀,進行文章的理解,這樣才是最好的閱讀方式。想讓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那么正確的方式是必須要把握的,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
三、堅持做讀書筆記,勤于積累
那么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我們還會發現一些小細節,一般語文教學中都是會接觸很多優秀的文章,文章中也是會存在一些優秀的、值得學生摘抄下來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做好摘抄,可以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引導學生讀書的時候我們也是會讓學生堅持做讀書筆記的,讀書筆記有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跳躍,讓學生勤于積累。學生是需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之后做好筆記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行為,因此學生應該意識到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小蝸牛》這一篇文章時,一般在進行授課的時候,身為教師都是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好筆記,以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課后的復習。在閱讀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告訴學生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帶領學生積累好的語句和詩詞,可以在之后的寫作運用到。那么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教師想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那么就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可以將課本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語句為學生進行一個整理,引導學生記錄下來。學生便可以知道這些語句必定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閱讀中,當學生看到非常好的句子,自然也是會記錄下來,并且堅持積累,那么長此以往,學生良好的習慣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四、增加課外讀物,營造讀書環境
學生想要讀書,但是如果沒有環境的話自然也是不能夠得到很好的進步的。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可以在班級中讀書角增加課外讀物,不止是局限一種類型的讀物,可以是自然科學,也可以是寓言故事,不僅僅是營造較好的讀書環境,還需要擴充學生的視野,有更多的讀書體驗,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影子》這一篇文章時,我們發現,學生很少進入到學習狀態,這是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熟練掌握學習文章其中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學生涉及到的學習內容比較少,沒有打開自己的大腦。那么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身為教師,在將課本上的內容講解之后,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學習的書籍,在班級中增加讀書角,讓學生可以多閱讀、勤閱讀、熱愛閱讀。在保證學生可以培養學習的習慣的基礎上,為學生營造更好的讀書環境,這樣學生可以進步得更快。不僅僅是學習上會有很大的進步,生活上因為讀書好習慣的影響也會更好。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培養很多的學習習慣,保證自己可以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現。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有影響,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靜下心來,并且閱讀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很多知識和道理。教師采用如上所說的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我們也相信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很快得到進步。
參考文獻:
[1]馬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討論的相關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
[2]黃如進.淺談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重慶市豐都縣仁沙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