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秋云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要充分體現其有效性,還應該在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當中呈現實效性。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的設計形式相對比較枯燥、單一,缺乏一定的新穎性,學生的興趣并不是很高。因此,如何能夠緊密融合課堂教學當中的實際內容,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新穎的課外閱讀作業,提升作業質量是初中英語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當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基于此,本文針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思維品質提升;方法與策略
課外作業是開展英語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樣也是對于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延伸,對課內作業的充分補充。對于學生來講,作業是對課堂學習的自然補充和延續,課外作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針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是能夠深化、掌握以及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關鍵手段之一,是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途徑,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提升與發展。由此能夠看出,加強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的方法與策略的研究,對于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創造性思維與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現狀
隨著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很多教師針對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實際效果和質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思考和研究,但是,很少能夠有教師重視在課外閱讀作業的設計當中重視學科素養的充分體現。很多的閱讀作業在布置和設計的環節方面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比如,缺少一定的新穎性,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比較少,作業量不僅大,且比較單一化,缺乏彈性和活力,這樣就不利于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更加阻礙了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與思維能力的發展。
而在以重視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前提下,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作為重要的著手點,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思考設計出具有實際作用和意義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方法與策略,有效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良好發展。
二、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的策略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提問和討論
一邊讀一邊質疑的方式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集中閱讀注意力,還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通常情況,英語閱讀課的開展都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回答,但是,在重視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課外閱讀作業當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實際的閱讀當中提出一些思考問題,并且可以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小組討論。
例如,在教學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之后,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學會如何提問、如何討論,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選擇一個具有較強故事性的文章進行閱讀,如在The Bronte Story教學中,學生可以自由組成學習小組,然后向每個小組發放問題收集表,小組長將問題進行收集,并且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思考,選擇出公認有意義、有疑問的問題填寫在問題收集表上面,然后交給老師。教師收到之后進行整理,將所有小組的問題列成清單,復印之后發放到各個小組,組織學生開展思考和討論,進行現場提問,由小組代表進行回答。針對學生理解和掌握不深刻的問題,教師應該采用連續追問的方式正確的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能夠提升閱讀的效果和質量。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每個小組收集的問題以及答案進行有效的整理,并且將其進行保存,為學生制作成長檔案。
2.概括和總結
在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于資源的共享以及分工合作,充分運用學生的聰明才智,為學生設計出更多有助于思維品質提升和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外閱讀作業。針對《雙語報》當中A1版面和B1版面當中的小短文,教師可以在每周選出3篇,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寫出對于文章內容的總結,并且由小組長收集齊之后上交給教師。作業的內容主要包括:(1)寫出小短文的字數;(2)寫出小短文的題目;(3)寫出閱讀小短文的用時;(4)寫出小短文當中的三至五個生詞、詞組的詞義以及音標;(5)寫出小短文的內容大意,最多使用三句話。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還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開展大量的實際訓練,這些對于提升思維品質以及發展核心素養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分享和學習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針對課外閱讀的文章進行質疑和審視,并且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通過提供較為充足的證據和條件等針對自己的觀點等加以充分的支撐,通過以讀促寫、讀有所思、思有所抒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外閱讀作業的完成當中。通常情況下教師所使用的形式都是話題寫作,引導學生針對文章閱讀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或者是人物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寫作業的完成,能夠引導學生開展高階思維活動,幫助學生針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實際上是一個進行知識內化的過程。
例如,在學生閱讀完Christmas Song' The portrait of Dorian Gray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出讀后感,教師可以將學生寫出的一些優秀文章或者是段落、語句等進行標注,并且將其進行拍照保存,制作成為PPT課件,在開展閱讀分享會當中邀請學生將自己的“佳作”朗讀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促使學生在欣賞以及被欣賞的過程當中相互學習、相互分享,最終獲得共同的進步。
綜上所述,為學生設計相應的作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針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掌握,教師緊密融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完成情況,針對相關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和調整,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這是進行作業設計的宗旨。而作為教師,應該深刻地意識到課外閱讀作業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通過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化的作業,能夠促使學生針對新知識進行鞏固和深化,進而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獲得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進而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綜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錢軍.淺析單元視角下初中英語單元教學設計——以上海版牛津教材8A U3 Trouble!為例[J].中學生英語,2020(46):114.
[2]黃愛波.讓學生走向作業——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個性化設計的實效性研究[J].校園英語,2020(42):113-114.
[3]印薛青.“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下的初中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淺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