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吉
摘?要:語文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科目,學習語文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自身情感和內心想法,在學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思維邏輯。但邏輯的養成需要日常的積累和不斷反復的練習,這就要求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注重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強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在閱讀中提升學習效率,改變學習方法,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運用思維導圖方法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思維導圖;學習方式;閱讀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化技術水平進一步的提高,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轉化,國家更加注重培養新型社會人才。而在初中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實踐將知識點靈活運用,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拓寬眼界。普及全民閱讀,提升全民文化素養,成為當今教學的新理念。初中語文教師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根據學生的年齡段和掌握的知識層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學生自身特點和優勢,激發學生潛能,從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果。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三位一體教學中的作用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往往忽略了學生自身個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在教師的帶領下展開學習,沒有很好地建立獨立思考能力,不懂得課后總結的重要性,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習效率普遍低下。為了有效突破和改變這一現狀,經過基層教師不斷的探索發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展開三位一體閱讀教學。閱讀作為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拓寬眼界,增加詞語儲備量,從而提升寫作能力。三位一體閱讀分為“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個部分。其中“教讀”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內容,進而可以展開“自讀”模式。通過“自讀”建立思維導讀,將其對文章的理解以思維導圖的模式展現出來,同時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將上一知識點與下一知識點連接起來,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罢n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以不同角度了解世界,不僅局限于教科書上的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推薦其感興趣的課外閱讀材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預留一定的學習任務,例如寫讀后感悟,從而鍛煉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寫讀后感的同時,要建立思維導圖,使其根據腦海里的思維導圖進而組織語言,可以有效幫助其建立清晰的思路,使文章變得更加通順和具體。思維導圖方法與以往學習模式的最大不同點在于,其是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使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一個三維立體的知識有效圖,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初中語文背誦內容較多,初中生的背誦方法普遍是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只能達到短暫性記憶的效果。如果要想長時間記憶,就要不斷溫習,這會消耗學生過多的精力,學生會因此沒有時間學習其他科目,給其造成無形的壓力。對于需要背誦的部分,教師可以先通過“教讀”,讓學生對文章的中心內容有所理解,然后讓學生通過“自讀”建立邏輯框架,學生通過建立思維導圖從而加深記憶。例如在背誦古詩詞時,背誦出上一句,就很容易通過思維導圖聯想到下一句,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1】。
二、初中語文中融入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通過自主預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學生的心智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了較為成熟的發展,其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逐漸對事物產生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傳統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觀點,不懂得尊重學生的想法,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聆聽狀態,課堂參與感不足,學生一味聆聽,沒有真正領悟知識點的具體意思。因此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可以通過課前預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根據文章內容提出問題,讓同學通過課前自主閱讀找到有關問題的答案。在課前閱讀時要摘出文章關鍵詞,并制成思維導圖,要求該思維導圖能清楚的反映文章主旨,教師在課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發揮學生在三位一體閱讀中“自讀”的作用,預習文章就是自讀的過程,有利于優化學生建立完整的思維導圖的能力,幫助順利開展自讀,進而使“教讀”與“自讀”有效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主動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根據思維導圖在閱讀中的建立,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開展“課外閱讀”。例如在講解《桃花源記》時,教師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課前閱讀,這是一個“自讀”的過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自讀”情況進行“教讀”在教讀時總結該文章的寫作手法。該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人誤入桃花源而看到的景象以及對人們怡然自得生活狀態的具體描述,其寫作手法主要是由淺到深。學生可以根據總結建立思維導圖,然后在不斷熟讀中引入其建立的邏輯框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要要求學生刻意背誦,而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文章產生記憶,最終達到背誦的效果【2】。
(二)改進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總結能力
有效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初中生語文成績。閱讀作為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教學中占有重要比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積累詞匯,使其寫作能力在不斷積累中得到進步。同時大量的閱讀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當今初中生雖然有閱讀量,閱讀量往往是通過“課外閱讀”產生的,但是沒有有效的閱讀方法,所以往往達不到該有的閱讀效果。因此,教師要注意正確的引導,展開輔助式教學,要鼓勵學生,告知學生建立思維導圖的重要性,使學生在“自讀”時可以養成構建框架的習慣,從而可以提高閱讀效率。不要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多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教師在對一篇文章進行“教讀”時,要注意將“自讀”與“課外閱讀”融入其中。首先要將該文章重點詞匯進行標記,然后進行總結??偨Y方法多種多樣,需要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總結方式??偨Y文章的過程就是思維導圖建立的過程,例如表格式總結、樹形圖式總結以及導圖式總結,將總結方法融入到初中語文閱讀學習中,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使枯燥乏味的文字轉化成生動形象的圖文。學生不再拘泥于固有的思考模式,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途徑與工具。教師在開展“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將三種閱讀模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要割裂開來,每一部分之間都是有聯系的,進而使思維導圖與“三位一體閱讀”有效融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結束語:
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改變和進步,要跟得上時代潮流。運用思維導圖方法展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習方法,學會建立思維導圖和總結,養成有效的邏輯思考方法,使語文教學走出教室,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羅南江.思維導圖在部編初中語文三位一體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人文之友,2020,(4):270.
[2]曾春玲.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10):72.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二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