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興貴
摘?要: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不斷地受到教師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在數學課堂中教導學生掌握各種有效的運算方法,讓學生內化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他們在運算學習中就會有所發展。眾所周知,一切能力的培養應該先從重視開始,當教師開始重視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教學以后,就會在算式計算、問題解決等幾個方面滲透運算的知識,從而讓學生意識到想要學好數學,應該先從運算能力培養開始。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教學方法
引言: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非常需要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學科,其包含最基礎的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而構建這一切的根源就是運算能力。無論是怎樣的數學思考、解決思路,最終都是要具體實現在數學運算上的,運算能力是一切數學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也是必須具備的能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教材內容并沒有涉及比較深的數學理論公式,主要就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因此,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算部分教學效果,培養學生運算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對此作出探究。
一、小學數學運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良好運算習慣得不到培養
良好的運算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算效率,而良好的運算習慣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對學生進行訓練與培養。當前學生在運算習慣的養成方面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沒有在計算前對題目進行觀察分析從而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學生一拿到題目就盲目地進行運算,在運算過程中很容易出錯。二是學生沒養成運算后認真檢查的習慣,學生無論題目做得對錯,認為做完了就算了事,沒有認識到檢查才能發現問題,發現自身運算過程的錯誤,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不斷改進運算過程。三是學生在做完題目后,沒有養成總結與歸納的習慣,對運算過程中運用的方式方法缺乏反思性總結,影響了學生運算技巧的提高與知識經驗的積累。
(二)簡單的運算量大而較復雜的運算量小
在小學的數學運算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通過大量重復的運算練習來達到練習運算能力的目的,這樣的方式固然會有一些效果,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都傾向于用比較簡單而數量龐大的運算,如用簡單的加減乘除等題目來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其雖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但在日常的解題中并不只有這些簡單運算的需求,還有一些較為復雜的高階運算情況出現。大多教師可能會認為,只要將簡單的運算都掌握牢固,那更加復雜的運算只不過是簡單運算的復合罷了。其實不然,運算的難度與其復雜度的關系并不是線性的,不是說復雜的運算就是簡單加減乘除的堆積,而是呈一個指數增長的態勢,設計的位數越多,步數越多,計算的難度也就成倍增加,到這個階段,運算并不只是一步一步簡單運算按部就班的組合就可以了,各步之間還需要有條理的結合,學生在計算時很容易在步驟與步驟之間的過渡中出錯,從而造成計算的錯誤。
二、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開展錯題講解課堂
在小學生的作業中不難看出,一些學生非常容易忽視自己的錯誤,永遠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導致數學學習的成績難以提高。學生在小學的運算學習中會接觸到許多和除法有關的知識點。為了能夠提高學生除法運算的能力,教師的錯題解決教學法會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法運算在小學數學中占有重要的運算地位,只有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基礎的除法運算方法,他們才能夠進一步地學習具有多樣化的運算式子。面對學生經常在除法運算中出現運算錯誤的情況,教師可以主要從作業方面進行錯題教學。當學生能夠在錯題教學中有效收到錯題講解和正確運算方法指示后,學生就能夠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在運算中容易出現哪些錯誤,在今后的數學運算學習中避免再次出現運算錯誤,提高數學除法的學習效率。錯題講解課堂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假設缺乏錯題講解,學生可能就會在一個錯誤的地方出現一直錯誤的情況,只有及時地詳細描述錯誤,幫助學生找到正確運算除法的方法,學生的運算才會有進步。
(二)控制難易比例,簡單和復雜都有涉及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運算練習肯定是必要的,如果因為擔心運算練習讓學生失去熱情而忽略運算練習的重要性,那就因小失大了。教師要做的是適當調整運算練習中的題目難易度,簡單的題目和復雜的題目都要能夠在練習中體現,最好的模式是幾道簡單的題目后設計一道相關的復合運算題目,這樣學生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簡單運算,保證了基礎運算能力以后,就可以運用這些能力去挑戰一些比較難的運算練習。這樣就不會讓學生在運算時一直處于大量的枯燥的重復工作,能夠在練習時有一些波瀾,就好像在山區的公路每隔一段路程就會涉及一個彎道,來警示司機,防止司機打瞌睡,這樣的運算練習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不僅能從復合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無論面對基礎的運算題還是高階的運算題都能夠得心應手,也能夠防止長時間單調枯燥的運算練習消磨學生的耐心,保證學生能夠從心理和能力兩方面都保持一個較高的運算水準。
(三)家長的配合
在重視學生的課外運算訓練教學時,為了能夠有效率地開展,教師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教師可以在課后把一些訓練題目提供給家長,讓家長幫助教師監督學生的運算訓練。為了能夠確保學生在這一課中提高因數和倍數的運算能力,教師應該重視課后的訓練教學,當學生放學之后,向學生的家長說明學生在這一節的上課知識掌握情況,然后請家長抽出時間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結束語:
教師如果想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好學生優秀的運算能力,就必須要采取結合課內外教學法和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滲透練習鞏固的教學方法。只有教師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鞏固學生知識,學生才會用掌握的運算知識對式子做出正確的運算。總之,運算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練習,也離不開知識的講解,學生只有把握好兩者的關系,才能夠在今后的運算學習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黃路陽,郇紅.小學教育專業的專業定位和培養模式[J].繼續教育研究,2009(3).
[2]潘露露.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林區教學,2019(6).
(福建省霞浦縣長春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