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衛英
摘?要:隨著新課改之風吹進校園,高效課堂成為了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然而,很多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時候就會出現“走馬觀花、流于形式”等問題。如此一來,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就難以成為現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深刻地體悟高效課堂的內涵,并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為課堂注入新鮮血液。下面,本文從四個方面切入,就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幾點淺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情境教學法;故事教學法
如今,構建高效課堂成為了廣大教師積極探究的課題之一。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總結了很多關于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與途徑。然而,有的方法與途徑依舊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的色彩。這就會對高效課堂的構建產生不了真正的促進作用。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時候,應當學會去粗取精,摒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為課堂注入新鮮空氣。為此,本文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為例,就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如下研究。
一、使用情境教學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高效課堂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課堂氛圍良好愉快。然而,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時候,有些教師往往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如此一來,不僅使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還阻礙了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此,教師若能使用情境教學法,就有利于改善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的情況。有鑒于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善于設計符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特點的情境,以此來使課堂氛圍變得富有靈動感。
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中,教師就創設了如下幾種情境。首先是圖片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了百草園、三味書屋的圖片,并由此引出了課題。其次,教師通過讓學生說一說“魯迅名言”的方式創設了良好的名言情境。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文,并設計了如下問題情境:文章以什么為寫作順序?文章分為哪兩部分?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作者更喜歡哪個?原因是什么?在這些問題情境的促使下,學生一邊興趣盎然地閱讀課文,一邊熱情主動地尋找答案。如此一來,整個課堂氣氛顯得既愉快,又和諧。
二、利用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故事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乏味,往往具有生動、有趣的特點。因此,語文教學與故事教學法的結合,不僅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還有助于加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鑒于此,在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時候,教師應當主動地利用故事教學法,使有趣的故事融入到知識之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這一課中,教師就利用了故事教學法。首先,教師告訴學生:“同學們,《皇帝的新裝》的作者是安徒生。你們之前讀過哪些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呢?誰來分享一下。”于是,有的學生講述了《丑小鴨》這個故事。有的學生講述了《海的女兒》這個故事。還有的學生講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其次,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講得很好。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一個關于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這就是《皇帝的新裝》。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要問的問題呢?”于是,有的學生說:“皇帝的新裝究竟新在哪里?”有的學生說:“皇帝的新裝從何而來?”還有的學生說:“皇帝的新裝是什么樣子的?”再次,教師對學生說:“請大家認真地閱讀《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而后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吧。”而后,學生對《皇帝的新裝》進行閱讀,并從故事情節中探尋故事的內涵。由此可見,故事教學法有效地點燃了學生對安徒生童話故事的興趣。
三、采用互動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效的語文課堂不應是教師個人的“演唱會”,而應是師生的“合奏曲”。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利用互動教學法,與學生進行溝通、展開對話,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例如,在《春》這一課中,教師與學生就如下幾個話題進行了互動。互動話題一:走進朱自清及其作品。互動話題二:《春》包含了哪些春景圖?互動話題三:課文以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了哪些真情實感?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說一說喜歡的理由。在互動的過程中,針對第一個話題,有的學生說:“我還讀過朱自清的《綠》。”有的學生說:“我還學習過朱自清的《匆匆》。”針對第二個話題,有的學生說:“課文包含了盼春圖、繪春圖、贊美圖。”還有的學生說……教師說:“看來,你們分析得很認真。”總之,學生與教師進行了和諧而又真誠的對話。此外,學生也對《春》這篇課文的有關內容產生了深刻的理解,并對大自然產生了喜愛之情。由此可見,互動教學法不僅使學生獲得了話語權,也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以提升。
四、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法進行知識的講授,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這有助于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啟發式教學法的價值,不斷地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這一課中,教師就運用了啟發式教學法。在導入環節,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提到冬天,大家并不陌生。那么你們知道濟南的冬天具有怎樣的特點嗎?請同學們跟隨老舍先生,一同走進濟南的冬天吧。看一看老舍先生描繪了哪些景色?”于是,學生一邊閱讀《濟南的冬天》,一邊找出老舍先生所描繪的景色。其次,教師繼續啟發學生:“同學們,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是怎樣的?寫作結構是總分,是總分總,還是分總呢?請大家認真地思考一下。”于是,在教師的引導與啟發下,學生再次進行了頭腦風暴。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教師還通過出示提示語、關鍵詞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了啟發。如此一來,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對《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進行了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離不開全新教學理念的引導,離不開良好教學方法的促進,更不開教師的努力與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運用故事教學法,使學生輕松地掌握了語文知識;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從而使學生學有所獲,進而使語文課堂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魏娟.關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17(01).
[2]楊雅潔.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25).
(浙江省衢州新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