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芳
摘?要:幼兒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是為幼兒以后的人生成長和學習成長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并不能夠很好地符合現代化幼兒的心理特點,而游戲作為孩子們喜愛的形式之一成為了教學開展的重要輔助手段。本文作者就以學前教育游戲教學開展策略為題,對學前教育中游戲教學的開展提出了以下幾點見解。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教學;全面發展
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游戲教學成為了學前教育中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游戲似乎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同樣也要積極地開展游戲教學,并將豐富的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當中。通過游戲的形式能夠很好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游戲的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知識,以此來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
一、注重游戲形式,激發幼兒興趣
幼兒階段的孩子對學習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單一的教學方式既不能夠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讓幼兒產生厭學的心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僅僅是讓幼兒被動地接受知識,幼兒的理解能力較差,難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通過游戲教學的開展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更好地符合了幼兒的心理特點,對提高教學效率有了很大的幫助。但是要想更好地發揮游戲教學開展的意義,幼兒教師就要注重豐富游戲的形式,以更加豐富的游戲形式,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在學習過程的參與度,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
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重視游戲教學開展的趣味性和競技性,抓住游戲的兩個重點來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形式來體現游戲教學開展的趣味性。例如我們常見的《小蝌蚪找媽媽》,讓幼兒分別扮演小蝌蚪和青蛙媽媽以及烏龜、鯉魚等。其中要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在幼兒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游戲。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體現游戲的趣味性,還能夠體現幼兒的自主性,提高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可以開展知識搶答的游戲,以體現游戲教學開展的競技性,讓幼兒在競技的過程中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抓住游戲教學開展的這兩個特點來豐富游戲形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設置游戲目標,體現教學意義
游戲教學的開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輔助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幼兒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內容。但是在現階段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沒能夠充分地意識到游戲教學開展的意義,過于重視豐富游戲形式,重視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但是忽略了游戲教學開展的目的,導致游戲教學的開展流于表面,幼兒很難深入地體會到游戲的內涵和意義。要想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學,并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意義,幼兒教師需要積極的設置游戲目標,以游戲目標為基礎開展教學,以此來落實游戲教學開展的重要意義。
幼兒教師在游戲開展之前要重視設置游戲目標,以體現游戲開展的重要意義和目的。例如在培養幼兒交通安全意識過程中,幼兒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首先在教室中要布置一些有關馬路的情景,例如斑馬線、十字路口等。之后幼兒教師分別讓幼兒扮演交通信號燈、行人和交通警察等。在幼兒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有序地穿越十字路口。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培養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還能夠體現游戲教學開展的趣味性和目的性,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和習慣,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三、開展戶外游戲,重視身心發展
有些游戲不僅僅存在于教室之中,在更多時候游戲需要更加廣闊的活動范圍。部分幼兒教師認為游戲的開展應該局限于教室之中,這樣的思想限制了游戲教學的開展,也限制了游戲教學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幼兒正處于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培養幼兒的健康意識和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是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共同關注的重點。通過戶外游戲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幼兒提供更加寬闊的活動場地,讓幼兒能夠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增強其身體素質,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四肢協調能力。除此之外,還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幼兒思想道德素養,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在戶外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結合一些體育運動來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身體特點來豐富游戲形式。例如在跳繩運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以游戲的競爭性進行教學,開展跳繩比賽的游戲,或者是開展跳繩前進的比賽游戲,通過這樣的游戲方式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引導幼兒良性競爭,培養幼兒“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意識。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可以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在教授幼兒基礎運動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幼兒體育運動愛好和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四、結合家園共育,促進全面發展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對幼兒的成長也發揮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作用。幼兒園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但是幼兒園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兒家長對幼兒人生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部分幼兒家長的教學理念不夠科學和專業,而將幼兒教學和家庭教育相結合,通過家園共育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做到取長補短,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也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家園共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也要積極地開展游戲教學,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也增進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
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家長開放日邀請幼兒家長來幼兒園中參觀和學習,并且通過一些游戲來增進幼兒和家長以及教師之間的距離,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泥塑活動,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動手進行泥塑,或者是讓幼兒與家長一起開展一些剪紙、繪畫、舞蹈等活動,通過豐富的游戲形式來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還可以通過一些傳統文化節日開展家園共育活動,讓幼兒在與家長的互動中認識傳統文化和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提高幼兒的民族自信。通過這樣的游戲形式,與幼兒家長一起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對于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來說,游戲教學作為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是促進教學效率提高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通過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新,豐富游戲教學開展的形式,并且要賦予游戲更多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學前教育的全面性,也體現學前教育對幼兒成長的深遠性。
參考文獻:
[1]余麗莎.從幼兒園游戲中談學前教育的創新與實踐[J].魅力中國,2017,000(014):297.
[2]金利英.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J].中華少年,2017:282-283.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友誼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