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比曲麗
摘 要: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習題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就必須要去進行大量而且有效的練題。因此小學教師就要去有效地給學生準備練習的題目,從而能夠讓學生從這些練習題目中更好地去鞏固學過的知識,以及提升自己的做題能力。如果學生能夠充分地去利用教師布置的這些題目的話,他們將能夠在這些題目中更好地去掌握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從而有利于后續進一步的學習。在小學教師給學生布置練習題目的時候,首先可以圍繞本節課所教授的內容,接著就要根據這些內容豐富所布置的題型,然后就是要去適當地控制題目的數量,進而讓學生得到有效的訓練。
關鍵詞:小學數學;題目布置;圍繞內容;豐富題型;控制數量
現在的小學生,每天其實學習的內容都是比較多的,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去掌握學過的內容,就必須要去練習一定的題目,但是同時又不能讓學生的壓力太大。因此教師在布置練習題的時候不僅要要求數量,而且還要要求質量,從而讓學生可以在一定數量下的題目中更好地去鞏固知識提升能力。另外對于學生的練習題目,在做完之后教師還要進行細心的批改,從而發現學生的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快地得到提高。本篇文章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練習題目的布置策略進行一些相關的討論,希望可以給有需要的人士一些比較好的啟發。
一、圍繞所講內容
通常情況下,教師上課重點講授的內容就是考試所要考查的內容,所以說在布置練習題目的時候,教師要緊緊圍繞自己所講授的重點,從而能夠讓學生通過這些習題更好地去掌握重點的內容,這樣的話將能夠有利于學生面對后續的很多考試。所以說教師可以在課前就熟練地把握自己這節課所要講授的重點知識,然后去網上或者說自己手頭的資料中查找一些相關的練習題目,進而作為學生的練習題布置。這樣的練習題布置將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進而也就反映出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例如,在講解“角的初步認識”這一節的相關內容的時候,對于角的初步認識,考綱要求學生掌握的就是正確認識鈍角、直角、銳角這三種類型的角,所以說本節授課的重點也就是圍繞這三點來展開的。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先通過參考身邊的材料去確定本節課后給學生布置的練習題目,然后講授完重點的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把這些題目布置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課下或者說到家中進行自主完成。第2天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把這些練習題目收上來進行認真仔細的批改,并且要把學生的具體問題給記錄下來,進而可以在課堂上再次進行強調,這樣將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布置練習題目的時候緊緊圍繞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練習重點內容,從而可以讓學生抓住主要矛盾,避免了一些時間上的浪費。
二、豐富題目類型
另外,通常情況下在考試的過程中,考試的題型是豐富多彩的,所以說如果學生沒有見過多種多樣的題目的話,就會導致在考試的時候思維卡殼,進而會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所以說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在對學生布置練習題目的時候,就要把豐富練習題型作為一個作業布置的指標,從而讓學生見到更多的題型,這樣的話將能夠鍛煉學生應對不同題型的能力,這樣對于考試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對于題目類型的設置,教師可以多在網上查閱一些資料,從而去了解一些比較先進的題型讓學生去練習。
例如,在帶領學生去學習“認識時間”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的時候,對于時間的考查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在課前去網上查找一些其他學校的試卷,教師就會發現事實上對這類題型的考查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所以說教師可以去參考這些學校的題目,從而讓學生見識到更多類型的題目。比如說這一部分題目可以是讓學生辨別指針類型的鐘表的題目,也可以是讓學生去讀數字型鐘表的題目,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畫鐘表,從而去表達一些時間。由此可以看出這一部分的題型是非常豐富多彩的,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從每個類型中篩選出幾道經典的題目來作為學生的練習題目,從而能夠讓學生去見識到更加豐富多彩的題型,也能夠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比較好的鞏固。另外對于這一部分題的講解教師也要重視起來,因為有些學生是不能適應這些題型的,所以就需要教師去進行認真的講解,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題意,進而把題目做正確。最后在講解完之后,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去把這一部分類型的題目進行一個總結,從而能夠讓學生對這一部分題型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對于學生考試過程中本類型題目的解答也是非常有作用的。
三、適當控制數量
在給學生布置練習作業的時候,除了要重視內容上的東西之外,還要去控制數量上的東西。因為如果題目過多的話,學生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不會去認真地完成這些題目;如果題目過少的話,學生又不會得到充分的訓練,從而知識的掌握也會出現一些欠缺,由此可以看出對于題目數量的把握也是非常關鍵的。
例如,在教師教授“100以內的加法”這一塊內容的時候,這一部分純屬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在題型和技巧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所以說教師只要能夠控制好讓學生訓練的題目的數量就足夠了。通常情況下,這一部分的題目訓練可以采用少數多次來進行實施,比如說可以讓學生每一天都完成20道這樣的題目,但是時間上要持續一個星期,進而能夠讓學生得到一個持續的訓練,這樣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作用的。另外對于這一部分試題的批改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互相對改的方法來實施,這樣的話能夠讓學生更強烈地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在課下可以去進行自主的彌補,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有一定的激勵作用的。如果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布置來做這些題目的話,學生對于100以內的加法的掌握將會是比較扎實的,這樣對于今后更加深入的學習也是比較有利的。
從整體上來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練習題目的布置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不僅僅要求教師在布置內容和形式上去做一些思考和考量,而且還要求教師去對數量進行一個正確的把握。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把這個工作認真貫徹的話,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去重視學生的作業布置,從而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從作業中收獲一些知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翠華.小學數學練習課設計策略的探究[J].科技資訊,2015,13(27)
[2]康黎.小學數學練習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竹核鄉瓦托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