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龍
摘 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一個好的、合理的數學問題可以吸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并能讓初中生進行思考。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設計規劃合理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探究,構建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問題驅動式;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課堂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教師進行講解,進行理論知識的滲透,學生大多數的任務就是旁聽、記憶,練習的機會也會非常少。但是,現在數學的難度在不斷地提高,知識點的記憶、轉換,都是相對來說比較困難的,學生就會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從而產生抗拒的心理。所以以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就成了和以往不一樣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解答。教師通過備課,了解班內的學生水平,進行問題的設定,引導初中生自主學習、探索。在這個教學模式中,會加強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互動,教師會以設定問題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出知識點,學生從簡單的問題開始一步一步呈階梯性的進行學習,獲得課堂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慢慢喜歡探索思考數學。
一、設計有效問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有效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對該內容感興趣,有意義,能引起注意并能夠主動去解決問題。通過設置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或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題目來激發數學課堂上活躍思維、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創設的課堂氛圍一定要寬松和諧,在最開始的問題設想、驗證問題這一系列的教學模式中,要徹底發揮初中生的探索能力,讓學生從傾聽者變成解決問題的主導者,來參與到每一個環節中,讓學生在探索學習中,獲取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并提出假設,然后給出一個合理的猜想。如果有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話題就用簡單推理來解決;而對于一些抽象復雜問題、概念界定等比較難理解或者容易出現誤解或混淆的題目則可采用歸納法加以解釋說明。這樣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夠保證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水平。
二、引導問題解決,啟迪學生思維能力
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引導問題解決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通過教師對學生提問,再由學生自主探索出答案、提出新知識。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思維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素質與品質并提高了整個教學質量水平。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時,教師要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全等三角形實例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簡單地學習全等三角形,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或兩個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如:對應邊相等的三角形全等(SSS):在△ABC與△DEF中,當AB=DE,BC=EF,CA=FD時,則△ABC與△DEF全等。這是三組對應邊相等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教師還可以給出關于夾角和對應邊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如:在△ABC與△DEF中,當AC=DF,∠C=∠F,BC=EF時,就可以判定這兩個三角形全等,這種判定方式可以簡稱為SAS,也可以通俗的稱為“邊角邊”,通過講解這兩個定理,再提問如何運用生活的實際物體來進行求證示范?讓學生找到生活中兩個相似的物品進行測量和證明,比如小三角板和三角鐵等多個物體,形狀大小都相差不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測量并求證,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數學教師應該貼合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將數學的問題和生活相融合,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初中生探索問題。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通俗,方便初中生的理解記憶。
三、豐富授課形式,鼓勵學生合作探究
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開始逐漸有了很多抽象化的數學定義、符號等,這些是數學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同時也是初中生需要學習、掌握的重點、難點。初中生的思維能力也還不是很完善,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多媒體的課件進行教學,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引出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圖形的對稱”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進行提問,對稱的定義是什么?然后對于圖形的對稱教師就可以通過動畫方式來展示,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圖形對折重疊,來感知對稱的定義。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可能會使其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成績出現下滑的情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教學活動,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數學成績。因此,教師應平等對待所有學生,學生出現問題及時進行問題解決,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隨機事件與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問題,讓小組進行隨機事件與概率的相關操作,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在實驗中,解決問題,感受到數學課堂的快樂。
結束語:
以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師要進行思想觀念上的轉變,也需要教師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驅動的實施。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摸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去創設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一個個的問題解決中中自主的獲取知識。
參考文獻:
[1]呂蓮蓮.以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科普童話,2019(33):21.
[2]汪麗麗.淺析如何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88.
[3]章震宇.淺析核心素養下如何有效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11):39-40.
[4]黃植福.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功能與價值[J].當代家庭教育,2020(35):88-89.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