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再育
【摘要】健美操提倡學生在音樂的引領下進行美體動作練習,主張學生掌握基本動作和標準姿勢,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進行健美操動作,能達到美體和增強身體素質的目標。本文從初中體育教學入手,在分析健美操的價值與意義的基礎上探究了健美操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初中體育;健美操;教學方式
健美操對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要求不高,學生能夠徒手進行訓練,是學生進行自我鍛煉比較方便的體育項目。在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的引導下,各學校教師圍繞健美操開展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教學實踐活動。筆者在教學中對健美操的價值進行了深入分析,在了解健美操價值的基礎上引入了健美操的教學,為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做了充分的準備[1]。
一、健美操的價值與意義
第一,健美操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受力,在提高學生音樂感受力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節奏來進行運動。第二,健美操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在音樂節奏的引領下回憶和改編健美操動作,在豐富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創造力。第三,健美操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健美操十分關注學生的專注力,學生需要在音樂節奏的引領下練習動作,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跟隨節奏、節拍來做出相應的動作。第四,健美操能夠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在形體美和動作美的訓練中,學生能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陶冶情操。
二、健美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開展策略
(一)講解基本姿勢與基本動作
基本功教學是進行健美操教學的基礎,其強調學生對基本姿勢和基本動作的掌握,也關系著學生能否以正確的姿態和健美的體格進行健美操練習。學生在練習舉上肢的動作時,需要注意臂的活動范圍不超過180°,能夠在雙臂的前、后側及不同方向進行練習[2]。這主要考查學生的上肢力量,學生只有堅持練習,才能夠在掌握該基本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后續的動作,從而為健美操訓練做好充足的準備。例如,在練習后踢腿跳時,教師需要演示原位的后踢腿跳,結合具體課件中形象化的動作解析、實地演示,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原位的后踢腿跳的動作。在學生掌握原位的后踢腿跳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移動和轉體的后踢腿跳,讓學生在逐步掌握基本動作的過程中體會到健美操的學習要領。
(二)熟悉理解音樂,樹立正確的意識
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其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練習的熱情,還能夠充分體現出健身與美麗的主題。在具體的教學中,音樂和教學是不可分割的,教師需要依據健美操的主題或主要動作來選取相應的音樂,讓音樂對健美操產生烘托作用,從而使學生表達出在練習時的思想感情[3]。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熟悉音樂,一是應要求學生了解音樂的節奏和變化,了解音樂的韻律形成特點,并能夠吟誦音樂。在學生熟悉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反復播放音樂,讓學生熟悉音樂的節奏、韻律,了解音樂的節奏點,抓住必要的節奏點來練習相應動作。二是應要求學生理解音樂的主題和思想,這能使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受到一定的啟發。針對音樂的表現形式、形象內容及情感變化,教師需要多指導學生,強化學生對健美操動作要領的掌握。在學生掌握一類音樂節奏或節拍的基礎上,教師要注重不同類別音樂的引入,消除學生的審美疲勞,同時為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多的舞臺。
(三)具體健美操套路的選擇
健美操的套路不一,而學生學習健美操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身體素質,多掌握一些簡單的鍛煉項目,從而為終身體育做好充足的準備。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明確班級內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了解初次學習健美操的學生的健身目的,然后讓學生選擇健美系列的套路或者是引導學生自編健美操的套路。而針對身體基礎條件較好又具有健美操基礎的學生,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自編自練,充分體現出學生的才華與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針對不同學習起點和身體素質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健美操套路,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是提升全體學生身體素質的良好方式[4]。
(四)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分析
第一,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而健美操多種多樣的形式與套路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但并非所有的教學方案與教學設計都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外,還應精細化地設計健美操動作或細節部分,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動作,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完美結合。第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自己的外形比較注重,尤其是女生,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有序開展教學。部分學生對健美操的動作有誤解,在做動作時比較害羞,行為拘束,導致動作做得不到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端正態度,大膽嘗試做出動作,并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消除學生的害羞心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第三,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能力,教師可以適當融入游戲。教師可以將健美操教學與游戲形式進行融合,在講解動作教學時,調整音樂的節奏,從而讓學生及時調整動作的節奏。游戲的形式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目的。
三、開展健美操的經驗與教訓
筆者根據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要求,開展了健美操的必修課,在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及時進行總結,以期在總結與反思的基礎上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將個人開展健美操教學的經驗與教訓分享如下。
第一,筆者所在的學校提供了開展健美操訓練的場地,并對全體體育教師進行了培訓。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僅僅具備基礎知識和教學經驗是不夠的,于是筆者針對本班的學生設立了興趣小組,鼓勵有健美操經驗或對健美操學習特別感興趣的學生加入小組。在興趣小組的帶領下,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通過興趣小組,筆者也能夠及時掌握班內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態度。
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配合筆者進行學習與訓練,但部分男生認為健美操太女性化,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尚能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但在練習時總是故意逃避。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與其他體育教師商議解決辦法,如減少復雜的動作和柔韌性動作,增加力量性動作,以此凸顯男性的美感。但實際教學情況不容樂觀,男生仍然采取我行我素的對策,無法正確看待筆者在教學中做出的調整。在此基礎上,筆者與存在不正確學習態度的學生進行了一對一的深入交談,了解學生對健美操排斥的根本原因。通過溝通筆者了解到,有的學生認為健美操是女生跳的,有的學生是因為身體僵硬動作做不到位,也有學生對筆者選擇的音樂不感興趣。在找準“病因”之后,筆者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筆者所說的問題為本班男生存在的問題,其他班級也可能因地區差異、年齡差異、學生學習經驗的差異等會出現不同的問題。
第三,健美操的授課不能局限于課內,在認識了這一點后,筆者采取了開展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的策略,利用初中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開展課外訓練活動。同時,筆者在課下及時關注學生的訓練成果,了解學生所采取的訓練方式等,并針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采取相應的策略,以保證學生在課下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仍保持足夠的積極性,仍然能夠獲得與課上學習相同的情感體驗。筆者進行教學經驗的總結是為了保證健美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開展質量,在保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健美操,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的意志訓練,同時激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在開展健美操教學時,要注重基本知識與基本動作的講解,讓學生在熟悉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感知音樂中所傳遞的情感和態度。最后,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起點來選擇不同的健美操套路。
【參考文獻】
胡紅果. 開展健美操訓練,切實活躍初中體育課堂[J]. 黑河教育,2017,41(07):71-72.
袁萱. 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健美操的教學意義[J]. 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134+136.
陳慶國.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理念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師,2015(S1):63.
梁曉秋. 試論健美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