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星星
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現階段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已經擺在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則是教育改革的著眼點和突破口。作為教學過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選擇最佳教學策略成為學校教改中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初中生物教學是初中知識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本文即是對初中生物教學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物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教學發展的需要,一些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以及啟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具體而言,初中生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其不僅要注重初中生物知識的有效傳輸,同時還要注意提升學生們的生物學習效果。因為只有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學生們的知識學習能力才算提升,也才能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相契合。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生物教學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學生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初中生物老師在開展生物基礎知識教學時,其需要注重對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激發。因為生物老師只有幫助學生建立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愿意跟隨著老師的知識講解進行學習,而生物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然而,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不簡單,或者說還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老師在開展生物知識教學時,要將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作為重點,不是講知識教學作為重點。關于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教學老師需要進行思考和研究,本文以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學習興趣為例,對于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進行介紹。
例如,在教學“生物的特征”一課時,生物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生物學的內容,但是在學習生物之前,老師先問問大家,什么是生物?”學生:“生物就是動物和植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老師:“大家說說,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嗎?”學生:“是的。”/“不一定。”老師:“是不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大家就有點疑惑了呢?”學生:“是的。”老師:“簡單說,生物就是教給學生認識自然生活的學科。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生物,這些可以說都是我們的同類。當然我們更高級一些。這些同類不僅影響著我們,幫助著我們,同時也危害著我們,比如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對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多么嚴重的影響,是不是?”學生:“是的。”老師:“反過來,如果我們能夠全面地認識生物,是不是我們就能夠很好地解決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們所產生的危害呢?”學生:“是的。”老師:“大家有沒有感受到生物的力量與價值?”學生:“太能了,我們受新型冠狀病毒的毒害太深了。”老師:“是的,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從最基礎的生物知識開始學習,即生物的特點。剛才同學們不是不能夠確定動物和植物到底是不是生物嘛。現在我們來看看生物的特征,然后再進行比對,是不是就知道它們是不是生物了呢?”學生:“是的。”接下來,教學老師即可開展生物的特征教學。本節課中,教學老師并沒有直接上來就講生物知識,而是先從生物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入手,逐步引導,以此提高學生們的生物學習興趣,進而才能保證學生們的生物學習效果。
二、問題引導教學
所謂問題引導教學,指的是初中生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其不僅從生物知識教學的角度出發,開展生物知識的教學,而且還要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鍛煉學生的生物思維能力。具體而言,教學老師可以先將生物知識轉化成為具體問題,然后再通過問題的形式提問學生,從而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生物知識。
例如,在教學“植物細胞”一課時,生物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我們經常提到細胞,我們人類有細胞,動物有細胞,那么植物有沒有細胞?”學生:“有。”老師:“為什么?”學生:“因為細胞是組成生命體的最小單位。植物也是生命體,其必然存在細胞。”老師:“沒錯。那么植物的細胞和我們人類的細胞是否一樣呢?”學生:“不一樣。”老師:“為什么?”學生:“因為如果植物的細胞和人類的細胞一樣的話,那么人類和植物就沒有區別了。”老師:“是的,那么植物細胞的結構呢?”學生:“應該是一樣的。”老師:“大家不知道的事情不要猜疑,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來證明。”學生:“那需要植物裝片。”老師:“沒錯,現在同學們根據課本上的步驟,制作植物裝片,然后我們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好不好?”學生:“好。”此時教學老師就要讓學生先制作裝片,然后觀察,并讓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而后教學老師再根據學生們的記錄開展植物細胞的教學。
三、小組合作集體探究
小組合作集體探究,指的是生物老師在開展生物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其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生物知識教學,如此不僅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們的知識探究能力,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拓展學生思維,進而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生物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具體而言,生物老師可以先向學生拋出具體的探究問題。比如,在教學“生物的特征”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生物的特征有哪些。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時,其可以巡場監督,以了解學生們的探究思路。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生物老師再邀請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回答,進而再根據學生們的思路進行解析,向學生開展更具針對性的生物教學。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學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其不僅需要生物老師注重對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還要注意通過問題引導以及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自身對生物知識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杜輝.聚焦核心素養,芻議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J].新課程(中),2019(11):183.
[2]馮宇光.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17+157.
[3]阿衣金洛.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85.
(山西省大同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