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趨勢,越來越認識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于中學生的各科學習提出全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學校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的同時,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善于用英語表達,充分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2-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20
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英語課堂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教師通過在英語課堂中系統地講解英語知識,將英語語言和英語文化傳遞給學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部門更加注重英語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重視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就是學好英語基礎知識,打牢英語基礎知識。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為目標,注重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聽、說、讀、寫等。要想開展一堂有意義的英語課,第一步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師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比如可以利用游戲教學,為學生設計小型趣味性游戲,在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英語教學短視頻或者英語歌曲等,從語言環境到感官刺激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課堂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討論,了解學生的一些興趣愛好和特點,利用英文歌曲或者特色圖片等,從語言和環境方面將學生引入到英語環境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使用英語教學,既能令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的應用,又能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程度。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英語教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也會很好地提高英語學以致用的效果。教師通過學生反饋的英語學習成果,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的新型教育理念。各級各類學校在逐漸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及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學生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關系也發生了轉變,教師應該調整自己所處的位置,從傳統的課堂主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明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和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中要認清自己身為學生學習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有秩序、有效率地進行英語小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活動,明確學生探究的方向和主題后進行問題導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對于學生在討論或者思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解決和答疑,不留到課下處理。在英語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受到了重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還可以營造一個平等交流的學習氛圍,在合作探究或獨立思考中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中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通常是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進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只注重對于英語知識的教學,忽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重點也是英語單詞、短語以及句子,學習的方式大都是死記硬背,對于如何正確地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基本上沒有概念,導致自己根本不會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當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除了需要教授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這也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對于英語學習來說,死記硬背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要想學好英語,必須要學以致用。教師需要秉持這樣的目的,在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中與學生加強互動和交流,帶著自己的知識和專業素養以及英語運用技巧,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方式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意識。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遇學習瓶頸,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就會找到癥結所在,并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將學習英語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課堂英語學習經驗分享會,鼓勵優秀學生分享自己的英語學習經驗和方式,并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激發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通過引導不同水平的學生共同進步和成長,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大都是“填鴨式”,教學氛圍壓抑,教學手段單一,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完全受教師的支配,只能被動地吸收知識,學習效率和教學的效率低下。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健康發展和學習的要求。教師要想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需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就是將傳統的教學方式翻轉,教師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例如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豐富英語教學形式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并集中過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于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要想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思維方式,在日常教學中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將新型的教學手段與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只有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在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形式時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還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
五、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英語學科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要想提高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學,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育部對于英語知識的教學要求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適當地開展一定的英語實踐活動,例如英語角、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英語片段等,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帶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由于各自的基礎不同,很多時候可能會出現語法錯誤,甚至會有一部分同學由于害羞,不能大膽地進行英語交流。這時教師就需要及時進行語言或行動上的鼓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英語。
在英語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英語短視頻或者影片,在為學生拓寬知識視野的同時,還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英語表達環境,引導學生在說中學,在學中應用,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下不斷地提升自己,更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另外,教師也需要利用自己的榜樣力量,帶領學生感受英語的獨特魅力。
六、有效利用多種資源,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
在國家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國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豐富,教育行業能夠利用的資源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設備和條件,深度挖掘現有的英語教材和英語讀本,分析其中的知識點,向學生講解其中的文化內涵。除了深度挖掘英語課本中的教學內容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尋找合適的英語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科學、人文等方面的信息。
比如,通過影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建筑物的特點,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等,引導學生感受英語國家的英語文化,并將英語國家的文化與我國的傳統文化作對比,了解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只有深入地了解和接觸英語文化,才能在學習英語和說英語的過程中更好地表達,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英語應用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今天,想要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英語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優化自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可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英語教學活動;在正常的英語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感受英語文化的獨特之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2]周奕君.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24).
[3]毛允超,齊珍.基于核心素養提升的初中英語合作教學策略[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8).
[4]張熊利,王松槐.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生閱讀能力測評模式研究——以初一年級英語閱讀試題為范本[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