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國
摘 要:在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激勵教學,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培養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進而變得喜歡學習數學知識。具體來說,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技能技巧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激勵,這樣才能夠產生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激勵教學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0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18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剛剛接觸數學知識的學習,他們感覺到數學知識既熟悉又陌生。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激勵,能夠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積極的興趣,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好奇心,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采取微笑教學,或者是對學生進行鼓勵式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進而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
一、激勵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激勵教學的方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的愛心激勵,以及物質的激勵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其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學生會對數學問題的解答沒有思路,還有的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學習成績會出現下滑的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這些現象都屬于正常的。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學習情緒下降的時候,教師對學生采取恰當的激勵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主動地想方設法解決困難。最后,激勵教學的方法對于班級中學習數學知識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而言,他們能夠通過教師的鼓勵,更好地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學習成績也會不斷得到提升,最終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二、避免走入激勵教學誤區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激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但是并不是說激勵對于學生越多越好,并不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表揚,而是在恰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因而教師要注意必須在適時的時候才能夠加以運用,如果應用得過于頻繁就會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迷失了學習的重點,進而降低自己的數學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進行獎勵并不等同于給學生提供物質。有的教師喜歡在學生取得一定學習成績的時候,用鉛筆或者是橡皮等學生喜愛的小學習用品對學生進行物質獎勵,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其實采取這種物質性的獎勵,對學生進行教學方式的引導,并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容易導致學生誤解激勵教學的方法和藝術。教師需要做的是通過激勵,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所在。
三、激勵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知識中的應用
(一)用心帶領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樂趣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時候思想比較單純,如果教師在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能夠對學生多一點關愛,學生就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進而也就會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教師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因此,教師需要利用自己的課余教學時間和學生之間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當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回答問題之后,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愛心鼓勵,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可以從學生勇敢回答問題的角度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兩位數小數加減法”的時候,可以為學生進行愛心激勵,讓學生互相幫助,解決書本中存在的小數加減法計算的問題,學生在教師的關注之下可以結合自己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解決,進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愛心的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激發出來,為學生創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營造民主和諧氛圍,提高學生數學激情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夠有效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為學生引入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夠調動起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也可以主動地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想和觀點,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動手操作分蛋糕,或者是把學習的分數知識轉化為小數,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這樣,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就能夠更加輕松地掌握相關的方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切一切,提高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當學生給出答案之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進而更加主動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
(三)設置數學知識疑問,激勵學生積極學習
在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知識點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堂上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對學生設置疑問,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己進行問題的思考和解決,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學習心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分層設置學習的疑問,減輕學生在思考學習過程中的負擔,激發起學生在課堂上探究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最終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梯形”面積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觀察街上的汽車窗戶,思考如果給車窗戶進行貼膜,應該購買多大的膜。然后教師再次對學生進行設疑引導,看看能不能把梯形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梯形轉變為之前學習過的圖形。通過教師的疑問引導,就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把梯形轉化為之前學習過的平行四邊形,進而理解學習的知識。
(四)善于發現學生進步,激發他們不斷進取
數學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相信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個性以及學習起點各不相同,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學生對于自身的學習提供不同的幫助,這樣才能夠促使他們樹立起學好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只有提高自己的學習自信心,他們才會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勇于克服困難,才能夠不斷取得學習成績的進步。學生取得積極的自信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成功體驗,只有學生感受到了教師對于自己的關注,他們才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夠有效激發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最終強化學習動機。例如,當教師在讓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的時候,對于正確率提高的學生,或者運算速度加快的學生,或者能找到不同種方法解決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及時地發現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激發他們在今后做題的時候不斷進取。這樣,學生才能夠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讓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單純地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還需要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組織和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自己參加實踐學習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參與實踐學習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例如,當學生學習了“三角形面積”相關知識之后,為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鞏固,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自己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的邊長,借助課堂上所學習的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完成知識的鞏固。這樣,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知識的學習,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消除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厭惡。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六)采取評價教學措施,激勵學習積極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肯定。通過教師的恰當評價,學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學習,進而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在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字跡工整度,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性評價。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把字寫好,最終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根據學生的表現,采取恰當的評價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研究“打電話”拓展知識學習的時候,由于本節課的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比較難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采取積極的評價教學。當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總結出打電話每個人依次傳遞比較快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表揚,激發起學生積極思考的主動性,同時讓其他學生也能夠參與到問題的討論學習過程中。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采取激勵教學的方法,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同時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團結合作學習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數學知識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夠充分挖掘學生在數學知識方面的潛力。
參考文獻:
[1]朱紅霞.探微小學數學教學激勵的有效時機[J].江西教育,2018(33).
[2]吳建紅.淺析小學數學中激勵教學法的使用[J].情感讀本,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