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蓉
【關鍵詞】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三教”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4-0076-02
2019年1月,國務院頒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院校要進行“三教”改革,解決“誰來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以提高職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其后,各地各職校紛紛出臺相應改革文件,開始了如火如荼的“三教”改革。筆者作為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近期也圍繞“三教”改革這一主題多次走進旅行社進行調研,然而調研結果卻讓筆者內心恐慌起來。
一、恐慌:當前“三教”存在的問題
恐慌之一:教師離行業發展前沿太遠了。
筆者走訪了4家旅行社,有兩家完全使用自家公司開發的App開展工作,組團、訂房、訂餐、訂車都在互聯網平臺上完成;另外兩家雖然沒有開發自己的網絡平臺,但也借助QQ、微信等完成工作,哪里還有教材上的電話預定、傳真確認等流程。“我們急需懂電子商務的旅游專業畢業生,我們需要能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群體進行線路設計、產品開發,并能轉化為網絡表現形式的工作人員,不知學校是否開設了相關課程?”面對企業經理的發問,筆者無奈搖頭,電子商務課程只在電子商務專業開設,旅游專業與電子商務專業的融合還未嘗試,我們離行業發展太遠了。
恐慌之二:教材內容與實際工作脫節。
調研中,一位旅行社經理評價學校現在使用的教材:“很規范,但不適用。比如游客反饋表,旅行社早都不用了,游客有什么意見、建議可以直接在網上反饋,記賬結賬等工作也是導游在帶團過程中登錄網絡平臺隨走隨記,而不像教材中所言帶團回來后再交由計調登記,簽字后交給財務。”筆者拿著厚厚的教材,想到無數個夜晚熬夜備課、制作課件,在課堂上眉飛色舞地給學生講授的知識早已與實際工作脫節,不禁恐慌起來。
恐慌之三:教法脫離了實際工作情境。
因教師不熟悉行業發展態勢,無法創設真實的工作場景,其所設計的教案、引用的工作案例大多已經老舊,設計的教學情景還停留在“互聯網+旅游”的前時代,即使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等新的教學方法,學生也無法了解企業真實的工作狀況,何況大多數教師還習慣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法來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離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太遠。
分析以上問題,不難看出職校“三教”改革存在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產教融合的深度不夠。事實上,近年來教育部門和各地政府都出臺了促進產教融合的政策、文件,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等,這些文件都提出了產教融合的綱領性要求,但缺乏相應的實施細則和監管措施,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緩慢。企業方面,因校企合作有學生管理、安全防范、技術指導等方面的要求,大多數企業除了用工緊張期緊急補充人員外,其他時間合作的熱情并不高。學校方面,因師資緊張,教師進企業掛職實踐的時間得不到保障,掛職實踐管理不到位,使教師不能深入企業一線,不能及時了解新技術、新工藝,造成學校教學供給側與工作實際需求側“兩張皮”的現象存在。
二、辦法:以產教融合為基礎,推動“三教”改革
產教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多方統籌協調,共同推進。作為人才培養主體方的學校,應該積極主動聯系企業,激發企業協同育人熱情,激勵教師主動參與到學校“三教”改革的進程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第一,想企業之所需,互惠共贏實現產教融合。學校要主動對接行業企業,做好市場調研和人才需求調研,根據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合理調整專業設置,打造以服務企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為宗旨的校企合作模式。同時,按照企業崗位的需要,校企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制訂適切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職業與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滿足企業人才需求,保證合作的長期性與穩定性,實現互惠共贏。如旅游類職業學校可積極與當地旅行社聯合,共同開發“旅行社中的電子商務”等課程。
第二,想教師之所急,激勵教師主動參與產教融合。學校領導要主動聯系教師,了解教師的專業成長愿景、個人發展需求及在校企合作、“三教”改革方面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為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創造條件。同時出臺相應激勵政策,將產教融合成績納入績效評優、職稱評定,激勵教師主動參與產教融合,推進“三教”改革。學校可成立專門的產教融合管理部門或將此項工作交由某部門全權負責,對教師進企業掛職、產教融合工作整體設計以及統一管理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避免工作流于形式、無人監管。
第三,想學生之所想,加強產教融合力度,推動“三教”改革。教師要及時了解當前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基礎,選擇適合學情和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并根據行業發展動態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編寫活頁式或工作手冊式教材。如筆者了解到本校旅游專業大部分學生對將要從事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環境了解較少,便與本地旅行社達成協議,借鑒企業辦公平臺的形式,將旅行社實際工作所用的量表、宣傳材料、推介書等編為活頁教材,同時采取項目式、任務驅動、案例分析等方法,將旅游行業中最新的案例、項目設計融入教學,并及時更新。學校也可采取現代學徒制或引企入校等模式,成立校內旅行社,讓學生與工作崗位“零距離”接觸,增加感性認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作者單位:青島高新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