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
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其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依據一定的寫作要求,利用日常教學中所掌握的英語句子、段落和篇章,有組織、有選擇、有意義地用規范的書面語表達自己的認知、思考和態度,是用規范的書面語表達意義的復雜過程。[1]相較于口語表達,書面表達更具嚴謹性和規范性,能夠有效地反映學生掌握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情況,還能夠反映出學生的語篇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2]
在英語學習評價中,尤其是在目前初中階段常見的紙筆測試中,書面表達是檢驗學生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常見的測試題型包括根據中文提示完成一篇短文、書信或演講稿,根據圖表提示完成一篇短文、書信或演講稿,根據一封電子郵件的內容寫回信等,有字數限制。雖然在這些控制或半控制的書面表達試題中,學生有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但是仍然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有些提供的中文提示過多而導致學生將重點放在句子翻譯上;有些提供的多模態語篇主題不夠明確、內容不夠充分,無法幫助學生獲取足夠的信息來完成寫作;還有些試題只重點考查學生的語言知識運用,而沒有充分體現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評價體系中學科素養的考查。
書面表達的試題不應該是對教材各單元板塊寫作內容的簡單照搬或堆砌,而是應該能喚醒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起來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根據試題說明內容用規范的書面語言進行輸出表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寫作試題可以引導學生對現象、觀點、情感態度進行比較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發表或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和價值判斷,以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2011 版課標”)指出,初中英語學業考試應著重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知識與技能,以書面的形式完成信息溝通、再現生活經歷、描述周圍事物、發表意見和觀點的能力。《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以下簡稱《體系》)的出臺和高考英語科的素養評價的完善,為更加科學合理地命制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試題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支撐和有力的實踐指導。
依據《體系》的總體要求,在初中英語測評中聚焦學習素養評價的命題時,首先要明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國家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符合考試評價的客觀規律,積極響應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的改革要求,突出考查英語學科的關鍵能力,體現時代特征。
由“一核”“四層”“四翼”三部分組成的《體系》,分別對應“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問題。[3]在“四層”即高考考查內容的建構中,“學科素養”承接核心價值的方向引領,統攝關鍵能力與必備知識,而高考英語科的學科素養包括交際素養、學習素養和思辨素養三項指標。其中“學習素養”是指在相對簡單或較為復雜的主題語境中,運用多種策略學習英語,使用英語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思維方法等的意識和能力。它是高考改革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也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評價與改革指明了方向。當前從測試文化向評價文化的轉向,就意味著評價更加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4]如何在初中英語評價中聚焦學習素養正成為廣大初中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
初中英語教師還應明確學科核心素養與《體系》中學習素養的關系。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它是英語考試內容的基礎,而素養考查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之間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每一項素養考查目標中可能涉及多項學科核心素養。[5]中國高考報告學術委員會在對《體系》的解讀中指出,學習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如圖1 所示。由此可知,學科核心素養可以轉化成學習素養進行評價,對學習素養的評價也有利于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
圖1 《體系》中的學習素養與課程標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關系
綜上所述,要科學合理命制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試題,就要依據現行的國家課程標準,充分表現學科核心素養要求,聚焦學科評價學習素養和英語學科關鍵能力。正如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科測試必將體現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6],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科的評價也必將體現英語學科素養評價的理念。這有助于各地依據課程標準確定初中英語學業水平考試內容,提高命題質量,進而實現英語科應考查的素質教育目標。
隨著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和《體系》相繼出臺,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在中考書面表達命題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考查的同時聚焦考試評價學習素養的考查。筆者以2020 年南京市的中考書面表達題為例,探索如何依據課程標準,命制既符合學科核心素養體系要求,又符合《體系》中學習素養要求的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試題。
假如你是李華,在校刊KIDS MAG 上看到招募夏令營營員的信息。請根據招募要求,用英語寫一封自薦信。
注意:1.內容涵蓋所有要點(理由不得少于兩點),可適當發揮;2.詞數80 左右(郵件的開頭與結尾已經給出,不計入總詞數);3.文中不得提及有關考生個人身份的任何信息,如校名、人名等。
Dear Sir or Madam,
【分析】該試題主題語境是“人與自我”下“生活與學習”主題群中的“個人、家庭、社區及學校生活”。題目設計源于學生有真實體驗的校園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可操作性。在這樣的主題語境中,考生需要運用讀、看、寫等多種策略來學習試題中的多模態語篇內容,有意識地形成有關申請函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思維。這有效地體現了評價體系中學習素養的要求。
此外,該試題遵循了《體系》的“綜合性”原則,要求考生在真實的英語學習與跨文化交際情境中,綜合使用多項語言技能,例如,回復信函時首先要讀懂招募廣告中的英文表達內容,再組織相應的語言表達內容,還需要思考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創新性。該試題的另一個亮點還在于創新性地在試題中融合了文化意識的內容,包括中西方的文學作品閱讀、音樂和藝術賞析等。
以2011 版課標中語言技能分級標準中“寫”的五級標準描述,結合教育部考試中心提出的書面表達包含“內容、詞匯語法、語篇結構、寫作規范”的要求,我們可以得出適用于初中階段書面表達學習素養評價的五級內容(見表2)。
表2 書面表達能力
高考評價體系主要由“一核”“四層”“四翼”三部分內容有機組合而成。在考查初中英語“學習素養”時,要遵循“四翼”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原則,保障命題的水平,促進初中英語評價內容改革和提升命題質量。
真實語言測試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命題專家和一線教師的認可。“語言測試不僅要選用情境,而且要盡量提高情境的真實性”[7]。教師在追求真實性的測試情境時,要注意所設置的任務情境是否與考生現實生活中完成類似任務的情境相吻合。在遵循基礎性的要求下,測試內容要緊扣考生的生活實際,強調真實的問題情境。
仍以2020 年南京市中考書面表達試題為例,考查以書信為載體。在譯林版《英語》教材中,共有8 個單元的Task 板塊內容與書信寫作有關(見文末表3)。好的試題對課堂教學有積極的反撥作用。廣大一線教師可以通過研究這道題的題干設計、考查內容和考查方式,提升自己的課堂評價的內容、設計和方式。例如,規范書信寫作的格式、具有邏輯性和創新型的寫作內容等。在過程性評價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相對簡單或較為復雜的主題語境中發展學習素養,智慧地運用多種策略學習英語。
表3 《英語》(譯林版)教材中與書信有關的Task板塊內容
聚焦學習素養評價的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評價是在一定的主題語境中進行的,要求考生運用多種策略進行英語學習,其目的是評價初中生是否形成使用英語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思維方法等的意識和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通過理論研究并以樣題為例,闡明了將《體系》中的學習素養融入初中階段書面表達的試題命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當然,常用作學業質量評價的紙筆測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可以將試題積極的反撥作用體現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創設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情境,鼓勵學生在課堂評價中運用多種策略,包括聽說讀看寫等進行英語學習。我們還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組成學生學習小組進行分層分組評價,幫助學生自覺地養成使用英語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思維方法的意識和能力,形成具有長效性的過程性評價。這有利于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和評價體系中的學科素養評價。
隨著對高考評價體系的不斷深入研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在初中階段書面表達評價中更好地聚焦學習素養評價,形成完善的初中階段學習素養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