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會
【摘要】所謂后疫情時代,并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復如前的狀況,而是疫情時起時伏,隨時都可能小規模爆發,從外國外地回流以及季節性的發作,而且遷延較長時間,對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的時代。簡而言之,就是經歷后疫情,對人們消費習慣、經濟、文化、教育等影響后的時代。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國際承包;市場開拓
1、引言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又逢百年不遇之大疫情,這對從事國際工程承包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挑戰,誰能在危中看到機、找到機,誰能更快調整策略,盡快適應后疫情時代,誰就將下得先手棋,占得先機。2020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按照習總書記“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理念,我們集團公司董事長結合公司發展的實際,提出“壯大國內市場、穩定國際市場”發展思路。穩定國際市場,主要在“穩”字上下功夫,穩字當頭,重點是要做好穩就業、穩人員、穩市場、穩效益等方面的工作。
2、后疫情時代國際承包企業所面臨的挑戰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面臨增長停滯、投資下降、貿易沖突、債務危機等,國際承包工程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疫情常態化趨勢,必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持續、深刻的負面影響,受疫情影響,這對中國人員、設備、物質等生產要素的流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以我公司傳統市場非洲市場為例,去年底回國休假的員工,由于國內疫情控制的需要,直到2月底才能出國;許多項目采購的設備和材料物質等,出現國內和國外滯港的問題;非洲有些國家疫情期間正是旱季,是施工的黃金期,但受疫情影響則浪費了兩三個月的大好時機。而非洲從3月份疫情開始爆發,一開始大部分非洲國家照抄中國的抗疫經驗,但是堅持沒有多久,受西方媒體宣傳抹黑的影響,即使是在封城期間,也是自由主義泛濫,反對黨動不動在媒體商說三道四,說侵犯人權,反對封閉施工,反對停工,因為家里沒有余糧,因為需要去酒吧喝酒行樂,絕大部分國家封了一個月就開始解封,或者部分解封,并且部分非洲國家還照常進行選舉集會,教堂照常做禮拜,酒吧照常歌舞升平,更有甚者,如坦桑尼亞,在3、4月份馬云向非洲各國捐贈了試劑等抗議物資,坦桑尼亞總統以檢測不準,中國檢測試劑是假的為由,公然在報紙上說在山羊和木瓜上面也檢測到了新冠,號召大家信奉基督教,沐浴齋戒,祈求上帝保佑,不進行檢測,對全世界宣布坦桑尼亞沒有新冠,沒過多久在電視直播上說坦桑尼亞依靠上帝的眷顧,打敗了新冠。而事實上,贊比亞絕大多數新冠輸入病例是從坦桑尼亞開貨車到贊比亞的卡車司機帶過來的,贊比亞作為一個內陸國家,絕大數生活物資要靠從其他國家進口,而與坦桑尼亞接壤的北方省邊關納康蒂(NAKONDE),這條運輸線是贊比亞的生命線,也就是坦贊鐵路的沿線。貨車司機到達關口后,需要辦理通關手續,司機住在當地賓館喝酒、娛樂,將疫情傳染給了贊比亞,曾經導致關口封閉消殺一段時間。債務危機更是雪上加霜,以贊比亞為例,在疫情爆發之初,外債已經高達120億美金,巨額外債也導致匯率巨貶,贊比亞匯率與美元的比例為K14:$1,而今到了11月份已經貶值到了K21:$1,并且出現了對歐債和中國幾家商業銀行的違約。同時,戰爭的陰影也籠罩全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先是挑起了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納卡沖突。后又向臺灣和印度出售大量武器,意欲挑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戰爭,打亂中國的經濟重建。而近期埃塞俄比亞則進入了內戰,在內戰區域的中國公司則經歷了撤僑,不得不停工停產。
綜上所述,后疫情時代,國際承包企業將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和壓力:
(1)全球債務高,企業嚴重收縮全球承包業務和市場容量,企業在建項目風險加大,應收賬款增多,違約風險增高,同時爭取新項目的積極性不高,拿新項目的難度加大,尤其是現匯項目更是無人問津。
(2)我國政府支持的“兩優”項目,貸款難度加大,運作難度增加,在建兩優項目違約風險越來越大,導致我國政策性金融機構對融資類項目審查日趨謹慎,企業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
(3)受意識形態偏見的影響,中美在經貿領域摩擦乃至對抗的局勢短時間內將難以解決,部分國家政治和經濟出現了雙震蕩,中美關系緊張出現選邊站隊現象,非洲國家領導人的投機心理作祟,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極端主義等,將進一步惡化中資企業在海外的營商環境。
(4)外部競爭壓力增大,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我國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建設框架思路,“六廊”是指打通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包括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六路”是指暢通六大路網,推動鐵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互聯互通。“多國”是指培育若干支點國家,根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結合沿線國家的積極性,在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非洲等地區培育一批共建“一帶一路”的支點國家。“多港”是指構建若干海上支點港口,圍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通過多種方式,推動一批區位優勢突出,支撐作用明顯的重要港口建設。但是倡議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藍點計劃”的對沖,點對點的破壞中國與沿線國家的關系,同時歐美日韓及發展中國家承包商重返中低端市場,亞非地區將成為各方的角力場。
3、后疫情時代對外承包企業發展新特點
(1)后疫情時代對外承包業務出現斷崖式下滑:據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統計,2020年1到8月份,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796億美元,同比下降12.6%,新簽合同額1350億美元,同比增長僅4.4%,這個增長只是數據上的,實際上離啟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人心不穩,隊伍難帶:經歷過中國疫情防控和國外疫情防控的中方人員,對比非常明顯,中國人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活的渴望,對家庭的責任是其他國家人民難以企及的。不能說中國人怕死,只能說中國人更愿意承擔責任,出國務工人員不管是管理人員還是技術工種,都是全家人的希望和頂梁柱,一旦這根柱子倒了,對公司只是少了一名普通員工,但是對他的家庭確實一片天塌了。以至于中國民航局“五個一”政策出臺后,回國之路日趨艱難,一票難求,經常可以看到天價機票的新聞。更有甚者,埃塞俄比亞航空在7月份出現了坐地起價,原定機票直接漲價7、8倍,要么補錢,要么取消,你不走,自然有人購買機票,真心讓中國人感受了一把吃蒼蠅的感覺。而6月份贊比亞出現了第一例新冠死亡的華人,而且還是30多歲的國企領導,這對中國僑胞本就脆弱的心靈,又一次沉重的打擊,截至目前在贊比亞已經出現多例中國人新冠病例,其中兩例死亡病例,而且幾乎每趟回國的航班上都有確診病例,以至于近期熔斷4周。這就更加刺激了中國僑胞,即使是現在要雙陰檢測,哪怕票價再高,回國之路再難,也要回國,中國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回國之后,一方面國外的項目不能停工,另外一方面國內的人員派不出,如何穩定他們的軍心,如何再派遣人員出國,如何實現雙循環,成為擺在對外承包企業面前的一個課題。
(3)后疫情時代產業調整加速:后疫情時代國際產能合作、防疫合作等必將帶來新機遇,中美貿易摩擦催生了東南亞國家工業園區的發展;抗擊新冠加深了帶路合作,加劇了全球產業鏈重構趨勢,大力發展對外投資,推動境外工業園建設,實行投建營一體化發展,是必由之路,疫情過后各國也勢必更加重視工業和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為基建行業帶來新機會。
(4)受疫情影響,海外社會治安形勢惡化:由于當地政府采取了限制人員流動的防控措施,失業率劇增,當地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很多當地工人失去收入來源,再加上西方媒體惡意抹黑、污名化中國,針對中資企業和人員的襲擊事件也逐漸上升,當地治安形勢惡化。以贊比亞為例,5月份發生了當地人入室搶劫焚尸案,三名中國僑胞被虐殺,震驚國內外。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一是應建立請假外出制度,嚴格執行外出請銷假制度,非工作需要減少外出,晚上一律不得外出;二是加強武裝防衛力量,與當地警方建立常態聯系,聘用大型可靠的武裝保安。
4、后疫情時代國際承包企業應對之策
面對挑戰,我們需要認清形勢,加大調整的力度,盡快形成競爭新優勢,落實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如何在新形勢下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如何貫徹“壯大國內市場、穩定國際市場”發展思路,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1)穩就業:不僅是穩定本公司中國員工的就業,也要統籌考慮屬地化經營,所雇傭的當地員工的就業。在中方員工方面,集團公司領導一直高度重視海外員工工作生活,始終把員工的生命健康擺在首位,多措并舉加強關懷,通過與海外機構員工視頻連線,與他們親切交流并致以誠摯慰問,極大的堅定了我司海外員工駐守的決心。使得我司中方員工思想穩定。外籍員工方面,雖有些項目壓縮了工作面,但是考慮到多數國家當地員工就業困難,如果大面積裁撤員工,會造成群體性事件,同時也會極大影響項目的進度,而抗疫保生產已經成為新常態,我們公司采取分餐制、發口罩、測體溫、勤洗手以及保持安全距離等方法,穩住就業,保持生產;即使部分精減回家的普工,待崗期間發放基本工資,得到了當地政府的理解和高度肯定。
(2)穩人員:這里的人員主要是各海外分公司的中方員工,年初受疫情影響,大量中方管理人員滯留在國內,雖然到國內公司上班,但是其實工作并不飽滿,而另外一方面國外卻由于人員無法及時返崗,導致項目無法正常施工,出現延期等不良后果。經過公司協調,一方面為出國人員聯系打疫苗,以解決其后顧之憂;另外一方面,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分流部分過剩人員。這些員工都是公司培養多年,具有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是公司的一筆無形的財富,穩定了這些人員,就是為后疫情時代發力重建,儲備了力量。
(3)穩市場:雖然目前全球疫情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經濟低迷,各國政府先后頒布、延長通行限制令,給各公司正常業務開展造成極大不便。在極為惡劣的市場行情下,我們公司克服困難,深耕市場。在蒙古、巴基斯坦、緬甸、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新突破;同時依托國家對外援助項目總承包“雙準入證”的優勢,今年獲得援助緬甸曼德勒工業培訓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加速“一帶一路”中緬經濟走廊建設,進一步穩定了海外市場。
(4)穩效益:國際工程承包應秉持“效益優先”的理念,在今年全世界都按下了暫停鍵,中國是率先從經濟衰退中復蘇的國家,而今已經實現正增長,自然引起西方國家的仇視。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穩定效益,擇優篩選項目,加強匯率索賠,加大應收賬款催收力度,實現公司良性可持續發展。
結語:
后疫情時代,疫情防控和社會發展將是一個同時進行,長期并存的新時代。尤其是在中國疫情控制住后,世界疫情短時間內難以控制住,由于體制的不同,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有選舉的壓力;由于消費習慣的不同,外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所以難以照抄中國的抗議經驗;而疫苗的研發尚在三期臨床階段,疫苗的時效性尚需時間的檢驗,特效藥的研發也需要時間,所以國外只能走群體免疫的道路,或者聽天由命。通過疫情,反應了世界格局的變化,各國應對疫情的政策方針,使得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社會矛盾、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這些問題不斷演變消解的過程。只有人員回得來,出得去;設備、物資出得去,原材料進得來,才能真正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勝當舉杯相慶,危則拼死相救,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讓優秀的人更加優秀。
參考文獻:
[1]呂寬榮.建筑市場開拓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