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江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模塊之一,同時也是影響小學生未來個人發展的最基本因素。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在近年來可謂是汗牛充棟,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因而在本文中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數學教學策略研究工作開展深入的探討,并且提出具體的研究策略,相信會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都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現狀;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數學教學活動得到了家長教師以及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卻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保持密切的關注。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跟不上,存在一些錯誤的學習習慣,得不到教師及時的指引和幫助。因而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應當緊密著圍繞學生而進行,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首先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問題開展正式的探討。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學策略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具體問題
(一)不注重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學習陋習,例如盲目做題卻不重視總結思考和提升,沒有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積極的知識復習和能力培養。在遇到一些具體問題時,不注重尋求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逐漸降低,而教師也沒有及時地了解這些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的學習問題逐漸地形成了堆積效應,這會使得學生逐漸地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前進的欲望。教師沒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沒有在課堂下和學生做生活中的朋友,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數學學習。在課后鞏固階段,沒有積極地對于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研,對于知識掌握情況以及運用情況無法進行更多的探討。
(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愛好的支撐以及興趣的輔助,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大打折扣。小學數學教師更應當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但是部分教師卻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單純地考慮如何提高教學效率,保障教學進度,讓學生考出好成績。也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和數學知識應用環境,不重視對于現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沒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活動,很容易失去學生的青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也就很難得到積極的培養。
(三)對于多媒體使用不當
多媒體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教學策略研究的過程中更是如此。但是一些教師卻對于多媒體過度運用,將幾乎所有的備課任務都交給計算機去完成,多媒體展示現成的PPT和教學視頻時沒有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聯系,沒有和教學策略研究的方向進行銜接,使得多媒體的運用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被消耗掉了,但是卻并不能取得積極的學習成果。小學生們逐漸地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失去了興趣。也有的教師認為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并不能真正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仍然在采取黑板加粉筆式的授課方法,沒有保持與時俱進的心理,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工作陷于停滯。
(四)在研究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論是在教學策略的選擇,還是教學內容的填充等方面,學生都應當是絕對的主角,都應當得到教師充分的尊重和幫助,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保障教學進度。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策略研究之時并不能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而是過度地喧賓奪主,認為學生應當配合教師完成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設計教學方案時并沒有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的作用得以體現,反而是從自己教學經驗出發來進行相應的活動,因此需要對于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研究策略
(一)做好備課工作以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
在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教師的備課活動是卓有成效的,那么在課堂授課時的效率也會得到相應的保證,并且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會更加充分,學生的數學學習會更富有成效。因此,做好備課工作是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基礎,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的重點內容。現階段,一些數學教師的錯誤的備課方法需要我們引以為戒,這些教師過度地運用教學視頻以及PPT,使得這些內容的展示占據了較多的課堂時間,但是卻無法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在備課時要對此進行積極改進,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來提高備課的整體效能。例如,在對于圓的面積求法相關的內容開展備課活動時,數學教師就可以運用計算機在教學網站上尋找關于和圓相關的教學視頻帶到課堂上來,作為課堂導入的一部分。同時搜集關于圓的面積求法、圓的具體性質等PPT,結合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充實課件。在完成以上工作以后,教師需要對于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改進,以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完善備課活動,從而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師生交流互動以提高教學效率
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式課堂永恒的主題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的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為教學策略研究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時發現更多研究內容,提高整體的研究效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著力點是學生,同時教學效果也要由學生來評判。因此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讓學生及時地了解教學策略研究的狀況,以及了解學生的實際反應情況,從而為下一階段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發揮重要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策略研究時要結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聯系。教師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出發,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第一,在課前準備階段和學生以談家常的方式進行溝通互動,了解學生的具體看法,了解學生對于數學教學策略改進的相關意見,從而收集更多的教學素材,為課堂教學活動做出鋪墊。第二,在課堂授課時,教師要對于教學策略進行更多的調整,同時用更多的教學問題來引導學生,不斷地刺激學生,讓學生可以做到積極探索、不懈求證,從而為教學策略的落實以及教學內容的講解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會更加的和諧,教師對于學生的具體情況的了解會更加深刻。第三,在課后鞏固階段,教師要對于學生的知識復習情況進行考量,同時對于授課的實際情況進行積極的課后調研。例如,教師可以考慮發放調查問卷,和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互動的方式來了解實際狀況,從而為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打下基礎。
(三)科學地運用課本教材是提高教學研究效率的保障
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渠道之一是通過課本,書本教材會對于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產生重要的影響,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卻往往會忽略這一點。電子材料的使用以及形式多樣的教輔材料會讓課堂多姿多彩,但是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策略的研究時也要做到返璞歸真,同時重視課本教材。雖然有時候教師會對于書本知識進行輕描淡寫的講解,但是實際效果卻并不突出,因此教師要重點閱讀教學材料,進行細致的研究,用心理解教材的內容,明白編寫者的意圖,從而發現更多的教學線索,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了解教材所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授課和研究,使教師的備課以及授課都發揮積極的作用。教師的所作所為會讓學生感同身受,進而和教師一起重視課本教材,進行更多的探討,而不是盲目地進行數學習題的演練。與此同時,也會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得到科學的培育,這會為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
(四)注重開展教學評價以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如果學生只是進行盲目地學習而不思考,或者單純的思考而不學習都會對于個人學習效率的提高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策略研究的過程中,要帶領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思考。而開展教學評價就成為了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會為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時要滿足科學性以及主體性原則,既要開展對于學生的評價活動,也要開展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活動,從而做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教師的教學時間有限,無法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進行一一詳細評價,因此可以考慮將學生劃分成評價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同學間的互相評價活動。學生可以看到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同時也會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進而取長補短,積極借鑒。這會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并且不斷地產生新的感受。在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策略評價后,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從而進行更加科學的改進,這會為小學數學策略研究工作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認知高度和認知水平。教師的積極努力取得了豐碩的回報,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在逐漸地涌現出來,越來越多的教師從中受益,更多的學生受其影響。教師運用了新的教學模式,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了自己的教學語言,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更加主動和科學,對于現有的教學問題也進行了及時的總結和應對,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工作可以有序進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會讓本校本地區的基礎教育更上一個層次。
[1]李曉麗.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C]//2015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
[2]胡小兵.新常態下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經貿實踐,2016(18).
[3]何京梅.如何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C]//2017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2017.
[4]丁國禎.試論新課改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