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遠
【摘要】近年來,建筑業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建筑項目建設和管理已然成為城市發展規劃的一項核心目標。在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之下,建筑工程的規模、難度系數都在與日劇增,若仍沿用粗放式管理模式實施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必然會削弱管理成效,阻礙企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探索全新的管理路徑是當前行業面臨的一項重點課題,本文對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應用做出了深入的分析,供給參考。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工程管理;應用;管理效率
伴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建筑業的發展勢如破竹,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在不斷發展中,建筑體、建筑群工程的難度系數、復雜程度也在持續上升,綜合性地標建筑、以及融合地域民族文化的現代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在設計建設水平提升的同時,工程管理的難度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現階段,建筑工程的總體把控標準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傳統管理模式很難對建筑項目進行集中化解的管理,將BIM技術應用于實際管理工作中,憑借其仿真性強、信息量大的特點將建筑項目全過程所涉及的關鍵信息、以及各種相聯信息清晰展現出來,提供準確可靠的理論支持,以實現對建筑工程的高效化、精準化、節約化管理。此外,BIM技術在是應用流程中具備可視化、立體化等的優勢,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相當高的潛在價值。
1、BIM技術的特征
1.1可視化
與傳統管理方式有所區別,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使管理工作呈現出更強的可視化的特點,具體體現為:在BIM技術的支持下,以建筑項目的各類關鍵信息作為基礎,完成一定比例建筑實景模型的模擬,將該模型與實際的施工場地進行對比,據此實施各項工作和執行決策,最大程度降低管理全過程的誤差,獲得良好的管理成效。
1.2立體化
就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在技術方面、管理工作執行方面一般采用平面化的管理方式,致使隱患問題較多,如管理不到位、重復作業等。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管理具有立體化的特點,具體表現如下:借助BIM技術構建建筑信息化模型,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立體化的分析,根據建筑本身的功能、特征等對施工技術、管理機制、工藝工序等做出科學的規劃,并實施分析和控制,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從某種程度來講,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體現的立體化特征,為推動建筑項目朝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1.3高效性
運用BIM技術分析建筑施工的具體流程,以可視化、立體化的數據分析作為支持,實現對管理工藝工序的有機銜接和全面優化,最大程度縮減管理周期,避免由于流程銜接不當造成成本增加、延誤工期、效率低下等不良問題,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運用BIM技術實施對建筑施工的模擬,凸顯工程建設的重難點、關鍵控制點,便于工作人員及時調整和優化工程的各個接口部分,特別是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等的施工環節,以確保建筑項目安全、平穩且高效的推進。
2、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2.1質量管理
長期以來,質量管理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由于工程的施工周期長,質量管理的工藝工序、注意事項較多,可以說管理成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建筑項目的可靠性、功能性和經濟效益。在執行工程管理階段,受到計劃方案、建設標準以及實際操作方法等多方因素的制約,極易出現工程質量不達標的情況,這是我國建筑業一直難以突破的一項難題。將BIM技術運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通過構建和分析建筑信息化模型,建立質量控制目標,明確質量控制管理要點,并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執行工作,為建筑項目的順利運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2.2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建筑期間,在諸多外在因素和內部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之下,工程施工的風險性會大幅度增加,尤其工藝方法、人為操作、地質環境等是引發安全事故的關鍵導火索。為保障人員和建筑項目的安全性,可借助BIM技術實施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以可視化建筑信息模型作為基礎,采用不同的顏色劃分隱患和事件的危險程度或危險潛在區域,如紅、橙、黃、綠分別代表不同等級的安全等級和事故率,同時引進和應用監控技術、預警技術、定位技術、人員實名認證技術等預測和識別工程建設期間的風險,便于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予以消除,提高建筑項目的安全性。
2.3進度管理
對建筑工程的進度實施有效的管理,對規范施工工序、提高施工質量和工效等有積極的作用,是推進項目高效運行的基礎。借助于BIM技術來構建立體化的建筑信息模型,輔助管理人員對施工組織設計做出全面的優化,明確各個施工區域的責任人劃分、實施巡檢修誤、改進監控體系,便于更好的了解施工現場的運行情況。此外,運用BIM技術管理軟件對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的分部工程流水、分項等,做出網絡化的建模編制設計,以虛擬化模型和實際工程進度相對比,據此調整或優化工程的關鍵控制路線,實現對工程進度的科學管理,避免由于監管不到位引發進度延誤的情況。
3、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3.1優化人員配置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涉及到諸多管理流程和工序,學科的聯動性、專業性較強,因而對管理人員的數量、專業方向有一定的要求。為發揮BIM技術的多重效用,應將人員配置的優化落實于技術管理、質量檢測、環保監管、工藝管理、物料管理、數據維護、現場管理等多個方面,確保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開展。在此基礎上,可采用“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的隊伍機制,提升人力資源的利用率。
3.2加強基礎建模數據的勘察與審核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基礎建模是BIM技術應用之根基,也是決定管理效果的關鍵因素。對于基礎建模數據的勘察而言,應確保工程項目的參見方、建模人員發揮自身的工作職責,根據管理目標、圖紙內容、工程流程 以及驗收標準等,全面分析人、機、工、料、法和環境等的現實因素,確保基礎建模的科學性。在此之后,需對相關的建筑數據進行比例換算和復合,為工程建設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結語:
綜上所述,將BIM技術運用于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進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中,以其可視化、立體化的特征來銜接各個管理工序,推進建筑工程管理的規范進行,促進建筑項目質量和綜合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邱優群.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20(10):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