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與素質教育同步實施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開始主張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必須要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觀念。小學語文學科中包含了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而且可以落實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要從娃娃抓起。而且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并融入國學經典,有助于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性和價值觀,弘揚民族文化,抵抗國外不良文化與錯誤思想觀念的影響,幫助小學生身心能夠健康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國學經典的滲透的特點,并重點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有效滲透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國學經典;特點;滲透途徑
在加入WTO后,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各種交際也變得更多了,國家的經濟建設也得到了大幅的發展和進步,另外,隨著和國外多個國家交往的不斷增多,國外的一些不良的思潮和腐朽文化也逐步影響了國人的思想變化,尤其是對于當前還處于思想發展時期的小學生來說,盲目地去崇拜國外的一些拜金思想等情況……時至今日,這種情況更為明顯,所有的這些都對我國對小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帶來了嚴重的制約。面對當前這種不斷變化的教學環境,我國相關的教育部門也在積極地開展創新和研究,國家希望通過這種經典文化的學習來讓小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精髓,從而從小樹立小學生愛國敬業的各種情懷。另外,一些資深的教育專家也認為:在教學中要更加深入地引入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國學經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資源,國學經典教育無論是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無疑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一問題做了詳細的論述。
一、學習國學經典的必要性
國學經典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積累,大量的作品都是前輩在記錄中國偉大的發展史和很多中國精神的精髓所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很好地促進其健康思想的形成。第一,由于小學生的思想剛好處于發展期,思想是非常單純的,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國學經典來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讓他們的見識得到更好的提升和進步;第二,在語文教學中課本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有些枯燥,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國學中的優美圖片和故事穿插到日常的教學中來,進一步引起學生的學生興趣,從而可很好地讓學生帶著好奇的心態積極進而參與到日常的教學中;第三,前輩在撰寫很多文章的時候引用的語句和內容非常多,教師在學習成語和寓言故事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引用國學經典中的知識來引導學生的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掌握的知識也會更加廣泛,現代的小學生教育不僅是需要很好地掌握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教育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國學經典中提倡的開放性也是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多種認知能力的手段;第四,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掌握情況來逐步地引導國學經典的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逐步地了解國學經典的精髓所在,從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融入國學經典教育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不斷地開展創新教學手段,由于小學生的思想正處于一個單純的發展期,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去給學生講國學教育,可能導致學生不是很感興趣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教師的教學重點。也有相關的心理學家對人的思維方式進行了研究,表明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這樣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接受的能力無疑是最佳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手段努力想辦法去營造一種輕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帶著愉快的心情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之中去。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比較貪玩,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性將國學經典通過游戲化的方式來引導學習和掌握,這樣在不斷的積累中學生也會掌握更多的知識和精神內涵,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愛好。
2.學習經典的精髓所在。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合理去選擇適合小學生教育的經典文學作品,雖然很多的國學經典作品可以體現不同時期中國的歷史發展現狀,但是很多著作并不是適合給小學生講解,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現代學生的特點和所處于的社會環境。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狼和小羊》的時候,不僅要給學生講解故事中主要講的是人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在當代那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生存的道理,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仁愛釋義的時候就需要通過一些反面教材來進行引導和教育,從而培養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事物認知觀。另外,由于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語文教師的教學也要不斷地跟上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來教育和引導學生的學習,不能一味采取傳統的教育方式,更是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講解,學生在自己學習的情況下,更加需要教師要通過詳細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充分地領悟到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內涵所在,這樣學生才能在不斷的積累中對經典有更多的理解。
3.做好示范帶動作用。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習國學經典的時候要關注學生自身在閱讀能力上的缺陷,因為國學經典中有很多復雜的標點符號,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閱讀不通順等情況的發生,無形中導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錯誤。例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文中,學生經常會誤讀為“非常/道”“非常/名”,這種情況可能在經典的學習中經常會出現,所以教師針對一些這樣的問題要做好示范帶動作用,帶領學生積極地改正錯誤,逐步培養學生形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4.引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都非常喜歡聽故事,所以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抓住學生這個特點,在引導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時候,可以將經典的內容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進一步組織學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本身枯燥的國學內容也能夠活靈活現地展現給學生,也創造了良好輕松的課堂氛圍。例如《詩經·兔罝》的學習,教師可以將其轉變為武夫與公侯的故事來引導學習,學生不但愿意主動去學習,教師還能夠利用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很好地去領悟文章的精髓知識,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教師要營造學習國學經典的良好氛圍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營造讓學生愛好學習國學經典的良好課堂氛圍,因為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在最大程度上培養自己對國學經典學習的興趣。另外,作為學校,也可以整體地對學生關于國學經典的學習開展一些集體的布置工作,例如可以利用學校的校園廣播進行播放,校園網讓學生瀏覽,讓學生樹立從小學習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另外在學習國學經典的這一個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家長做好積極的溝通,讓他們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生國學經典的氛圍中來,進而和學生共同學習,一起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過程中關于著作的選擇也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即教師的選擇必須要符合現代學生學習的著作特點來不斷地豐富小學生的多方面的知識點。這種全員全家共同學習國學經典的氛圍可以很好地去刺激每一位學生來認真地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國學經典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也進一步地減輕了教師的教育負擔和工作量。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而且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朗讀、背誦比賽等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積極主動地去朗誦,因為這種朗朗上口的古詩閱讀教學形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在語文閱讀能力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學生古詩的閱讀,即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朗讀方式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因為很多古詩如果采用好的閱讀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閱讀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相匹配的音樂,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古詩的韻味就能更加淋漓盡致展現給每一位學生,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閱讀后引導學生來帶著豐富的感情進行閱讀,進一步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中,通過這種反復的閱讀學習,可以很好地讓學生對中國古代詩歌有一個充分的理解。
四、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融合國學經典
1.通過抄寫來熟悉國學經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抄寫國學經典著作的形式來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作品,在我國很早的時候這種逐字抄寫的方式就受到很多教師的應用,這樣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通過文章的抄寫來充分理解國學著作中所要體現的精神內涵之處,同時這種抄寫方法還培養了學生可以靜心地去品味中國傳統文化和精髓知識,讓學生融入到作者當時著作作品的意境之中。運用這種方法,不僅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在語文上的學習方法,還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2.通過對經典意境的理解掌握國學經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的時候可以很好地采用這種意境理解的方式來教學,以期讓學生能夠進入到作者和著作的意境中,學生也能理解古詩中的精髓所在。由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一點一滴教育的積累,所以教師必須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進一步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價值觀,讓國學經典、國學精神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繼承、發揚和光大。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的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學經典的良好傳承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開展創新和繼承發展,進而將國學經典充分融入到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不斷地培養滿足國家發展需要的社會人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國學經典作品的朗讀和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學生得到全方面、綜合性的健康發展。
[1]郭萍.弘揚國學文化誦讀經典詩詞——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誦讀策略[C]//2018年2月教育向導學術研討會.2018.
[2]曾少冰.淺談小學語文開展國學經典閱讀的教學策略——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為例[J].名家名作,2018(5).
[3]潘中喜.沐浴經典? 靜水流深——引導小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方法芻議[J].小學教學研究,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