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東
摘 要: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學習需求,單純依靠死記硬背,不能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記憶,無形中也會誤導學生,使他們不能較好地理解或者背誦,特別是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知識點較為抽象復雜,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變死記硬背的現狀,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技巧。本文就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國學經典;小學語文;應用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課程,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基礎,但是由于知識點的抽象化復雜化,單純依靠傳統文本式講解,學生不易吸收和理解,所以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思想觀念,運用正確的思想觀念來展開教學活動,并將國學經典融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這樣才能夠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特點
(一)趣味性特點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應用中還具備很多特點,其中趣味性是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十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對提高其綜合成績和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比較貪玩,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有較強的探究欲望,他們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就會主動對相關事物進行探索,相較于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所獲得的效果更加明顯。因此,要想推動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進行,教師還應當注重國學經典教學的趣味性。對于較為難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通過故事、寓言等形式傳輸給學生,并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資料,這些方式都可以增強國學經典教學的趣味性,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減輕學習的壓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語文文化素養[1]。
(二)差異性特點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是存在著差異的,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學經典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授課,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不能運用傳統千篇一律的方法展開教學,只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制訂教學方案,才能夠推動國學經典教學有序進行。比如,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或者是接受能力,制訂可行的教學方案,將重難點知識有效地傳授給他們,使其不斷提高學習自信心,進而將國學經典有效融入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得到個性化發展。
(三)開放性特點
開放性特點,是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另一個特點,也是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效繼承和發揚的關鍵。國學經典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教學資源,它的表現形式也是多樣性的。比如,既包含詩文、成語,也包含寓言或者是名言名句,對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有著重要促進作用,所以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本著開放性的原則展開教學,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國學經典作品,充分發揮國學經典在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為學生后續學習和未來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四)啟蒙性特點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國學經典是歷經幾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精髓,具備著強大的教育意義,需要我們去傳承和發揚,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借助國學經典的啟蒙特點,來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文化素質,這對其未來發展有著現實意義[2]。在學習相關重難點知識時,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來選擇適合他們的內容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充分掌握國學經典價值的同時,也能夠健全自己的人格且提高語文素養。
二、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借助國學經典營造良好氛圍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任何教學活動要想順利進行,都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才能夠推動他們快速融入特定的教學情景中,從而提高其文化成績以及課堂教學水平。國學經典具備多樣性特點,所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多,只有為其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特定的環境,借助生動形象的課件吸引學生眼球,使他們主動學習重難點知識,認真學習和研究能夠掌握相關內容,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其整體文化成績。此外,教師還應當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要了解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以便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這樣才可以發揮國學經典在語文教學中的最大作用,也可以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幫助他們收獲更多的文學知識,得到全面健康發展。
(二)借助國學經典加深學生感悟
語文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課程,其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需要教師用心去加強教育指導,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國學經典作為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對繼承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有著促進作用,同時它的內容中也包含著很多教育元素,可以說是無數先人智慧和心血所凝聚而來,所以,為了進一步將國學經典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充分發揮國學經典的作用與價值,不斷加深學生的感悟,使其樹立正確且遠大的理想。講解重點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國學文學的內容以講解的方式闡述給學生,并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加深他們對此文章的理解和記憶,當然也要引導他們對自身進行感悟,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清楚認識自身哪些方面仍需調整和補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并將國學經典進行有效傳承,這也有利于為國家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有志青年。
(三)借助國學經典提高學生品質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日常授課中既要加強理論知識講解,也要重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只有具備高素質、高品德,才能夠在社會中長久立足,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將國學經典較好地融入在活動中,借助國學經典來提高學生的品質。本身國學經典中就包含著大量的理論知識,對增強學生道德意識和提升思想品德均具有促進作用,教師應充分地利用起來,將其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特別是在講解經典作品時,要幫助學生了解文章中主人翁的高尚品德,進一步向其看齊,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做到尊重他人,最重要的是能夠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這也正是國學經典融入教學中的意義所在,也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才能夠在未來工作和生活中與他人形成融洽關系[3]。除此之外,借助國學經典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標準,能夠虛心地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并將正確的理論合理利用起來,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從未為自身的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積極力量。
(四)借助國學經典加強學生體會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主要表明,任何教學活動的進行都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其結果,特別是對于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尤為重要,本身這一教育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較弱,日常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而致使其迷失學習的方向,而借助國學經典可以加深他們對相關內容的體會,進一步針對相關問題積極地去尋找解決辦法,這對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日常教學中還要善于借助國學經典來加強學生體會,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跡,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形成不屈不撓、積極忘我的精神,從在學習中可以努力配合教師展開相關教學的活動。同時,這種方式也可以幫助學生改掉以往不正確的學習方式,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生活的體會。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對于那些好詞好句,教師要引導他們摘抄下來,可以隨時進行翻閱,以便于借助國學經典不斷地積累生活經驗,切合實際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從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朝著理想化的方向順利開展。
(五)借助國學經典提高學生熱情
以往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之所以不高,部分原因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部分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無異于會抑制學生原有的學習動力,使其對所講解的內容毫無興趣,一旦他們喪失原有的學習熱情,就會影響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更不要講提高其文化素質和綜合成績,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借助國學經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本身國學經典就是凝聚了無數先人智慧與心血,里面蘊涵著豐富有趣的教育資源,要將這些資源有效地利用起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身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就比較強,對于一切新鮮事物都抱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教師只有抓住他們的特點,才能夠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順利有序地進行。倘若未能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勢必會拉低教學水平和時效性。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具有現實意義,其重要性是我們不容忽視和小覷的。此外,語文知識點較為復雜多變,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抽象化的知識點變得形象化、具體化,這樣學生在面對這種充滿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時,才會產生較強的興趣,迫切想從中探究出點什么,進而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當然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參與其中,以便于給予其正確的指導,使學生改變不認真聽講的習慣,充分發揮國學經典在教學中的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國學經典也成為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事業中的基礎課程,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是由于知識點的抽象復雜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國學經典來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將我國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多能型人才。
[1]王永太.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12):154.
[2]李如良.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0(7):39.
[3]鄧凡生.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9(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