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邏輯建構與實踐進路

2021-04-08 02:26:22王友明張敬玲
職教通訊 2021年1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王友明 張敬玲

摘 要:課程思政作為一種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綜合教育理念,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內涵、邏輯建構與實踐進路。在高職院校中,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有效的手段,課程思政難以廣泛實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因此,有必要厘清課程思政邏輯建構中的基本點、關鍵點、著力點和落腳點。在課程思政實踐中,核心問題是合理挖掘課程思政資源,難點是實現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關鍵在于有效打造過硬的師資隊伍,而科學考核評價則是重要保障。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價值內涵;邏輯建構;實踐進路

課程思政是在新的時代黨和政府對高校以及教師提出的政治任務與要求,對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教書育人主體責任,實現“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017年,課程思政被納入《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之中,上升到了國家重要政策層面。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彰顯出了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的重要性。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講座會上對思政課提出“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2],也為課程思政的具體實踐指出了路徑。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建設正處于探索階段,只有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髓要義,準確理解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和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明晰其邏輯建構,不斷探索和創新方式方法,才能提高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發揮全體教師的育人作用,實現各門課程的育人功能。

一、“五度”共生——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

(一)課程思政發揮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有效拓寬思政教育的廣度

辦教育需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校所有課程都應圍繞這一培養目標,確定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思想引導“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明確思政理論課程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通識教育課程在思政教育中的支撐作用,專業課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基礎地位。課程思政體現的是一種連續性、系統性的課程觀[3],要抓住大學生“思想”這個重點問題,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為途徑,通過將思政教育的目標融會于各門課程的教學當中,使得各門課程都承擔起思政教育的責任,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破解思政理論課單一課程育人的“孤島”困境,拓寬學生思政教育的廣度,成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載體。

(二)課程思政依托專業課程的價值滲透,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信度

思政教育的信度與知識教育信度緊密相關,前者是通過后者實現的。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重要渠道,也是其形成正確價值觀的主要途徑。思政教育涉及意識觀念變更、思想關系變化、價值認知變革和素質覺悟變置,是一個復雜的教育活動。傳統思政課雖是一門理實結合的課程,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過于偏重理論傳授,容易產生思想與實際間的隔閡,難以達到與教育目標相一致的效果。在專業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資源,課程思政可以借由專業課程教學系統連續地融入思政教育內容,以“潤物細無聲”方式促成知識技能傳授與思想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從而實現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同時,課程思政教育因有專業知識的依托而有趣有味,能夠讓學生產生即時可用的獲得感,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更強、可信度更高。

(三)課程思政豐富知識技能的核心內涵,有效增強專業教育的力度

專業課是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核心課程。高職課堂教學借助課程思政,有利于統籌專業特色與思政底色,推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增強專業教育的吸引力和思政教育的滲透力。例如,高職教師在講授專業內容的同時,可以適時恰當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的思維方法、專業與行業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科技工作者的報國情懷等內容,既能增加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思維能力,又能引導學生正確關注世界、熟悉國情、了解社會和本行業,增強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職業認同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動力,提高專業教育的力度。

(四)課程思政激發青年學生的情感共鳴,有效凸顯課堂教學的溫度

課程思政實施過程就是傳遞真、善、美的過程,是通過抒情言志實現思想引導的過程。課程思政能使思政教育與知識傳授相結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將課堂變成充滿激情而又溫暖、富有知識而又煥發生命活力的場所,成為學生增長知識、豐富人格、快樂成長的殿堂。課程思政要求高職教師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技術技能,又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將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內容有機結合,通過教師富含思政內容的專業課程教學,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課堂教學更有溫度,讓學生更能感覺到知識的力量、技術技能的可貴和思政教育的溫暖。

(五)課程思政構建協同聯動的育人格局,有效延展思政教育的深度

課程思政是融入式、嵌入式教育,是潤物于無聲、育人于無形的教育形式。課程思政通過“思政寓課程,課程融思政”[4],實現思政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需要各門課程任課教師一起找到通向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契合點;需要教師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到課程教學之中。高職教師應通過課程思政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說服人、引導人的功能,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往深處走、往心里去,即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認識社會的正確原則;教會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吸取最先進的思想觀念和當代先進文化中的營養,時刻不忘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與魂;幫助學生辯證地看待多彩的社會現象,解除心理迷惘與困惑,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健康成長。

二、“四點”共振——課程思政的邏輯建構

(一)人文知識和專業素養是基本點

人文知識培育能幫助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追求、健康的審美情趣、高尚的文化素養與樂觀的生活態度。高職院校各門課程都涉及到大量的人文知識,而人文知識是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的,課程思政在其中的作用就非常重要。課程思政強調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專業、學科、教材等諸多體系之中,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因此,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以及黨的創新理論融入課程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觀、社會觀和歷史文化觀融入課程中。課程思政傳播人文知識時應把培養大學生政治認同和文化自信作為首要任務,將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作為重要內容,使大學生在政治上擁護、支持和追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專業課程的內容也極為豐富,有自然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有本專業發展史、人物史,特別是優秀人物的成長史、報國史,也有本專業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和引發新的社會問題、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比較狀況,還有基于本專業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等元素。高職教師只有運用好這些思政教育資源,才能發揮其思想引導和價值引領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實現思政教育的滲透和傳遞;引導學生用人文視野關注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了解把握技術技能的形成過程和動態狀況;激發學生樹立崇高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熟悉和遵從技術技能工作的嚴謹性,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甘于努力奉獻、樂于求真務實、善于精益求精的專業素養。

(二)職業精神和專業倫理是關鍵點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應該把學生職業精神與操守的培養放在突出位置。任課教師要準確把握本專業的職業精神與職業操守的內涵,將本專業領域從業人員所應具有的職業素養融入課程,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從事本專業工作所應具有的責任心和自覺性,以及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思維習慣和意志品質,塑造其專業化的職業精神。

專業倫理滲透是課程思政的價值依托。高職院校直接培養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其專業設置與地方行業發展應具有良好的“適切性”,專業服務行業的發展,行業支撐專業的建設。良好的行業風氣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虔誠之心和敬畏之感,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敬業精神,因此,各個專業都應要求學生養成最基本的專業倫理觀念。高職教師將專業倫理教育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判斷是非,直面“應當成為什么樣的人”,使學生步入社會后能自覺遵行專業倫理規范,作出正確的倫理決策,運用技術技能很好地服務社會。課程思政在專業倫理教育方面具有較強的親近感、說服力和感染力,有著思政理論課不可比擬的育人優勢。

(三)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是著力點

高職院校應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成長的需求,更是課程思政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思維是教育的一項重要功能。在學習時,學生能掌握獲取及運用知識的方法;在工作上,員工能從個別中看到一般、從現象中透視本質、從偶然中洞察必然;在生活中,個人能正確地看待和處理成功與失敗、順境和逆境,這些都是科學思維的體現,也是當代高職院校學生所普遍缺乏的。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系統辯證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能科學合理地駕馭自己的思維。雖然專業教育通過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學生對思維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但課程思政更能正向地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實踐思維,培養學生形成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培養學生具備創新意識是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習近平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5]。黨和政府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課程思政理當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滿足學生的現實需要,把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放到重要位置上,發揮課程培育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著力培育學生的創新意志、創造興趣和創業情感,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充滿生機活力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以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帶動全社會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服務人民和貢獻社會是落腳點

“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育的社會價值就是為了滿足社會存在、延續和發展的需要,無論是自然科學知識還是人文知識都是由人類創造和發現的,最終也是為人類服務的,因此,“報效國家,服務社會”應是學校培養學生的最終目的。但有部分高職學生認為,“報效國家,服務社會”只是“高大上”的口號,離自身的距離十分遙遠,以至于對待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比較淡薄甚至是缺失,所以,借助課程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報效國家和服務社會的志向、增強社會責任感就顯得尤為迫切。

奉獻社會是評價人生價值的基本標準。高職院校要通過課程思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立志做奉獻社會的奮斗者、實踐者。例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讓其認識到掌握技術技能的最終目的在于服務人民、貢獻社會;掌握好一門技術,練就好技能本領,同樣能在工作崗位上成長成才,在社會勞動中體現人生價值,活出人生精彩。為此,高職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家國情懷,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自覺把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與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將自身發展與國家需要和社會發展相結合;鼓勵學生勤奮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實踐技術技能,克服成長道路上的困惑與迷茫,培養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用知識和技術技能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經濟發展出力,自覺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三、“四維”共進——課程思政的實踐進路

(一)核心:思政教育資源的合理挖掘

無論是通識教育課程還是專業課程都蘊藏著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都有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核心問題在于任課教師如何科學有效地去挖掘。高職教師要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主陣地的示范引領作用,引領課程思政的建設;高職教師還需發揮其他課程的專業優勢,總結提煉挖掘其隱含的思政教育資源,以此來促成思政理論課與其他課程的相互補充、良性互動[6]。例如:挖掘人文社科類課程中的人類優秀精神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地優秀地域文化和紅色文化等思政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培育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挖掘自然科學課程中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技術文明等元素,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獻身精神;挖掘體育類課程中的永不言輸、永不放棄和團隊合作的體育精神,引導學生熱愛運動、科學鍛煉、珍惜生命,發展健全體魄;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實踐創新、求真務實和工匠精神,培養學生追求卓越、踏實嚴謹、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挖掘本專業所對應的行業的歷史、現狀和建設成就等,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使其成為心系社會、有時代擔當的人才;挖掘本專業所對應的職業文化資源,傳授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紀律和職業禮儀等,用優秀的職業文化熏陶學生,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創新創業、精益求精等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是二次開發教材的過程,要加強各門課程的教材建設,重構教學目標,優化教材結構,改革教學內容,使各門課程都具有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政教育的多重功能,都能呼應國家發展的方針政策、反映國家發展成就、體現中國文化元素話語權等,真正實現各門課程與思政理論課程的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二)難點:思政教育同課程知識的有機融合

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實施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規劃,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正如有研究者所提出的,在職業課程教育中不著痕跡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才是課程思政的最高境界[7]。課程思政不是簡單地照搬思政理論課相關概念、應用太多政治理論術語,也不是強加或生硬套用思政理論課內容,而是結合課程實際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將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而恰當地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之中,使思政教育內容與課程知識水乳交融,使其自然而有機地融合,這也是課程思政的難點所在。高職教師要解決這個難點問題,就必須把握思政教育規律,遵循課程教學規律,著力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用貼近大學生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講道理、談思想、說素養、講故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思政教育與知識傳授相融合,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提升、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專業話語體系講解和闡述思政教育內容,以思政教育元素升華專業教育的內涵與層次,實現課程內容的科學性、知識性與育人目標的價值性的有機統一。

(三)關鍵:過硬師資隊伍的有效打造

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師是關鍵。如何讓每門課程的任課教師都樂于課程思政、勝任課程思政、善于課程思政,以“專業教師+思政教師”打造課程思政共同體,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大課題,為此,需要高職教師提高與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綜合素質。

1.要政治過硬。高職教師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身體力行地踐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導責任意識,自覺把“立德”作為教育的靈魂,把“育人”作為教育的生命,將思政教育視作份內之事;要自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專業、進課程、進教材,自覺弘揚并壯大主流意識形態,旗幟鮮明地同錯誤言行作斗爭;要關注世界、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把正確思想價值引領、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為教育教學的鮮亮底色,當好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要業務過硬。高職教師既要掌握精湛的專業知識,又應學習一定的思政教育理論;既要有“政治”的高度,又要有“思想”的深度;既要具備深厚的專業底蘊,又要善用學術話語講思政、用生活話語講道理,觀照社會熱點,貼近學生需要;既要能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又要能發揮思想引導和價值引領作用,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幫助學生解疑釋惑;既要精研本課程教材,又要研究相關思政教育知識,掌握思政教育特定的要求、規范和話術,具備思政教育基本能力與素養。

3.要加強思想引領。高職院校要引導教師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科學內涵,強化教師對本專業內在價值、社會價值的認識,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要求每門課任課教師都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形成用知識體系教學、用思政體系育人、用創新體系實踐、全體教師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良好局面;要充分運用校內外專題培訓、教師傳幫帶、專業研討、教材教案編寫、集體備課、優秀教師的示范作用等手段,開展教師思政教育能力培養;要鼓勵任課教師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網上互動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并有效地傳授給學生。

(四)保障:考核評價機制的科學構建

1.構建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教學評價體系。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任課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到教學過程實施,都要強化“所有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并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要將思政教育作為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實現“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和思政教育”同步提升;在示范專業、精品課程、示范課程的遴選立項、驗收中都設置課程思政方面的指標,在制定課程評價標準和教學測評中設置思政教育觀測點。為此,高職院校應建立科學的課程思政學生評價、督導評價、教師自評和同行互評等評價方式,將評價結果與教師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掛鉤,促進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質量上下功夫。

2.構建教師主動投入課程思政工作的激勵機制。為了調動任課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的積極性,高職院校要將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教學改革和課程思政實施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評獎評優、培訓選拔等的重要依據。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搭建“課程思政工作室”平臺,整合教師資源,組建多學科背景的課程教學團隊[8]。

3.建立思政理論課教師與其他課程教師的互動機制。高職院校需要按同一門或同類課程分類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實現跨界建立課程思政教師共同體,將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中的表現作為對其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遴選合適的課程思政帶頭人,由其牽頭負責把專業課、通識教育課教師與思政理論課教師整合在一起,開展課程思政教研、開發校本教材、商討挖掘案例、開展教法研究等活動,共同挖掘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共同想辦法解決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有計劃地安排任課教師就思政教育外出研修、學術交流、考察、訪學、掛職和實踐鍛煉,增強教師挖掘思政教育資源和組織課程思政教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光明日報評論員.思政課改革創新應深刻把握“八個相統一”[N].光明日報,2019-03-21(1).

[3]譚曉爽.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4]余江濤,王文起,徐晏清.專業教師實踐“課程思政”的邏輯及其要領——以理工科課程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64-66.

[5]新華網.習近平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創新[EB/OL]. (2015-11-01)[2020-12-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1/c_128380546.htm.

[6]邱仁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理論闡釋[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7]馬蕾.課程論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學理邏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3):63-68.?[8]敖祖輝,王瑤.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核及其實踐路徑選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128-132.

[責任編輯? ? 秦? ?濤]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科技視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科技視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看片|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日本精品影院| 国产69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小视频|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精品粉嫩| 黄色成年视频| 欧美在线国产|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色有码无码视频|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在线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综1合AV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视频a|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欧美一区国产|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人妻21p大胆|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好吊日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激情第一页|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人人射|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在线五月婷婷|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亚洲乱伦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