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燕
摘 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本文從技術基礎、理念支撐和變革趨勢三個方面對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線上線下 混合教學 大學英語
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推動了線上學習的出現與普及,使得在線學習成為了人們獲得知識、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徑,高等教育中線上學習的地位與作用與日遞增,很多課程將以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的形式存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成為包括大學英語教學在內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模式。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是將線下與線上教學混合起來一種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方法、教師培訓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創新與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的地位由主導變為指導,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互動便捷化,教學時間靈活化,教學資源數字化。研究表明,在傳統面對面教學、線上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幾種模式中,混合式學習效果最佳。因此,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英語教學積極順應并推動線上學習的發展,努力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特點與規律。
1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技術基礎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產生與發展,是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發展的結果。每一次教育技術突破都帶來了教學模式變革,進而推動大學教學理論不斷深化發展并反過來指導教學改革實踐。
美國教育技術產生最早、最發達,其發展脈絡最清晰完整。美國教育技術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口耳相傳的傳統教育階段,二是以幻燈片為主的電化教育階段,三是以多媒體教學主的多媒體教育階段,四是以網絡為主的網絡教育階段。
我國的教育技術學習和借鑒美國經驗,受美國影響很深,也經歷了大致相同的發展歷程。我國現代教育技術最早也是電化教育階段。此后,遠程教育開始出現,主要以廣播、電視和衛星為媒介,電化教學逐漸向多媒體教學轉化。80年代中后期,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的發展和進步,給教育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和變化,網絡教育應運而生。
教育技術的進步推動著教育方式方法的變革。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教育技術的發展,并且把發展教育技術作為教育興國的重要途徑。例如,1998年,美國政府投入巨資,打造信息高速公司,使所有學校都與因特網連通,方便民眾通過網絡學習。
網絡技術飛速發展與普及、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使知識傳播途徑發生了根本變化,線上學習成為人們學習知識、提高技術的重要途徑。與傳統線下教學相比,線上教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環境由教室變為網絡空間,教學手段由教師講解變為網上直播,教學方法由相對單一變得豐富多樣,教學組織由集中變為分散。線上教學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無法回避的現實課題。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學生返校上課成為泡影,傳統的學校教育受到極大影響,但是,線上課堂與線上學習的開展,卻為師生們提供了新的學習途徑。疫情期間,大學英語積極開展線上教學,主要做法有: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鼓勵學生使用優秀在線課程,利用智慧樹、超星、慕課等教學平臺的在線課程,鼓勵教師開發自己的慕課。參照教學日歷安排,進行線上輔導和檢查。
——任課教師開設在線直播課程。任課教師根據教學日歷進行在線授課。主要的平臺有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釘釘課堂等。
——通過網絡平臺推送教學資料。任課教師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建立線上課程,教師按教學日歷和課表安排教學內容,上傳錄播課程和各項教學資料,并進行線上輔導。
——使用微信群、QQ等輔助教育管理。通過微信群和QQ等通訊工具,完成信息發布、資料推送、作業提交、討論交流等教學工作。
——開展線上教學的管理監督。通過線上學習平臺,開展教學管理監督,包括課前檢查教學準備、課中檢查教師授課與學生參與、課后檢查互動答疑、作業評改、教學評價等。
疫情期間,之所以線上學習能夠相對順利地進行,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成熟與普及,無疑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并將繼續為未來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提供助力和支持。
2 線上線上混合教學的理念支撐
教育技術的發展帶來教育理念的更新。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網絡學習的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和接受。
2.1 終身學習
21世紀,社會以加速度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單純依靠傳統的學校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需要。許多新興學科、新的職業都是近十年乃至近幾年才出現的。學習不再是青少年學子們的專利,終身學習成為21世紀人們面臨的共同課題。上世紀6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并大力倡導。終身學習指一個人從嬰幼兒到中老年的人生各個階段,從學校和社會各個領域的學習過程,它是伴隨人的成長的長期過程,是個人維持和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是社會和國家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全世界廣泛傳播,許多國家都把這一理念貫徹在制定本國的教育方針與政策之中,極大地拓展了傳統教育的內涵與外延,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日益融合。
2.2 自主學習
與終身學習的要求相適應,人們還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大多不是在學校通過傳統教育來完成,而是需要通過自主學習來完成。因此,21世紀的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學習主體的自主性。未來教育的任務,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為中心,重視興趣和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自覺自主自為自律地學習知識、提高技能。
2.3 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是信息社會人們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學習活動。和傳統學習相比,網絡學習具有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時間靈活、學習形式多樣等優勢:網絡資源豐富,網絡學習自由靈活,學習形式多樣。對于英語學習來說,網絡提供了一種便利、有效的學習手段。開展網絡自主學習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育的應有之義。
2017年,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三種能力”,即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使學生從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學習者。教學手段上,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多元的教學與學習環境。《教學要求》中多次強調了自主學習與網絡學習的重要性,鼓勵教師探索與實施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使學生朝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
相對高等教育其他學科,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理論和實踐都緊跟時代、與時俱進,努力把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網絡學習等理念融入到教學實踐過程中,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
3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變革趨勢
2015年,美國新媒體聯盟發布《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認為網絡、社交媒體、視頻等,使學習變得普遍,主張“混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2017年,該聯盟再次發布報告,提出要“整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從2015年提出的“混合”到2017年提出的“整合”,均強調非正式學習的地位和作用,并試圖將傳統教育之外的非正式學習,納入到傳統結構化課程之中,使之相互融合。可見,線上與線下混合教學,體現了融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理念,符合當下大學英語教育的特點與要求。
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推動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樣,2020年的型冠肺炎疫情推動了線上教學的普及。在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成為開展教學、保持教學進度的唯一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對線上教學不了解、不熟悉的教師,也被迫惡補相關知識。高校對開展線上教學購置設備、提供資源、加強教師培訓,為線上教學的開展提供了便利。這些都使線上教學迅速開展起來。今年4月,在“在線與在校——面向未來的混合式教學與教研”研討會上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提出,未來線上自主學習將成常態化,在線與在校融合式教學與教研將成為常態化。突發的疫情,使線上學習的優勢和特點,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而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又使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成為大學英語教育的必然選擇。從一定意義上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是21世紀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便沒有發生今年這樣的疫情,它也會如期而至,不會缺席。
關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還有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還要研究和回答。線上和線下教學如何混合?線上和線下如何分配?混合教學對教學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都有什么要求?線上課程開發和教學資源建設怎樣進行?線上教學平臺存在哪些需要改進的問題?諸如此類,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杜正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是后疫情時代的主要教學模式,中國農業教育,2020(2),30-38.
[2] 陳素娥.疫情形勢下高校英語線上教學的策略研究,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3),42-44.
[3] 范成梅,蔡勝.疫情期間高職院校線上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0(5),123-126.
[4] 張永亮,朱蕾等.新冠疫情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中國農業教育,2020(2).
[5] 薛成龍,郭瀛霞.高校線上教學改革轉向及應對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年第7期,65-75.
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 (北京市 10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