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云
摘 要:當下是一個注重道德修養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更多的施教者都要成為一個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并且捍衛學生的尊嚴。教師既應該讓學生成為一個自尊自立自信的個體,更應該讓其具備更高尚的品德和美德,由此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占據著一個更為有利的位置,并且得到更多的人的尊重和喜愛。教師需要秉持正確的教學思維,讓學生克服自我的錯誤思想,秉持正確之道迎來突破。
關鍵詞:初中教育 德育教育 學生德育 探索分析 教學影響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相對叛逆的時期,教師要使用足夠正確的教學方法去幫助學生,讓學生成為一個熱愛知識、熱愛理論、熱愛夢想、熱愛奮進的個體,又能協調自我學習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并且沿著正確的道路去發展自我,克服個人的形形色色的障礙和短板,同時又讓自我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人。德育教師需要時刻豐富和發展自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德育課程,更加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并且讓學生克服自我的品德缺陷,從而取得更大的突破。
1 當下的德育教育的問題分析
1.1 將德育視為可有可無的擺設
很多人錯誤地理解了學生德育課,認為這樣的課程在扼殺著幸福,也是對于初中生的一種制約,因此要徹底革除。有的人則認為這項課程是可有可無的擺設。事實上,這兩種思維都是過于偏激的,一旦一種思維過于偏激,那么這種思維很難具備更大的生命力。
1.2 在德育課上滲透封建殘余
教師本人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封建殘余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開展的教學就是有問題的,也無法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課程的同時,真正掌握到適合自我發展和進步的相關元素,無法讓自我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孩子。被封建思想統攝的教師自然無法勝任德育教育的重任。
1.3 無法讓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吸收
實事求是地說,當下的初中生都有著極為鮮明的個性,這樣的鮮明個性對學生是一柄雙刃劍。從主觀上讓學生突破了對于權威人物的偏聽偏信,但是也在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的妄自尊大。當下的學生德育課未必能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中去,甚至很多學生對于這門課程采取著不以為意的態度。教師需要適當地包裝和總結這門課,才能讓更多的學生以學習這門課程為樂趣,同時又能在學習課程的時候,得到長足的提高和收獲[1]。
2 德育教師如何摸索出適合全體學生的德育教育體系
2.1 結合當下學生的問題摸索相應的教育體系
教育者不能成為一個對于時代和現實充滿了漠視態度的個體,而是要在開展教學任務的同時,時刻注意到現實中的問題和弊端,由此能打造出更加適合全體學生的教學體系,也可以確保全體的學生在接受學習的同時,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人,也能讓學生的人格力量、精神力量得到相應的提高[2]。教師需要讓全體的學生懂得,自我不僅僅要成為一個學習成績優異、學習效率極高、學習能動性強大,更要成為一個善于自我反思、自我凈化、自我奉獻的人,在時刻自我凈化的同時,成為一個心靈高潔、值得尊重的大氣的人。
2.2 結合時代的精神去摸索相應的教育體系
初中教師在開展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同時,也應該不斷地思考著相應的時代精神,在思考著時代精神的同時,重視打造出適合當今時代學生的學習體系和學習模式,并且幫助全體的學生對于如何構建自我的人格產生積極的啟示。這是一個重視夢想、重視創新、重視動手、重視行動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尊重人的自主創造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中,學生要成為一個堅強獨立、敢想敢干的人,有著強大的自我動手能力,也能忠于自我的夢想,沿著一條充滿光榮的荊棘路奮勇向前。教師也應讓學生懂得,這是一個更加尊重人的尊嚴和獨立性的時代。學生需要成為一個樸素真誠、勤勉善良的人,也能成為一個值得他人尊重的好人,當全體學生成為了一個這樣的人的時候,教師也能確保自我的課程是有意義的。教師可以結合時代的精神,不斷地摸索相應的課程體系,也能萃取相應的時代變化和時代需要,不斷地精進個人的課程,由此一來,學生必然可以在學生德育課上得到更大的啟迪和收獲[3]。
2.3 通過師生的溝通和對話開展相應的教學體系
初中德育教師也應該成為一個善于和學生開展對話、交流、總結、探討的施教者,由此一來,學生自然能更加理解自己的教師,也能在課程上更加用心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由此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學習者,在課程上萃取到更多的課程精華,繼而用豐富的課程精華來提高自我、豐富自我、發展自我、強化自我,由此一來,學生也能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給自己確立一個好的學習方向,這對于學生的意義也是不可估量的。學生應該善于給自己的教師提意見,把自我的認識和體悟統統地告知給自己的教師,繼而讓學生保持一種更加積極的狀態,從而令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都實現重大的提高,確確實實讓學生提高自我的德育能力。
3 結語
初中德育教師不單要成為一個善于重構自我課程體系的人,也要成為一個善于為學生著想的施教者,并且結合當下的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讓更多的學生更加用心地學習相關的課程,提高自我的道德素養,沿著正確的步伐來發展自我,從而擁抱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張麗穎.初中德育管理者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9(02):99-102+74.
[2] 莫明·巴比諾.淺析如何才能做好初中階段的德育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9(04):143.
[3] 王娟.初中德育的實效性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19(05).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博賀學校 (廣東省茂名市 52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