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瓊
【摘要】議論文寫作不應只重視論證的方法、論證的結構,而忽略情節與思維。因此,對于議論文教學,高中語文教師應深化認識,不斷提升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思維,讓學生認識事物、分析現象、思考問題、總結結論的能力與水平不斷提高,寫出高質量作文。那么,如何進行議論文寫作思維路徑探尋呢?實踐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將就情境教學視角對議論文寫作思維展開教學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情境教學? 議論文? 寫作思維? 路徑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新高考背景下語文交際語境寫作教學研究》(FJJKXB20_1068)階段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003-02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已普及整個教學活動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應用效果。高中階段的議論文寫作教學,進行寫作思維路徑教學探尋時,可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借助其生動性、靈動性、真實性、體驗性的特點,幫助學生完成寫作思維能力的訓練,高質量完成議論文的寫作。以此,教師可通過對情境教學的議論文寫作思維路徑著手,從因果、對比、橫向、縱向四個方向有效探析。
一、畫面直觀情境,學生了解寫作因果思維意義
因果思維作為寫作思維中的重要思維能力,高中階段的議論文教學,教師就可通過畫面直觀情境的創設,使學生了解寫作思維中因果思維的重要意義,并借此有效地完成議論文的寫作。因此,教師可通過畫面情境創設,使學生了解因果思維中的前因后果,以此在寫作議論文時按照一定的思維順序,邏輯嚴謹地完成寫作,使學生體驗到議論文寫作因果關系拿捏的重要性,以此使寫作過程邏輯清晰、順序整齊、結構合理。如在《失敗是成功之母》議論文教學時,教師就可應用畫面直觀的情境創設模式,讓學生了解寫作因果思維的重要意義,并依據因果思維,有效地進行論證,寫出前因后果順達的議論文。就這樣的作文寫作,教師就可通過收集各種與“失敗”“成功”相關的畫面、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完成因果思維的了解,并可就議論文寫作思維教學路徑的探究,幫助學生找到適宜的思維模式,進行有效性思維能力鍛造,使學生從議論文寫作思維訓練中,了解寫作的重要意義,并使學生可以就寫作中出現的“失敗”和“成功”產生的原因的剖析,探尋“失敗”的原因,找到“成功”的路徑,以此有效完成《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論述,完成對“成功”論述觀點的分析,提高議論文寫作水平與質量。同時,學生經過畫面情境的直觀,對失敗和成功這兩個概念有了一定的深刻認知,了解什么樣的失敗是可以有效觸發成功的,什么樣的成功是由失敗轉換而來,并一觸即發,借助失敗反彈,以此取得成功的。于此,借助情境的直觀體驗,高效率完成認知,并取得良好的情境教學中畫面呈現出的良好效果,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思維,并具備因果思維意識,提升因果思維認知。
二、辯論對抗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辯證思維寫作
高中階段的議論文教學,教師進行教學活動開展時,經常會遇到學生轉移議論概念、自相矛盾的問題,學生的辯證思維寫作順路混亂。這樣議論文辯證思維錯誤,由于沒有參照物,學生很難自己發現。就此,教師就可通過辯論對抗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以論文寫作前的辯論對抗,發現辯證問題錯誤,并通過及時的審視,糾正辯證思維錯誤。
同時,辯論時對立的雙方,辯論的過程是查找對方漏洞,進行駁論的過程,學生經過這樣的防守圍攻,對參與辯論的話題,不斷地進行辯證思維,有效辯論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運用辯證思維,高效率完成議論文寫作。因此,教師對高中階段的學生進行辯證思維寫作指導時,可運用辯證思維寫作的方法,借助辯論對抗情境作為寫作思維路徑的探尋,實現有效的議論文寫作指導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與此,教師還可以借助辯論情境進課堂教學模式,使得作文教學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分為正反辯論方,經過激烈的辯論對抗,就矛盾點展開剖析,形成有效的辯證思維,解決學生因沒有參考對象而出現的邏輯混亂、條理不清的議論文論證現象,并通過辯論,辯證的思維視域得到延展,完成多層面辯證問題解決目標,鍛造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學生經過這樣思辨能力的提升,進行議論文寫作時,就可做到思路清晰、邏輯緊密,使得議論文的論述過程環環相扣,寫出的議論文如同行云流水,清新流暢,一目了然。久而往之,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思維能力不斷提高。這就使得辯論對抗為主的教學,將學生的雄辯才智發揮出來,寫出了觀點清晰、理論正確、分析精辟的議論文,并堪稱經典。
三、權衡比較情境,拉動學生應用橫向思維寫作
橫向思維訓練的真實呈現是指學生面對現象,通過橫向分析法,探尋事物的本質或問題的原因,因此,基于情境教學的議論文寫作思維路徑,教師就可通過創設權衡比較情境,拉動學生應用橫向思維寫作,借助比較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研究對比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橫向思維,完成議論文的寫作。這樣的權衡比較思路,教師就可通過事物的現象、本質、事件發生或事物成長的過程,排列進行對比,有效權衡比較情境的創設。如,在以“很多革命前輩為了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英勇犧牲,他們的事跡有的不為人知,默默奉獻,你了解多少這樣的英雄人物呢?請收集資料、積累素材,對這樣值得學習的英雄品質,你將從哪些方面進行學習”為指導理念,進行高中議論文寫作時,教師就可通過橫向為指導方法,拉動學生進行橫向思維寫作,并借助教師創設權衡比較為主的橫向思維情境,將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事跡資料,以橫向思維拉動的模式進行思考、整理,按照清晰化的思維路線進行資料的整理,論證出自己對這樣大無畏默默奉獻精神的認可。學生進行權衡對比適用于現代化的英雄主義精神時,就可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經過橫向思維對比,從中發現閃光點,有效地展開議論文寫作。因此,教師在以這樣的議論文寫作內容為主教學活動開展時,就可通過橫向思維指導,引導學生合理化進行素材資料的使用,并依據合理的使用和應用,借助橫向思維,依據權衡對比的結果,將這些材料有效、合理進行應用,避免議論文中出現大量的資料堆砌現象,使得學生經過合理的運用議論文素材,提高議論文質量。
四、問題邏輯情境,助力學生體驗縱向思維寫作
議論文寫作思路路徑探尋,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進行論述時,不能將對事物的認知留在表面現象上,應經過問題邏輯引導,層層思考,不斷深入,透過對論述事物的本質探究,寫出有價值的議論文,完成對事物現象的本質分析。因此,問題邏輯情境的創設,極為重要,教師可借助這樣的問題導引為主的情境創設,高效率完成問題的分析與理解,層層深入問題地分析,有效完成議論文的論述過程。如,進行《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一文學習后,選擇“工匠精神”話題進行評論時,教師就可通過選擇不同的評論角度進行縱向思維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這篇議論文,并利用問題導引的模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探究“工匠精神”,從中挖掘出各種新聞媒介、社會評論群體對工匠精神的評價,使學生觀點鮮明、針對性強、邏輯鮮明完成議論文的寫作。就此教師的問題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工匠精神的內涵是什么?”“工匠評設的標準是什么?”“工匠精神對現代突飛猛進的社會發展意義是什么?”“工匠精神得以延續的主要的支柱是什么?”“通過社會調查、實際考評你認為工匠精神應如何再次進入到人們視野中成為公共追捧的對象?”教師經過這樣的問題邏輯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完成寫作思維中的縱向思維,并以此為導向,深化以論文寫作的導向,層層深入論述,使學生完成高質量的、有價值的議論文。這使得教師的情境教學,進行的寫作思維路徑探析策略實施,是有效議論文寫作指導策略。因此,教師就可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指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來自縱向思維寫作的順暢性,助力學生高效率完成議論文的寫作,提高議論文寫作思維能力,使整個議論文寫作思維的培養,可從情境教學的有效性中呈現出來。
五、總結
總之,情境教學的議論文寫作思路探尋,使得學生意識到寫作思維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不應只重視論證方法、結構,忽略寫作思維,應重視從思維角度開展議論文教學指導,不斷提升學生的議論文思維,使學生通過思維訓練,議論文能力與水平不斷提高,寫出高質量的議論文。情境教學進行寫作思維路徑教學探尋時,教師可充分借助有效性的寫作思維能力訓練功效,幫助學生提高議論文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唐雪峰.論高中議論文情境教學的策略[J].中學語文,2021(7):88-89.
[2]張芳芳.強化讀者意識 回歸交際情境——基于交際語境的高中議論文寫作訓練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9):46-47.
[3]陳荔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策略探討[J].教學與管理,2019(19):60-62.
[4]張金明.交際語境觀下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重構[J].教學與管理,2019(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