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璐
【摘要】藝考生是高考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講,藝考生面對的文化課需求并不十分嚴格,但卻需要在某一藝術領域擁有足夠的優勢。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藝術類課程的占比是相對較低的,藝考生要想吸收更多有用的知識和經驗,就應當從更多的渠道入手。對此,本文也將以新高考為核心背景,從美術藝考生的成長出發,分析社團課堂培養的意義,并探討實踐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新高考? 美術藝考生? 社團課堂設計? 活動組織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139-02
在素質化教育和新型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當下國家在宏觀上對學校課堂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不再以簡單的理論知識背誦為本位,而是更加強調能力的延伸和拓展,這種變化也給教師的創新提供了更加鮮明的思路。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要基礎,已經作為一種新的高考評價模式,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對此,學校也應當聯合教師,共同打造美術社團課堂,讓藝考生能夠獲得更加充分的發展空間。
一、分析美術社團課堂建設的基本價值
近些年來,藝考生對教學的需求變得更加豐富,他們雖然與傳統文化課程的接觸尤為密切,但藝考生卻需要在藝術這一領域取得相應的成就,和文化成績一起來填報志愿。然而像是美術或者是音樂這一類藝術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突出,無法完全滿足藝考生成長的需求,所以部分藝考生也會選擇報課外班的形式來補充自己的知識。然而,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課外藝術輔導培育機構的規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藝考生的學習需求并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打造美術社團課堂,讓藝考生通過社團活動來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就成為學校當下的重點任務。
相對于傳統的美術教育來講,社團課堂的設計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加多元化的場景,讓他們從傳統的理論教學中脫離出來。學生可以參與到交流會、寫生大會、美化校園等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中,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不同類型的課堂模塊,例如國畫、工筆畫、創意手繪、素描等等。以上這些都可以為藝考生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序的參考和指引,在培養他們核心素養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藝考生的內在積極性,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欲望。
二、分析美術社團課堂設計給藝考生帶來的積極作用
核心素養的培育不能只是體現在傳統知識的學習上,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品格,美術社團課堂的設計,能夠讓藝考生獲得更加充分的學習資源,他們會對傳統的僵化的課本做出一定的變通,從課堂轉移到課外,在教師的引導下,盡情地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一)培養文化素質。筆者在上文中已經強調,美術藝考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藝術技巧,要擁有獨到的文化品位和鑒賞能力。美術社團課堂的設計,可以有效培養藝考生的文化素質,讓他們接觸在課堂上從未了解的新知識,例如參加刻紙、面塑社團,就可以讓學生承擔起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使命和責任,豐富藝考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們的美術實踐技能。在參與不同活動的時候,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延伸和拓展,他們會迸發出更加強烈的創作靈感,這就可以有效彌補在課堂上實踐不足的問題。再加上,參與美術社團課堂的學生并不只是藝考生,同樣也包括一些應試考生,這就可以進一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讓學生與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交流知識,營造更加積極向上的藝術氛圍和環境,提高藝考生的交際能力。這種積極向上的藝術風氣,也能夠讓藝考生獲得更多的精神支持與鼓舞。
(二)培養綜合能力。在過去,美術教師給藝考生帶來的大多都是理論性的技巧,學生的學習也只是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上,他們無法運用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新的歷史時期,教師應當懂得授人以漁,相比較基本的理論背誦來講,更重要的任務是要讓學生懂得自我管理。而美術社團課堂的設計本身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具有輔助性的特征,學生自己可以擔任社團長或者是副社團長和指導教師一起編撰社團活動開展的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懂得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的意義,通過不同的形式,與其他藝術類考生共同成長,彼此之間交流心得和體會。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會得到更加明顯的提升,他們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為人處事的經驗和技巧。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高中美術社團課堂的設計本身就包含了諸多藝術元素,也融入了審美教育的相關內容,而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好像也是藝考生成長的關鍵所在,能夠對藝考生的綜合實力做出相應的評價。所以,社團課堂的開展能夠進一步培養藝考生的審美能力,讓他們享受不一樣的美學場景,通過多元化的創造,獲得更加充沛的情感,豐富精神世界提高鑒賞情趣。在這里,指導教師也可以隨時向學生灌輸審美思想,與學生一起創造更加多元化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可以真正貼近美學這一領域,自由自在地徜徉于精神樂園之中,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普通的社團來講,社團課堂的約束力要更加明顯,不僅僅是讓學生自由發揮,更是讓學生有一定的組織和紀律,跟隨指導教師的腳步來吸收知識。
三、分析高中藝考生美術社團課堂設計的方法
(一)做好興趣的引導和培養。很多學生之所以會選擇走藝術考試這一條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的文化課成績有所不足,這也就意味著,并不是全部藝考生都對美術擁有濃厚的興趣,他們所做出的選擇,更多的是一種權宜之計,這也會直接影響他們在社團課堂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情況下,指導教師就必須要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和好感,要讓學生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美術的價值和魅力。具體來講,在組織社團活動的時候,教師要重點把握四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教師要認識到美術社團課堂本質的優勢和特色,要打造鮮明的社團形象和品牌,凸顯出這一領域的價值,只有讓學生受到感染和鼓舞,他們才會更容易被美術魅力所刺激。其次,相對于課堂教學而言,社團課堂活動的形式要更加靈活多樣,所以教師要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引導他們參與實踐。例如,參與攝影社團課堂的學生,既可以在室內對靜物進行特寫,同時也可以到校外拍攝風景,隨時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學元素。參與繪畫社團課堂的學生,既可以在教室直接展開臨摹,也可以去室外進行寫生,無論是哪一種形式,教師都要保證學生獲得足夠的空間和平臺,要尊重他們的自主選擇和個人興趣。還有,教師要堅持投其所好的原則,與學生多多展開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所在,并根據他們的喜好設定出相應的內容,如果是書法社團課堂,學生就可以練鋼筆字或者是毛筆字,如果是手工社團課堂,學生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折紙或者是泥塑。最后,教師也要讓學生自己成為社團課堂活動組織的主體,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針對社團課堂的組織提供相應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二)激發創新力和想象力。相比于普通考生來講,藝考生往往需要展現出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才可以在美術這一領域取得相應的成就,這也就意味著,指導教師需要讓學生把社團課堂當做騰飛的起點和平臺,要改變以往社團活動的基本模式,不能只是自己示范,然后再引導學生模仿,而是要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小心實踐,通過多元化的交流和探討,總結出自己在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并作出修整和完善。具體來講,指導教師本身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用親身示范的形式來刺激學生的大腦。例如,在引導學生展開素描練習的時候,由于素描是繪畫基礎課,所以與各種理論知識的聯系是尤為緊密的,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這就需要教師凸顯出這一環節的樂趣。教師可以從素描的其他角度出發,在繪畫顏料或者是展現形式上尋求突破。比如,一般的素描作品都是用鉛筆線條來勾勒出物體的結構的,學生可以通過彩鉛或者是色粉來實現,這樣可以讓視覺效果變得更加驚艷。除了直線條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曲線調來展現出腦海中的畫面,這樣可以讓學生真正打開素描的大門,讓學生獲得更加充分的情感體驗[1]。
(三)推動新技術與新手段的結合。藝考生參與美術社團課堂,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學習基本的應試技巧,所以教師只是懂得一些簡單的美術方法是并不足夠的。學校應當為美術社團課堂配備專業化的隊伍,選聘更為高素質的教師,結合社團課堂發展的基本需求,讓更加高水平的教師來輔佐藝考生的成長,這樣才可以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藝考生會因為文化課成績而感到自卑,指導教師在輔導他們實踐練習的時候,也需要做好心理上的疏通和開解,要讓藝考生肯定自己的長處,肯定自我的價值[2]。另外,指導教師需要積極引進新的技術和手段,在展開美術社團課堂活動的時候,運用大量的資料和圖例,引進不同種類的藝術形式或者是優秀作品,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視覺體驗,讓學生可以走進美術大千世界。在必要的情況下,也要創建微信群或者是QQ群,引導美術生及時分享自己的創作作品,教師可以在群內發起網絡投票,這樣既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斗志,也可以提高社團活動的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高考美術藝考生社團課堂的優化設計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應有之策,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興趣的激發,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技能和技術的結合這幾個角度,論述了高中美術社團課堂設計的方法,充分結合了美術藝考生本身的特點,尊重了他們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黃瑤.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學生社團與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的教育實踐[J].考試周刊,2020(53).
[2]王全成.新高考形勢下美術特長生教育對策芻議[J].讀寫算,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