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為了貫徹和落實新的教育理念,將思政教育與課程教學融合,成為了必然的教育趨勢。通過思政教育,能夠培育學生的道德品質、思想觀念,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此來培育出更多社會所需要的優秀人才。然而,單單依靠思想政治課程進行思政教育,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只有將思政教育與多學科教學融合,將其滲透到各個學科課堂中,才能夠實現全民思政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選擇以中職旅游管理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思政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以此來實現旅游管理專業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中職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思政教育? 中職教學? 旅游管理專業? 課程思政?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F590-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055-02
旅游管理專業,是中職教學一個重要和熱門的專業。培育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對我國旅游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要求逐漸提升,不僅需要掌握旅游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因此,如何滿足旅游管理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培育更多被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每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思政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培育旅游管理專業綜合化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經驗,從校企合作、加強社會實踐、提升師資力量等多個角度,嘗試給出一些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一、思政教育與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融合的價值
(一)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
通過思政教育和旅游管理專業融合,能夠落實我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落腳點。同時,借助思政教育,能夠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和環境,構建特色的校園辦學文化,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升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而言,借助思政教育與課堂的融合,能夠讓學生在吸收和認識旅游管理專業知識時,進一步了解該行業的職業道德觀念,對學生日后職業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提升旅游專業學生素養
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是旅游行業發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只有不斷地培育優秀的行業人才,才能夠推進行業前進,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因此,中職院校肩負著培育專業人才的重要任務和職責。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通常都是教師單方面地講解專業理論,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很多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存在著問題,十分不利于行業發展。為此,將思政教育與旅游專業教學融合,能夠在教授專業理論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行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和道德觀念,更加適應行業的發展。
(三)促進旅游文化產業發展
通過思政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融合,能夠為旅游管理行業融入更多健康、正向的職業觀念,對該行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我國旅游管理行業的發展較為迅速,在該社會環境下,如何建設長遠的發展道路,是國家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借助思政教育,培育更多優秀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夠為該行業長遠建設發展提供幫助。
二、思政教育與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融合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的教育趨勢,不少學校和教師都紛紛開始嘗試借助思政教育進行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創新。然而,通過筆者的調研分析發現,當前思政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的融合中主要還存在著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思政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在素質教育的環境下,不少教師開始逐漸重視思政教育與課程教學的融合,然而,學校整體仍然將重點放在理論教學方面,忽略了對思政教育的建設,導致教師在實現課程思政教育時,存在著很多的阻礙,如缺乏專業的素材、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精力有限、缺乏先進的教學器材。
(二)思政教育局限于理論教學
思政教育,不僅需要對相關理論進行講解,還需要讓學生切身體驗,真正地獲得感染,以此來改變學生錯誤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在日后踐行和傳播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因此,在開展思政教育時,不僅需要對理論進行講解,更需要加強實踐環節,給學生體驗和參與感。但是,多數教師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時,仍然停留在了理論講解方面,缺乏實踐的設計和實施。
三、思政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融合的策略
(一)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思政教育的師資力量
在中職旅游管理專業中落實思政教育,教師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師正確的教學設計,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政理念,感受思政中所倡導和傳達的精神品德。因此,作為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首先需要對思政教育有深刻的認識,對其中所宣傳和倡導的精神品質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夠以身作則、感同身受,真心實意地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但是,我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仍然過分地注重對職業理論的講解,忽略了思政教育,學校在應聘教師和培訓教師時,也沒有認識到思政教育能力培育的重要性。導致當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無論是在思政教育能力、個人道德品質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目前,我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不斷地增加,中職教育也被社會所關注和重視,為了適應思政教育的發展趨勢,學校需要不斷地拓展和提升自身的師資教育力量,提高內部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和思政教育能力,才能夠不被社會所淘汰。
例如,學校首先可以完善內部的教師培訓體制。對于已有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學校不能夠忽略其個人職業發展培訓,需要結合不同時代下對教師的要求,持續不斷地設計和組織教師培訓,給教師學習和提升的機會與舞臺。在建立培訓機制時,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教齡的教師進行劃分,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培訓的內容除了專業知識,還包括行業技能、教學能力以及思政教育能力,以此來為日后的教育發展建設打好基礎;學校還可以引進更多優秀的教師,不斷地拓展師資力量。在引進外部教師和聘請新教師時,院校不能僅僅以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為基礎,更需要關注到教師的個人道德品質以及思政教育能力,才能夠為院校日后的思政教育建設做好鋪墊。
(二)加強校企合作,從專業實踐中落實思政教育
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如果只是簡單地為學生講述理論知識,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并且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時,教師需要借助一些實踐性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定的探索空間,從切身的體驗和參與中,感受旅游管理行業的職業內容、職業現狀,發現旅游管理行業的魅力,提升對職業的熱愛,堅定學生對職業的追求。因此,不少學校嘗試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在校企合作中,學校可以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融入更多專業的職業知識;而旅游管理企業也能夠給學校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舞臺,讓學生獲得職業鍛煉和職業技能發展。不僅如此,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下,學生也能夠從企業中獲取更多職業觀念,獲得思想感化,為思政教育帶來有力的幫助。可見,借助校企合作模式開展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也是思政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融合的一個重要途徑。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旅游管理專業的企業實踐,讓學生從就職鍛煉的過程中獲得道德品質提升。在就職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與同事的合作、交流、團隊比拼,獲得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的提升;在就職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這個時候教師和企業代管人員可以給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能夠養成堅韌的性格,學會克服和面對困難,并且養成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總之,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鍛煉和培訓,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從企業中獲得意志磨練,提升學生的綜合品德。
(三)加強思政教育建設,營造課程思政教育環境
為了讓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課堂上,中職院校需要加大對思政教育的建設,從教學設備、教材、教學政策、教學環境等各個環節落實,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思政教育氛圍,以此來助力課程思政教學的開展,提升教育的質量。通過筆者當前的調研發現,大多數學校都沒有重視對思政教育的建設,最多只是口頭倡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加強思政教育,很少從政策和行動上落實。這樣的問題,會導致思政教育僅僅停留在表面,教師也只是口頭宣傳思政所倡導的理念和思想,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吸收和認可。為此,學校需要加強校園思政教育的建設,以此來構建良好的思政教育環境。例如,首先,學校可以設計思政教育教材,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和內容,設計更加符合的教材。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校可以建立一個以旅游管理行業息息相關的思政教材,其中不僅包括理論,還納入了社會案例、教學案例,讓學生能夠從案例中獲得更好的情感共鳴,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學校可以構建校園思政教育課程,讓學生有更多思政學習的機會;學校還可以建立心理咨詢室,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咨詢,心理咨詢師可以給出正確的價值和思想引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與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融合,成為了一個必然的趨勢,作為中職教師,需要分析當前旅游管理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此來落實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的質量,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翟夢宇.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英語教學中思政建設初探[J].空中美語,2020(7):217.
[2]肖嵐,安攀宇,王熙,等.“中央廚房設計與管理”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49):76-79.
[3]汪波.“課程思政”融入高職空中乘務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以《客艙服務與管理》課程為例[J].福建茶葉,2020,42(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