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麗
【摘要】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水平。班主任應對如何有效建設小學班級文化予以高度重視,在班級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本文在建設小學班級文化的過程中有效融入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使小學生受到班級文化的積極影響,進而促進其將來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 班級文化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德樹人核心內容下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成果論文(課題編號:JCJYC19250432)。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009-02
班級是小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班級文化的建設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班主任應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班級文化的建設中,提高班級的凝聚力,以立德樹人理念為導向,豐富班級文化建設的內涵,重點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其主動參與班級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以進一步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以文化基礎為重點,打造班級物質文化
小學班主任在建設班級物質文化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為基礎,以將班級環境和文化相結合為重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有效打造班級物質文化。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打造“學習區”“成長區”等,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和發展。班主任在建設班級文化時應注重讓學生在班級物質文化的熏陶下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培養他們正確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態度,基于立德樹人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在打造班級物質文化時,教師便可以在班級的“學習區”展示本班同學的優秀事跡,通過好人好事來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從事跡中學習到他人的優點,推動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發揮出立德樹人的教育作用。還可以在班級的墻壁上張貼“月度進步榜”,以此來展示本月班級中取得巨大進步的學生以及各科成績優秀的學生,小學生非常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如此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榜上的學生也可以發揮出榜樣作用,促使其他同學積極進取,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中設計一處“才藝展示角”,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繪畫、手工、書法等作品展示在這一區域,使班級充滿文化氣息,讓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另外,教室的四個角落通常會被教師和學生忽略,班主任便可以組織學生將垃圾桶和拖把、掃帚等清潔用具集中放置在一個角落,并在其他角落放置一些綠植和書架,不僅可以起到美化作用,還為角落賦予了實用功能。綠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得到放松,還可以親自照顧這些植物,漸漸培養學生觀察自然和保護環境的良好品質。書架上可以放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讀物,學生也可以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書籍與其他同學一同分享,進而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精神,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
二、重視學生自主發展,豐厚班級制度文化
沒有規則不成方圓,任何事都要有適當的規矩進行約束,建設班級文化也是如此,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推動學生的學習和健康發展,同時也是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基礎。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幼,又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他們會受到自身家庭環境的影響,可能會養成一些不良行為,不僅會影響自己將來的學習和發展,還會對班級中其他同學帶來負面影響。基于此,班主任在建設班級文化時應重視制度文化的創建,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出立德樹人理念的教育作用,制定出班級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以學生為主體并加以引導,讓他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共同參與進來,為建設班級制度文化出謀劃策,如此可以讓學生積極進行自我約束,提高班級制度的有效性。例如:在制定班級制度文化時,班主任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強調立德樹人理念,更要鼓勵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加強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班主任在建設班級制度文化的過程中需要明確每位學生的職責,同時讓學生也可以掌握主動權。首先,引導學生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來自主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其次,輪流讓每位學生講述自己的提議和想法,并與教師和其他同學共同探討;最后,經過全體同學的同意將達成共識的條款制定為班級管理制度。學生在遵守由全班同學共同制定的班級管理制度時會更加自覺,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班級的凝聚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親身制定班級管理制度而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另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針對一個一些制度規定進行討論,如對于班級中一些同學的不文明用語和行為開展“爭做文明禮儀小標兵”的主題班會,討論約束規定,或者需要進行哪些適當的小懲罰,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確不文明用語和行為對自身、其他同學及班級帶來的不良影響,改正不文明言行,提升自身的品德素養;還可以針對考試作弊的現象開展“誠實從自身做起”的主題班會,讓學生明確不誠信行為會造成的負面影響,戒除弄虛作假的行為,引導學生做一名實事求是的小學生。通過上述方式,不僅可以推動學生的自主發展,使他們積極遵守班級管理制度,還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中滲透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他們將來的健康成長做好有效鋪墊,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三、開展特色班級活動,創建班級活動文化
基于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建設小學班級文化,班主任應在實踐中有效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切實做到立德樹人,只注重理論上的宣傳是不夠的,還需要開展特色班級活動來加以體現。在建設小學班級文化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體會立德樹人的內涵,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班級活動時應結合立德樹人理念,抓住立德樹人的內涵,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和班級的真實情況,激發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推動他們道德品質的提高,真正發揮出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創建班級活動文化時,班主任應在設計主題活動時滲透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可以通過開展國學作品誦讀活動,選擇優秀的國學著作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活動開始后,班主任應讓學生在誦讀文章后進一步理解文章中的內涵,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從文章中學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道理。班主任在國學誦讀活動中需要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選擇適合小學生誦讀的國學作品,如“孔融讓梨”“孟母斷織”“黃香溫席”等,讓學生在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做人,同時也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學習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為學生營造充滿文化氣息的活動氛圍,推動學生道德素養的提高。
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創新班級精神文化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立德樹人已經成為了首要的教育任務,小學各級教師應在教育學生的各個環節融入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將來的健康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應在建設班級文化時注重精神文化的創新,掌握立德樹人的內涵,創建合理的精神文化。對此,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與班級精神文化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例如,在創新班級精神文化時,班主任便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去參加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也是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的一種有效方式,它可以讓學生進入社會中直面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并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拓展知識視野。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在社區活動中做一名志愿者協助其他人員的工作;可以組織學生前往學校附近的敬老院,與老人聊天,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等,關愛孤寡老人;還可以讓學生每星期輪流到街道上當一名“小環衛”,體驗環衛工人的生活清掃街道。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觀察和了解社會,同時班主任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創新班級精神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
五、總結
綜上所述,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均是小學班主任建設班級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具體表現。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讓學生在春風化雨的班級環境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實踐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學生在的德育氣息濃厚的班級文化中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田巖子.“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班級文化育人的研究[J].教師, 2020(19):2.
[2]張衛.立德樹人背景下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與實踐——以任教班級的崗位制班級制度文化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C),2018(7):4.
[3]肖永基.立德樹人背景下的班級文化[J].山海經:打拼(下),2019(6):15-15.
[4]楊帆.立德樹人視野下小學階段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1(7X):65-67.
[5]謝敏瑜.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下的班級文化建設思考[J]. 知識文庫,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