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茹
【摘要】幼兒園韻律教育活動是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重要手段,是幼兒園常規音樂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本教學內容選自幼兒保育專業核心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從幼兒韻律教學活動目標內容、開展形式、基本結構和環節等方面進行設計指導。[1]為適應行業對幼兒保育崗位的要求,對《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對接幼兒園藝術領域中音樂教育活動類型、形式及內容劃分教學模塊,重構教學內容。
【關鍵詞】幼兒活動設計與指導? 教案? 任務驅動? 立德樹人? 歌曲? 彈唱
【中圖分類號】G61-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49-02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學團隊以“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生學習”理念為引領,以幼兒保育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以愛黨愛國、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為思政要素,整合資源構建“活動體驗式”課程。教學遵循學生技能習得規律,從初寫活動設計、分解環節流程、熟練彈唱兒歌,模擬歌唱活動、樂享奧爾夫活動、探索舞蹈活動、輔助實施韻律活動,最終反思提升設計,完成學習閉環,助推學生知識、能力、思維呈螺旋狀、階梯式上升,有效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課程依托幼兒園真實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及形式劃分為四個主題,各主題下設任務均來自幼兒園音樂活動案例。本教學內容為主題四“愛國情,頌黨恩”涵蓋八個任務,共計十六學時。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課程內容與幼兒園崗位任務相結合,引入“真實工作情景”,合作幼兒園全程參與學生培養,提供實訓場地、師資、班級、設備,為實景教學提供便利;雙方共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設計《幼兒保育專業綜合實訓活頁式習題集》,引入幼兒園真實評價表及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確定評價維度,指導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園長參與教師教研、專業課教學與學生學業評價,形成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育人合力。
課程以輔助幼兒園完成愛國頌黨主題韻律活動為目標,教學內容根據工作過程層層遞進。通過園、校教師引導,學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學習和評價,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方案、教學方法、創編動作、模擬展示,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及豐富的社會實踐,學習自主性增強,提升了自信。學生每周一次入園聽課、輔助保教工作,熟悉各年齡班音樂活動的前期準備,教學目標、實施過程、組織方式、教育教學及評價方法等,有效遷移在校學習的相關知識技能,加深對保育人員工作的了解,通過活動強化以“幼兒為本”的意識和勞動意識。注重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提高了學習效率,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課上課下相銜接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科學全面的多元化評價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崗位任務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學校教師和幼教專家共同設計技能融合課程內容。教學實施過程按照“任務準備—任務學習—任務拓展”三個環節設計。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新知、完成測評;課中實施過程按照雙主線的思路展開,一條為愛國思政線、一條為韻律技能提升線。學生在園、校教師引導下,通過體驗多種形式的韻律活動,了解各年齡段幼兒音樂欣賞能力、歌唱能力和隨樂運動能力,將在校學習的多種音樂知識技能與韻律活動設計、活動實施的知識、能力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課后學生通過輔助完成保育工作、參加技能比賽、職業技能認證考試及社團活動等學習、實踐活動拓寬專業視野,提升核心素養。本模塊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現將模塊四愛國情、頌黨恩中的任務三幼兒歌曲彈唱(2學時)教案展示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課教授對象為中職18級幼兒保育專業三年級的學生,她們活潑好動、表演欲強,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頗高、未來的職業活動也充滿期待。通過一年半鍵盤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正確識別五線譜及熟練演奏常用基本節奏型,對于簡單的練習曲、樂曲、幼兒歌曲已經可以做到正確演奏,但復雜節奏型把握不好,且彈唱不能很好的兼顧。通過上一節歌唱教學環節的學習,學生已經能準確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為本課彈唱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運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夠說出倚音的類型和作用。通過合作學習,能夠用擊拍法表示出倚音的節奏。能力目標:在教師從旁引導幫助的前提下,運用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能夠熟練的彈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能夠打出《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中帶有倚音的節奏。素養目標:在彈唱和創編《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作品賞析《映山紅》中,增強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幼兒歌曲的彈唱,幼兒教師角色的扮演,增強對幼兒、幼師職業的熱愛。通過為《祖國祖國我們愛你》進行創編,提高創新能力和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策略及教學資源
能夠節奏準確,無錯音的彈奏幼兒歌曲《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學難點:樂曲中倚音節奏型的彈奏。教學策略:課程以幼兒園真實工作任務為出發點,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落實停課不停學要求,采用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基于建構主義理念,學生課前線上自主學習《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的彈奏和裝飾音倚音的概念,課上在學生自己的經驗背景下繼續合作探究,主動的進行學習。教師則采用線上講重點,通過大數據反饋情況,以學定教,線下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校園合作,教師互聘的方式,最終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同時,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合一,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合能力培養和工作崗位合一。教學資源:小葉子智能陪練APP、群投票小程序、UMU教學平臺、問卷網APP、鴻合電子白板一體機、釘釘。
四、課前新知學習
通過 UMU 平臺發布自主任務學習單:任務一:“觀”觀看教師范奏視頻《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任務二:“學”觀看裝飾音——倚音的教學視頻并完成相關作業。任務三:“練”根據幼兒園常規彈唱評分表要求,把彈唱視頻上傳至UMU 平臺。教師通過 UMU平臺上傳視頻等學習資料,并發布課前自主任務學習單。通過平臺數據,監督學生觀看視頻情況。查看學生觀看視頻和完成作業情況。通過大數據反饋,發現共性問題,實現以情定教。結合智能鋼琴打分情況,調整組長和小組成員。
五、課上合作探究
動(5分鐘)伴隨演唱幼兒歌曲《嘀哩嘀哩》并加入奧爾夫聲勢律動進教室。師生問好下進行手指操練習。根據學生練習情況,運用群投票小程序,投出最難樂句。(思政融合:伴隨演唱“童心向黨”遴選幼兒歌曲并加入律動進教室,使學生運用音樂律動的方式,抒發對黨與祖國的熱愛。)探(10分鐘)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再次有重點的練習演奏《祖國祖國我愛你》。以小組為單位,組長帶領共同解決問題。根據疑難句大數據投票結果,確定共性問題。(思政融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互幫互助下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富有愛心的幼兒教師職業素養。)解(30分鐘)共性問題:“裝飾音——“倚音”。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短倚音在彈奏時,不占用本來音符的時值。(時值很短暫)。解決問題:科學彈唱步驟(1)讀(按節奏讀譜)(2)分(分手彈)(3)合(合奏)課堂練習:練習小葉子智能陪練APP中裝飾音練習第57條,并把測評評分上傳UMU平臺。倚音的作用:對旋律起修飾的作用,豐富樂曲的表現力音樂拓展——《映山紅》(思政融合:提高文化素養,形成堅強,不怕困難的優秀品格;珍惜革命先輩用鮮血為我們換來的美好生活。)創(15分鐘)通過UMU教學平臺在課前發布彈唱要求,并結合校企合作的幼兒園教師要求,對《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加入奧爾夫聲勢律動進行創編。小組為單位展示。(思政融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編,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創新,具備親和力的幼兒教師必備職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評(25分鐘):通過問卷網APP平臺,學生進行互評。教師評價。幼兒園教師評。請評分最高的小組派出一名學生扮演“小老師”的角色,把創編的內容交給其他同學。(思政融合:通過多角度評價方式,力求推進三全育人。通過幼兒保育工作者角色的扮演,培養學生必備的職業素養——組織能力。)。梳(5分鐘)歸納總結本課知識點。在班級群分享線上+線下生成的大數據反饋結果,進行綜合點評。
六、課后拓展提升和反思
根據課上點評繼續改進,并以小組為單位把最終確定下來的創編結果用視頻的形式發到UMU 平臺。自主學習幼兒歌曲《祖國祖國我們愛你》。課后反思:亮點:本課,教師以真實的幼兒園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利用UMU平臺、小葉子智能陪練APP、問卷網APP等信息化手段,采用了課前有資源,過程有評估,線下有活動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并且在線下教學過程中,加入了幼兒園教師參與指導,和教師共同輔助學生完成本課工作任務,使學生所學、所創均符合本次幼兒園工作任務要求,從而通過音樂給學生帶來美的教育,與此同時也為社會和幼兒園培養出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了應對疫情防控要求停課不停學,教師會利用課下時間,把課上教學過程錄制的視頻,發送至釘釘教學平臺,供每一個學生回看與鞏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師根據投票結果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時,沒有在教學時間內完成輔導。改進: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發揮教學機智,共性問題共性解決,合理安排輔導順序。
參考文獻:
[1]唐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設計和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