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勤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領域越發關注對新生代的思想的教育與培養工作。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思想的萌芽階段,恰當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從小為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打好基礎。小學階段如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順應時代環境變化推動學生思想健康成長,是現階段小學思政教育工作中應當主要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思政? 教育現狀? 改革策略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ough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embryonic stage of thought, appropri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correct three view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ough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issues to be explo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t the present stage.
【Keywords】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primary schools;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reform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62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032-02
當前互聯網基本實現全面覆蓋的大環境下,網絡信息的駁雜給兒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思維成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性單純,更容易受到環境及外界信息的引導。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心理素質及思想道德水平將會對未來國家整體思想道德水平帶來較大的影響。鑒于此,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就不能忽視對小學生思想的引導與培養。在學生尚且不能自主建立三觀的階段,通過科學的引導與培養活動,確保學生的思想能夠始終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思政教育在傳統教學教育工作中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普遍思政教育效果不明顯。如何在信息駁雜的大環境下發揮思政教育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下文將從多角度展開探析。
一、小學思政教育優化價值簡要分析
傳統小學教育中思政教育處于相對被忽視的地位,缺乏考試的壓力導致教師缺乏優化教學質量的動力。但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不能采用相同的形式,以理論灌輸方式開展的思政教育只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對現有小學思政教育效果展開調查發現,小學思政課堂中普遍存在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對教育內容逆反心理嚴重的情況,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這種逆反心理表現的就越明顯。針對這種狀況,如果不能對思政教育的授課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做出根本性優化,小學思政教育對學生思想健康成長的輔助價值根本得不到有效展現。不僅如此,當前互聯網與智能終端的大面積覆蓋,使得小學生也能夠輕易地接觸到網絡信息。只是當前網絡上的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對三觀尚未形成的小學生而言難以分辨信息的好壞。
二、當前教育環境下小學思政教育主要問題探究
(一)德育與智育教學比例分配不合理
雖然一直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存在,家長以及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考試分數依然過度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指標之一,因此在部分學校與教師的心中依然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的情況。德育與智育教學比例分配不合理直接導致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動機與學習想法,甚至對部分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學習情況不能給予應有的重視。這不但會影響學生德育素養的培養,甚至還會給其一種教師不關心愛護自己的感受,產生消極心理,這也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教育方法過于老套
進入新的教育階段后,小學思政教育的重要價值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強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考評機制以及優化動力,現有的小學思政教育質量與效果對比傳統小學思政教育并沒有較大的變化。觀察多個小學思政教育課堂看到,小學思政教育方面缺乏引導性方法,課堂教育中以理論教育為主。這種教育方法難以保證學生對正確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觀念的理解,并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健康思想形成的引導作用。不僅如此,小學生普遍對思政課堂的印象停留在枯燥無味上。形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學活動不夠多樣化,新時期的小學生已經體會過網絡世界的豐富多彩,課堂教學方面本就難以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如果不能開展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活動,思政課堂氛圍過于沉重,學生的思維與情感也難以受到教師的調動,更不要說在思政教育下得到思維的有效培養。
(三)教學內容有待革新
雖說萬變不離其宗,思政教育的根本內容并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產生過多的變化。但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還不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面對豐富多彩的信息時思政教育的效果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新時代的思政教育應當與時事熱點、網絡信息內容相結合,對教育內容作出相應的優化與改進。一方面是保證思政教育內容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產生聯系,避免教育內容空懸,導致思政教育與生活脫節學生無法應用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學生對網絡不良信息的分辨與抵抗能力。當小學生與網絡環境的接觸不可避免時,提高學生自身的分辨及應對能力才是確保學生能夠在當前的信息環境下健康成長的最佳途徑。小學思政教學的內容與方法都應當與時俱進做出適應性的調整,確保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才能夠更好地塑造小學生基礎思維觀念,為小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新時期下小學思政教育優化策略分析
(一)樹立正確教學目標
在小學思政課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堅持德育、智育并重的原則展開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對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有效培養。家長、教師和學生自身要對考試分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考試是衡量一個學生“學”和教師“教”效果的一種手段,但并非是唯一衡量指標。教師還要注意從日常生活事情中進行德育滲透,從每一個學科的教學中分析德育內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增強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拓展其對社會各種現象的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要以這一目的方向,結合學生的當前學情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對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充分應用
信息化教育手段在小學教育工作中的應用正在趨于完善,新時期小學思政教育想要實現對學生基礎思想的塑造目標,并充分發揮對學生長遠思想健康的積極影響,教育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依據教學內容,從網絡信息中選取合適的演示內容,并在課堂上借助信息化技術展示。應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輔助教師展開課堂引導,強化學生對教育內容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中多樣化的展示方法,實現課堂氛圍的塑造目標。合適的課堂氛圍能夠打破學生對思政教育枯燥無味的印象,促進小學思政教育質量的充分提升。
(三)教學活動的多樣化
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其他學科或多或少都可以通過強制記憶來保證學習成績。但思政教育的根本在于學生對教育內容的理解和認可,實際教育必須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認識到某個思想的正確性或錯誤原因,確保小學生相關思想塑造的健康。為了保證學生的理解,思政教育課堂上就必須要采用更多的教育活動,通過相關活動讓學生對目標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或感受,確保學生的思想能夠切實受到教育工作的影響。教學活動的策劃方面,教師需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對目標思想的體現價值。
(四)擴大思政教育范疇
思想滲透在小學教育環節每一個學科當中,不應當將思政教育的責任全部歸結于思政課堂。校方應當要求各科教師注重實際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滲透。從思想成長的角度來看,思政教育時間與范圍有限,不可能實現對小學階段學生成長所需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全面覆蓋。鑒于此,如果能夠將其他學科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將思政教育覆蓋范圍擴大到小學階段所有學科當中,對小學生思想的塑造價值必然會更加顯著。校方可以通過校園環境的塑造,定期組織觀影以及教師思政教育滲透理念的強化等手段,推動小學思政教育實現全面覆蓋,以此為小學生思想的健康成長打造更好的環境,更好地發揮教育事業對小學生長遠成長的推動作用。
(五)注重教師個人素養的提升
思政教育是對教師個人素養體現非常顯著的學科,想要保證思政教育效果,特別是思政教師就必須要更注重自身素養與言行舉止。小學階段學生以教師為榜樣的情況十分普遍,教師的行為如果與學生接受的思政教育存在沖突,一方面容易造成學生的疑惑,另一方面也會降低教師的威信,不利于后續教育工作的展開。校方需要關注教師的行為及個人素養,定期組織思想培養相關活動,以保證小學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有效性。
四、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萌芽的重要階段。小學思政教育肩負著為學生思想健康成長的奠基作用,在新時期必須要做出適應性的改變。現有的小學思政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還需要相關教育人員的進一步研究。針對新時期的教育需求和環境特性,教師需要更加注重個人素養及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注重教育過程中的趣味性和引導性。校方有意識地推動思政教育在小學教育各個學科中的全面覆蓋,雙管齊下能更好地推動小學思政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林林.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分析與研究[J].國際公關,2020(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