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的腳步,我國的英語教育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應試教育逐漸被推翻,相較之下,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更能夠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價值取向。因此,在核心素養教育方針的指導下,我們需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內容來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文針對此,對目前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幾項有關以讀促寫教育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 以讀促寫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070-02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在當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英語教育體系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因此教育改革的推進是新時代下培養社會發展性和創新性人才的必需途徑。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我們更傾向于將英語看作一個整體的語言模式進行學習,而以讀促寫的形式能夠有效把英語閱讀和寫作整合在一起,從而很好地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同時也順應新時代下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夠有效地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教學現狀
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兩部分內容。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和綜合能力培養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寫作是一種要求更高的語言知識性、技能性、實踐性、文化性和社會性的基礎綜合素養。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通過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從理解文章的主旨到各個段落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快速地抓取文章的關鍵信息,從而輔助其理解。但是,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很大的問題是學生在閱讀中所積累的技能以及素材并不能很好地運用到寫作中,這主要是由于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習慣性地將閱讀和寫作兩個教學部分隔開,從而難以實現兩者之間的促進效果。而寫作教學中主要表現出來的問題就是我們并沒有真正地將寫作教學重視起來,在寫作教學中缺乏對寫作結構的講解,學生雖然理解寫作的主題,但是由于沒有完善的寫作邏輯,因此往往在作文中都是想起什么寫什么,缺乏整體概念,這也就造成了,學生雖然掌握了很多的英語詞匯和華麗的句式,但僅僅把它們堆砌來一起,強拼硬湊,套用模板,甚至抄襲他人的作品,這樣的情況也就讓寫作水平難以獲得提升。
二、“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內在涵義及實施意義
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的內涵就是借助閱讀的過程來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我們可以在閱讀中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或者進行寫作素材的收集,或者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結構和技巧,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樣的教學模式首要的實施意義,就是將閱讀和寫作統一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兩者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引導學生學會將英語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地運用。其次,在閱讀中穿插寫作相關的內容,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積累寫作素材,為寫作練習蓄力,當學生擁有了一定的閱讀水平后,在寫作中自然而然地能夠巧妙地運用所學知識,從而促進作文水平的提升。總之,閱讀和寫作是英語學習中的兩個重要的基礎結構,所以以讀促寫的應用就能夠很好地讓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和內涵,從而熟練地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精選詞句,理解寫作主題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把英語知識看作一個整體內容,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學生的各項能力應該都包含在英語教學體系中,而且核心素養的各個要素之間都是互相滲透和互相促進的。在其中,閱讀和寫作之間就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能夠實現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寫作的主題,讓學生明確在這樣的主題下,我們能進行什么樣的思考,我們能夠應用到哪些句式。為此,在閱讀中,我們首先可以將課文中重點的詞匯和句子拿出來進行精講,讓學生來感受文章的主題下有哪些情感的表達以及寫作技巧的運用,并鍛煉學生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這便是以讀促寫的一種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時候,這篇課文就是一篇問答解釋的文章。首先,在文章的題目中拋出了本篇文章討論的話題,重點鍛煉學生對“by+doing”句式的運用,然后在文章的對話中,提出了幾種學習方式,然后讓學生學習有關該話題的對話。因此,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其中有關該句式的重點句子和詞匯拿出來,創設一定的情境,如textbook、conversation、patient等,引導學生在遇到有關學習方式主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詞匯以及“by+doing”的語法。隨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利用文章內的語境,結合學生自身的理解,運用這些語法知識和詞句知識書寫一篇簡單的文章,從而有助于學生組織寫作思路,提升寫作的水平。
2.群文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為了能夠完成一篇好的寫作文章,寫作素材是必須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因此缺乏寫作的靈感和創意,同時很少有學生能夠有積累素材的習慣。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需要從學生所閱讀的文本開始,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在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這也是學生核心素養中的關鍵因素。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文本,從而在寫作主題中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科學且正確的閱讀習慣,提升寫作能力,發揮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優勢。例如,我們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對相關文本進行分析和比較,發現其異同點,鼓勵其使用英語記錄本,當我們遇到可用的寫作素材的時候,就提醒學生記錄下來,并且分析出可以用在哪些寫作場景中,通過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就能夠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知識的共享,并且發揮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進一步推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3.解鎖思路,熟悉寫作結構
一般情況下,學生所接觸到的文章、對話等都是具有邏輯性和結構性的,尤其是教材中出現的課文內容,都是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精心篩選出來的內容,而且結構是文章的靈魂,如果學生的寫作作品不具備完整的結構,也就很難表達完整的意思。這樣的問題也是學生作文中常見的問題,因此,在閱讀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熟悉和掌握文章的結構,解鎖寫作的思路,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為此,我們可以針對一篇課文進行分析,從課文的主題出發,探究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含義以及各個部分的邏輯,并且組織學生進行仿寫或者續寫,借助已有的文章框架來約束學生的寫作方向,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寫作思路。
以七年級上冊“以讀促寫”的公開課為例,該課程以寫作輸出“My Trip”為目標,先提供了兩篇有關旅游的文本給學生進行閱讀,接著指導學生閱讀技巧和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隨后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有關內容,模仿閱讀文本,輸出寫作,在寫后環節,通過展示學生的作文來進一步規范寫作行為,提高學生的糾錯能力。學生在本節課的寫作環節的反響較之于平時的寫作課都更加的熱情自信,源于在有效的“讀”過之后,對于文本的結構等都十分明確,使寫作變得順暢,以讀促寫的功效發揮得淋漓盡致。
4.讀寫結合,鍛煉寫作能力
以讀促寫的應用一定是以課堂為基礎的,而針對語言類學科的學習,面對陌生的語法知識和大量的詞匯,學生難以入門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我們必須要緊抓英語學科的特點,與學生之間做好溝通,磨合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課堂內容,開展必要的寫作活動,讀寫結合,引導學生認識寫作的技能,強化其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時候,針對這一話題,在學習完基礎的課文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打開腦洞,想象一種機器人,并且描述該機器人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的問題,從而完成一篇文章的寫作。在這樣的寫作活動中,我們可以針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課堂評價,讓學生上臺講述自己的作文內容,包含文章的邏輯、亮點的詞匯、句式等,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對學生講述的作文內容進行提問和評價,從而發現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充分利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正確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統一起來,在閱讀中,精選詞句,通過深度解析,讓學生理解寫作的主題,同時,教師可以采用集體閱讀的形式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另外,我們也要做好對寫作結構的教學,通過讀寫結合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代龍杰.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新課程,2021(25):38.
[2]林錦秀.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1(9):159-160.
[3]張麗娟.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探究[J].學苑教育,2020(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