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春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在初中教學內容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閱讀是學生積累詞匯、鍛煉分析能力的過程,對學生學習英語課文至關重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策略,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文閱讀? 情境? 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5-0074-02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文閱讀是指學生閱讀英語文章、解讀英文故事的學習過程。在閱讀英語課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重點單詞、特殊句式,了解文章的結構等,這對學生積累知識、養成思維具有很大幫助。當前,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課文閱讀學習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在此背景下,教師對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教育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
一、初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文閱讀對促進學生提升英語語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英語課文閱讀教學有利于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完善了課文閱讀教學方面的要求,充分說明了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的作用。其次,英語課文閱讀有利于增強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在自主閱讀英語課文時,學生需要借助工具書、網絡資料等資源進行學習,從眾多的學習資源中發掘有價值的內容,從而深入地理解英語課文。最后,英語課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會設計許多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發現知識。
二、初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單詞教學,夯實閱讀基礎
在英語教學中,單詞是基礎內容,也是重點內容。學生對單詞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的能力。因此,在進行英語課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重視課文中的單詞,對課文中的單詞內容進行整合,以此來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從課文中提取高頻詞匯、新學詞匯、常用詞組等。為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教師可以設計課堂游戲,使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記憶單詞。這樣,學生將會對英語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School and Numbers》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整合“May I have…”“See you later”等表達用語,針對這些基礎知識展開系統的教學。在解讀詞匯的含義時,教師可以借助一定的場景,如“同學之間借文具”的場景等。在幫助學生記憶詞匯時,教師可以設計“組詞游戲”,讓學生從眾多寫有英文字母的卡片中挑選出可以組成單詞的卡片。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下,更容易記住英語單詞。
(二)聯系教學情境,引出課文主題
情境教學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措施,能夠在英語課文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通過教學情境,教師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暗示,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初中英語課文涉及一定的故事、場景,能夠為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提供有價值的素材。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當運用好現代教學設備,結合英語課文的具體內容創設多樣情境,將想要表達的內容融入教學情境。在創設情境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圖像情境、聲音情境等,以此來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My Futur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結合“It’s not easy to become a scientist”的內容,運用多媒體展示“科學實驗”的相關圖片與視頻,引入“某一領域的科學家的日常工作”的社會案例,創設圖像情境,幫助學生解讀這句話。另外,結合“I would be nice to my students”的內容,教師可以創設“師生友好交流、共同參與體育活動”的情境,幫助學生思考“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引導學生增強“尊師敬長”的思想意識。
(三)聯系前后內容,進行整體閱讀
在英語課文中,相鄰的句子以及相鄰的段落之間都具有一定的聯系。抓住它們之間的聯系,學生能夠更快地讀懂課文。因此,在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分析英語句子之間的聯系,推動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分析句子和段落。在分析句子聯系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推測陌生單詞的意思,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教學《Spring is coming》這一單元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Danny the Babysitter”的內容,強化學生的整體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全局觀。以“It’s time to stop swing”一句為例,一些學生不知道“It’s time to do sth.”句式的意思,所以難以準確解讀這句話的含義。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使學生抓住“Danny is tired”的關鍵信息。根據“丹尼很累”的信息,學生可以推導出“現在是停止搖擺的時候了”的內容。
(四)設計有效問題,在閱讀中思考
新課改的實施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主動思考逐漸成為了教師的共識。以往,初中生在閱讀英語課文時,完全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學習,習慣于從教師“口”中獲取問題的答案,導致其自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聯系文章內容,設計閱讀問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考慮到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合作解決課堂問題。比如在教學《Enjoy your hobb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結合“The new club”的內容,設計“Whos hobby is garden?ing”“What is the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 gardening”等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在提出問題后,教師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材內容、尋找問題答案。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能夠輕松地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對于第二個問題,學生則需要對原文中“我們老師說的內容”進行分析,從中提取出問題的答案。
(五)引導批注閱讀,培養閱讀習慣
批注閱讀是指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標記符號、文字、圖形等內容,使某些重點內容突出顯示。在批注時,學生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筆,運用自己最常使用的符號對各個段落的中心句、問題的答案、關鍵詞匯等進行標注。比如在教學《Celebrating me》這一單元時,教師帶領學生一邊批注一邊閱讀“Confidence”部分的內容。在閱讀時,學生可以對重點單詞的詞性、含義進行標注,如“notice:作動詞時是‘注意’的意思,作名詞時是‘通知’的意思”;也可以對重點詞組進行標注,如“fail (in) sth.:表示某事失敗”;還可以對探究性問題進行標注,如:“What award did Peter get?”
(六)運用思維導圖,展現課文結構
思維導圖是教師教學的有效工具,能夠使人們的思維過程可視化,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在英語課文閱讀教學中,初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構建思維導圖,將課文的寫作順序、每個段落的主旨內容等填充到思維導圖中,進而通過思維導圖講解英語課文,深化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借助思維導圖,學生在復習英語課文時就會更加地得心應手。比如在教學《Plant a plan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入展現“Planting Trees”的結構。首先,教師在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填充“種樹”的內容,突出課文主題。然后,教師按照課文內容,依次在思維導圖中填充“介紹‘種樹’項目的時間、人物、地點”“通過‘工人與同學們的對話’介紹種樹的步驟”“通過‘劉老師’的話突出‘種樹’的意義”“談談對‘種樹’項目的感受”等內容。通過觀看思維導圖,學生將更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
(七)注重德育滲透,落實文化教育
初中英語課文具有文化教育價值,能夠幫助學生明白某些人生道理。以往,教師在教學時只注重英語語言方面的知識,忽略了英語課文中的德育內容,導致英語課程的價值未能得到充分展現。針對此情況,教師在課文閱讀教學中,應當抓住課文的主題,發掘課文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將課文蘊含的文化內容傳授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塑造優良精神品質。在滲透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案例。比如在教學《Amazing animals》時,教師可以從英語課文中發掘出“保護動物、與動物友好相處”的德育教育素材,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在滲透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引入“某些同學在家里養寵物”的生活化案例,讓這些學生講述“自己與寵物的真實相處方式”,同時引導其他同學談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恰當方式”,最終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People love pets”的內容上。
總而言之,課文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環節,對學生掌握詞匯、句式、語法等知識產生著影響。身為教學的引導者,初中英語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創新課堂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打造高效課堂。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新課改的背景,綜合考慮學科核心素養、德育教育等的要求,運用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學等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現狀,全力培養學生閱讀英語課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慧娟.淺談初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J].中外交流,2019(19).
[2]毛新燕.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文教法分析[J].新東方英語,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