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永梅
【摘要】高質量的語文閱讀課程是拓展學生文化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程中,眾多教師更關注學生對套路化答題方式的理解,關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重視程度有限,導致學生的文本閱讀質量有限,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也有所不足。因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小學語文課程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關對策,希望能夠提升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成效,為學生個人閱讀能力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程閱讀? 主要問題? 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5-0092-02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中開展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內容多樣的、具有趣味性的文本材料,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不同的閱讀活動形式中養成語文課程素養。為了解決學生對理論性閱讀課程興趣不高的現狀,作為語文教師,創新閱讀教學形式,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內外材料,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是推動閱讀教學創新的重要方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深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與理解,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內容的過程中形成靈活的應用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字詞句的學習是基本的閱讀教學內容,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需要建立在他們對字詞句的理解上,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首先需要增強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個人學習能力。在傳統的儒家思想中,有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內容,這一內容說明了閱讀活動的重要性。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促進學生文本理解能力和個人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方式。
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能夠深化學生對語文基礎的字詞句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所謂閱讀,“閱”需要由視覺到思維,而“讀”則由思維到表達。由此可見,高質量的語文閱讀活動是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而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點教學目標。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極為重要的。小學是學生養成各項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閱讀活動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的開發促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更進一步的開發,其語文視野和語文能力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師的閱讀教育思維有限
在教師方面,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在角色轉換中有時不知如何是好,難以發揮其應有的讀寫教學指導的作用,而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讀寫學習的有效性。比如面對讀寫問題教師既想要直接指導學生,但是又想學生自己探求出知識的答案。此外,學生的讀寫學習經驗不足,目標認知不明確。在整個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像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而不是指導者。教學模式上的不確定導致學生的讀寫學習成效有限。
(二)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有限
在當前,學生的課外參與明顯不足。我們鼓勵并倡導“學生多讀課外書”。但是在當前的家長教育觀念中,很多家長認為學生的卷面成績決定一切,那么在這樣的教育目標下學生的課余時間無暇閱讀同時也很少有機會閱讀課外書籍,學生的學習壓力在無形中被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無法體驗學習的樂趣。面對鋪天蓋地的家庭作業和填鴨式的書本,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活動難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小學語文課程閱讀教學的主要對策
(一)拓展課堂活動,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特別是針對年齡段較低的小學生來說,語文課程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為主,引導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發展,從而實現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這需要語文課程教師掌握好情境教學、課堂活動教學和游戲教學等多種方法,促進不同的閱讀教學活動有效融合,從而設計出符合小學生學習規律的閱讀課程內容。比如《曹沖稱象》這篇文章,我并沒有要求學生直接對文章內容主旨進行總結,而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要目標:首先,為了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下載并播放了同名的動漫作品,通過直觀的視覺藝術內容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視頻播放過程中我并沒有為學生播放全部的動畫內容,而是在播放到“曹沖提出自己可以稱量大象的重量”時進行了暫停,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自主閱讀,要求學生在文本中尋找曹沖稱象的方法。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形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更為積極地開展各類閱讀活動,同時還能夠對閱讀內容形成更為直觀的理解。除了應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閱讀直觀體驗以外,我還組織學生開展不同的閱讀課堂活動,比如當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了解之后,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以強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繪畫活動,指導學生繪制一些連環畫,描繪故事的主要情節,通過這樣的閱讀形式,進一步調動學生對閱讀活動的興趣。
(二)整合閱讀資源,拓展學生閱讀視野
在實際的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語文教材的內容有效,因此,我們要積極整合不同的語文閱讀資源,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推動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推動學生由課內閱讀活動向課外閱讀活動延伸,然后再推動課外閱讀知識對課內閱讀知識進行補充和完善。通過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形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拓展學生閱讀視野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語文知識遷移能力的發展。
以筆者的課程教學活動為例,我在指導學生學習《楓橋夜泊》這首古詩的時候,首先為學生講述了詩句的意思以及詩歌的整體情感,然后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水調歌頭》《宿建德江》等等與課程內容相關聯的古詩詞,要求學生將鑒賞《楓橋夜泊》這首詩歌的技巧應用到課外詩詞的鑒賞過程中,這樣就能夠在拓展學生閱讀視野的基礎上,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遷移。再比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海上日出》這篇文章的內容時,我首先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文章的意境,然后要求學生在直觀的圖片的指導下閱讀這篇文章,體會巴金先生優美細膩的寫作風格,并應用到實際的寫作活動中;與此同時,我還為學生展示了《憶江南》《詠春日》等等相類似的優美的寫景文章,使學生感受不同作者在寫景過程中應用到的不同的寫作手法,以及不同的寫作風格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內外結合閱讀的形式,實現閱讀課程質量的提升。
(三)深化信息應用,增強課程直觀效果
在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課程質量提升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構建相應的課程閱讀情境,使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形成情感共鳴,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課程情感體驗。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使理論化的語文閱讀知識更加直觀。因此,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中,要結合信息技術創建趣味性的語文閱讀情境,在增強語文閱讀課程內容趣味性的基礎上,增強課程內容的直觀效果。例如《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二類趣味性的閱讀情境:我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了Q版的三國動畫,這些動畫活動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組織學生觀看“草船借箭”的片段,推動學生對故事內容形成初步的、整體的理解,然后組織學生探討不同故事人物的不同形象。在學生觀看完成之后,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課堂表演活動,學生在設計表演內容的劇本時,不僅能夠對“諸葛亮的智謀過人”“周瑜的心胸狹窄”“魯肅的忠厚老實”等形象形成直觀的理解,同時還能夠在趣味性的課堂活動中自覺集中注意力,并在此過程中學習記憶人物形象的刻畫方式,從而實現閱讀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開展群文閱讀,拓展學生課程視野
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除了增強閱讀內容的直觀性之外,教師還要重視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在語文教材中,不同的文章內容之間往往存在相應的關聯性。那么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挖掘相關文章的內在關聯,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通過組織學生閱讀同類型文章作品的過程中,對作者的寫作方式、思想情感和語言結構進行有效的對比,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成效。比如我在開展群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將《落花生》《桂花雨》和《珍珠鳥》這三篇作品放到一起組織學生開展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這三篇文章的過程中對“父親的教育”“作者的回憶”“珍珠鳥的外觀”這三項內容進行分析,感受這三篇文章中所抒發的對生命的贊美,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且逐漸掌握敘事類文章的寫作、閱讀技巧,分析不同寫作手法的具體作用,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綜上,小學是學生養成各項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我們在這一時期的語文課程中創新語文課程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等閱讀核心素養,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我們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整合各類教學資源,結合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構建不同閱讀情境,以直觀化的課程內容來調動學生在閱讀課程中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高語文閱讀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寇.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高段自主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課內外,2019.
[2]王蓉.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9(46):1.
[3]張紅鵬.淺談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