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景
【摘要】本文主要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介紹了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想教育中的意義與方法,以期通過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學當中的方式,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更好地融為一體,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啟發。
【關鍵詞】工匠精神? 高職?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81-02
現階段,為切實滿足人們對交通的需要,我國鐵路行業得到了有效的發展,為了滿足當前鐵路運輸對鐵路專業人才的需求,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在進一步強化專業知識教學的同時,通過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的方式,為高素質鐵路人才的培養貢獻自身的力量。
一、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想教育中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安徽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的過程中提出了“工匠精神”,并且工匠精神作為依據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為基礎,對工人階級與勞動群眾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當前高職思想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思政教學的生命力,還能強化學生對當前社會思想需要的了解,為其后續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推動思政教育的優化改革
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為使學生的思想、行為活動均能得到有效的培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為學生提供針對性較強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學生的職業潛能,已經成為推動學生朝著高素質人才發展的必要方式之一。但對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院校仍將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當做是思政知識的主要傳輸方式,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思政知識的學習主動性往往偏低,進而導致最終的思政教學效果無法滿足預期的需要?,F階段,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在推動思政教育全面徹底改革,提升當前思政教育水平的基礎上,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對于思政知識學習的需要,為學生的高素質發展提供支持[1]。
(二)推動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為實現自身培養高素質、專業實踐能力較強復合型專業人才的目的,可以在認清自身責任定位的基礎上,將工匠精神融入當前的思政教學當中,令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與國外的先進生產思想融合到一起,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提升學生就業率的基礎上,推動自身乃至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想教育中的方法
國鐵集團發布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統計公報》顯示,截止至2019年底,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數超過13.9萬公里,全國鐵路路網密度約為145.5公里/萬平方公里,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當前鐵路行業對高素質鐵路人才的需求量不斷上漲?,F階段,為切實滿足人們對高素質鐵路人才的需要,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少數由中央財政撥款的高職院校,應用如下方法,將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思想道德素質的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當中,成為切實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一項極為必要的工作。
(一)令工匠精神融入教師的思想觀念中
眾所周知,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一個人生價值觀與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關鍵階段,但受信息全球化、知識碎片化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響,面對上述情況,開展思政教學成為了一項極為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若想要切實保證工匠精神與思政知識能夠為學生正確三觀的培養提供有效的支持,在當前的高職教育過程中,為使工匠精神能夠切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院校方面需要保證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切實將工匠精神的含義準確傳達給學生。舉例來說,為切實實現上述目標,首先,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對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培養質量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具體來說,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在加強學生對工匠精神理解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加強思政教師間交流,與周邊院校進行聯動,實現走進來、走出去培訓等方式,切實提升教師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工匠精神與思政知識融為一體,在后續思政教學過程中,可能給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知識教學引導。其次,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還大力鼓勵教師將工匠精神與生活實際融為一體,并且引導教師在日常學習工匠精神內容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技術迅速全面地查找與工匠精神相關的知識信息,通過這種線上、線下聯動學習的學習方式,在提升教師學習效率與質量水平的同時,加深教師對工匠精神落實的理解,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還通過鼓勵同專業或不同專業教師之間積極溝通交流的方式,使得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在對自身知識體系進行查缺補漏的基礎上,將工匠精神內容與思政教學內容有效地融為一體,切實達到將思政理論知識與鐵路行業實踐技能操作相統一的目的[2]。
(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在對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的中心思想進行探究分析后可以發現,兩者的核心極為相似,因此,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與工匠精神內容融為一體是一項具有切實可行性的工作。具體來說,工匠精神培養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需要高職院校從各個環節入手,為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切實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首先,工匠精神、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識核心內容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要求;其次,高職思政教育能為工匠精神的培養與弘揚提供有效的場景依托;最后,工匠精神內容的融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思政教學的內容,上述情況的存在不僅可以為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持,還能引導學生明確自身的未來發展目標。
在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實踐操作能力、思想道德素養等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在開展思政教學的過程中,院校方面可以通過構建具有工匠特色的有效人才培養平臺,并依據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情況,制定豐富多樣的選修課,在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選修課學習的基礎上,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思政學習環境。同時,思政教育作為當前高職院校的基礎課程之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內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的精神,進而在后續工作過程中,能夠始終充滿激情。院校方面還可以通過在開展思政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胡雙錢、毛臘生等大國工匠工作事例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強化學生的工匠思想。此外,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通訊技術得到了有效的推廣,現階段,為切實做到能夠實時為學生提供與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相關的解決方案,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群,并定期將與工匠精神相關的知識理論、視頻、圖片等資料發送到群中的方式,在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果。此外,高職思政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為了切實提升教學質量,可以在明確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將與工匠精神相關的知識有規律、有計劃地融入課程教學內容當中,以便切實提升教學的效率[3]。
(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想環境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樹立健康向上的學校風貌,是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的關鍵點之一。在當前思政教學過程中,由于工匠精神的融入與培養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高職院校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明確學生當前理論與專業知識教學情況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舉例來說,在進行工匠精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鐵杵磨成針”這一成語為基礎,引導學生圍繞這個詞,談論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通過持之以恒的實踐,實現最終目標的行為,并以此為基礎引出工匠精神中的堅持不懈,通過這種方式,在加強思政課程與工匠精神之間聯系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認識。
(四)工匠精神實訓基地的建立
實訓基地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實訓場景,為當前思政教學工匠精神的融入提供更為真切的實踐教學資源。在實訓基地展開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與鐵路行業相關的辯論話題,在學生辯論過程中對學生專業素質能力、思想道德水平進行估計的基礎上,了解學生受金錢至上、個人英雄主義等思想影響的程度,然后依據學生的辯論內容以及與工匠精神相關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加深對自身辯論內容以及自身未來工作內容的理解,為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產業變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我國正逐漸從制造大國朝著制造強國的方向轉變,社會對于專業素養較高的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高職教育作為當前專業人才培養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切實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傳統思政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思政水平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勞海英.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4):33-36.
[2]孔德宏,王曉利.工匠精神培養和高職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徑研究[J].大學,2021(20):141-144.
[3]李維維.工匠精神培養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徑探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