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蘭
摘? 要: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必修課程,而中職院校主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并不注重語文這類人文學科的學習情況。近年來,國家對于語文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學好語文,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提高國民的民族自信心。
關鍵詞:中職語文;就業導向;重要性;策略
分類號:G4
目前,我國逐漸對中職教育加強了重視,進一步的調整改革,語文教學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發揮其專業的特點,以就業為導向進行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能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性多方面發展,幫助學生為以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好良好的基礎。
一、以就業為導向,認識中職語文的重要性
其一,助力實現培養實踐型、技能型人才目標?;诰蜆I導向對中職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創新,能綜合分析學生就業需求的變化,不斷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適當地開發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對中職生的職業實踐能力進行培育,能促進中職生職業競爭力的提升。
其二,引導中職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在就業導向教學組織活動的作用下,中職生能按照教師的引導提高自身思想認識水平,在正確定位自己和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切實根據自身能力變化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崗位,提高中職生的就業成功率,提升中職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
其三,對中職生進行職業適應力方面的訓練,使中職生在學習實踐中逐漸積累豐富的經驗,能對自身專業實踐和職業發展形成更加明確的認識,進而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完成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對自身能力進行多元化的訓練。
二、策略
1.轉變傳統教育范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中職語文教育的教學基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能力,形成一定的文學素養,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化為己用,但傳統教學過于重視學生的文學素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科在就業實踐中的優勢認識的不很清晰,自然不能將所具備的文學素養運用到今后的職場實踐中去,因此教師應當明確就業導向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功用,將就業作為教學的重要目的,轉變傳統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具體情境下語文和語言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創設多種情境,營造輕松的氛圍,開展更多實習訓練教學,敦促學生有意識的發展自身語文職業素養。教師可以挖掘網絡等渠道拓展教學范式,也可以定期參加研討工作、校內外交流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應對多元化趨勢下的中職語文教育,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理念進行調節,培養自身更高水平的教學能力。
2.明確教學目標體系,確定教學資源體系
一方面要明確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的目標,結合職業素養等方面理論,深入研究培育職業素養對學生成長的意義,探析職業素養培育和語文課程教學標準之間的相關性,基于市場形勢進行全面調研分析,掌握市場的用人需求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形成適合中職院校學生實際的語文課程教學目標體系,將職業素養培育的內容全面融入到語文課程目標體系中,便于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圍繞職業素養培育相關的內容融入更多的教學資源,對教學教科書內容等不斷進行補充、優化,增加更多的選修課內容,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開拓他們的視野,借助互聯網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全面提升教學的系統性,提高學生語文基礎功底。
3.著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技能
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中職學生個人成長、學習和工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語文學科教學是培養中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該結合教材、拓展教學內容,引入與生活和工作相關的情境對話內容,創設和諧的情境,引導學生兩兩合作、小組合作等進行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從而提升教學實效。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就業應聘時常見的自我介紹內容,讓學生先簡單編排自我介紹內容,再兩兩進行訓練,之后在小組中互相展示自我介紹內容,最后教師抽選若干名學生上臺展示自我介紹,通過這種訓練練習可以有效為學生今后的就業面試搭建橋梁,提升學生在公眾場合的語言技巧。教師還可以開展臨場發揮的對話訓練,通過提出一些社會性問題讓學生臨場發揮進行表達,以此更好地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些問題可以是“如何看待就業形勢嚴峻”、“生活成本提高”、“提高公民素質”等問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閱讀,教師應該將課外閱讀指導重視起來,結合中職語文教材內容為學生推薦閱讀經典書籍,可以是歷史、經濟、心理學、人物傳記等各方面書籍,督促學生閱讀和布置閱讀任務。
4.側重于專業知識培養
結合中職院校的辦學特點,中職階段語文教學更注重于服務學生的發展,而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也滿足這樣的要求。通過語文學習,學生能夠利用語文的工具性獲取信息,傳遞信息,逐步培養自己的語文能力,并且能夠在職業崗位中利用語文能力促進自身的發展。例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全面推廣普通話教學,并且讓學生在平時的專業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職業崗位中更好地表達信息,同時有效提高交流和溝通的效率。培養學生交流能力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只有學生學會傾聽,才能更好地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對收集的信息進行處理?;谶@樣的培養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關注語文的工具性,讓語文的工具性更好地為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而服務。
5.建立評價體系,幫助學生自我反思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積極表現情況以及在模擬就業活動中的綜合能力展現設置教學評價表。在每周末發給學生,讓其結合評價表與自己未來的就業打算,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找到差距,有針對性地彌補與提升。
例如,班級上有的學生雖然在平常的語文知識檢測中達到了很高的分數,但在日常的課堂互動環節,這部分學生總是沉默的一方,在模擬就業面試環節的表現也不盡人意,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都有待提升?;诖?,教師在對其進行評價時,一方面要挖掘其存在的優點,如對待基礎知識有認真的態度和刻苦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巧妙點出其存在的問題,如主動性不夠高,在職場上可能抓不住機會,導致自己的才能被淹沒……在給出評價后,教師還應為其提供一些提升的建議,如自己平常在鏡子面前多練習講話、看一些邏輯推理性較強的小說與文章等等,幫助學生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自己,并結合就業發展方向與需求進行自我提升。
三、總結
總之,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能促使學生明確自己所學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能使學生在校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促進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和個人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寧.探討如何有效整合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核心能力[J].學周刊,2018(15):13-14.
[2]張麗端.中職語文教學如何強化與專業、就業、實踐的聯系[J].現代語文旬刊,000(008):96-97.
四川省井研縣高級職業中學? 四川 井研? 6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