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麗
【摘要】歷史是初中教育的一部分,歷史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眼界,拓寬思維,對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可以從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巧妙地運用時空觀念來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并在教學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深度以及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 時空觀念? 教學實踐?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2-0074-02
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歷史學習已經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現如今的歷史教學不只注重對歷史知識的教學,還應注重對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基于此,教師可以基于時空觀念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設計,如此可以讓學生更為清楚明確地了解歷史發展,并且時空觀念的提升可以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讓他們養成具體事件具體分析的習慣,并可以提升他們的歷史認知。為此,教師需要對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進,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多途徑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部分入手對基于時空觀念的初中歷史教學進行研究。
一、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歷史教學的效果遲遲不能提升,對學生的歷史素養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教師需要明確歷史教學都存在哪些問題,并進行有效的改進。
從當前初中生對歷史學習的態度而言,很多學生的態度都不夠積極,有學生覺得歷史課程講的都是過去的事,時間不會倒流,所以不用學習,還有學生覺得歷史內容較為枯燥,沒有學習興致,等等。在這樣的心態影響下,很多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較為被動,即他們不會主動對歷史內容進行思考,對教師所講的歷史內容也多是進行表面上的理解,并不深思。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學生很難看透歷史的本質,時空觀念也很難發展起來。
二、基于時空觀念的初中歷史教學優化策略
時空觀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會更有針對性,有助于學生歷史學習實力的提升。
(一)時空結合,全面分析
在現如今的歷史教學中,不提倡教師進行直接教學,而是提倡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讓學生做歷史課堂上主力。因此,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習能力,否則歷史課程很難進行下去。因此,教師可以從時空結合的角度來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對歷史事件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與認識。例如,對于“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的教學,學生需要進行一定的自主探究。我給他們設計了探究任務:任務一:探究早期國家的產生的歷史條件;任務二:探究社會變革的具體內容、原因以及結果。并且,在學生進行探究之前,我特意提醒他們關注時序與地理。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我會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觀察和指導。比如,我發現有學生對早期國家的產生的探索較為混亂,對商朝感興趣就會先進行商朝內容的學習,對周朝感興趣就會先進行周朝內容的學習。對于此,我建議學生制作一個時間軸,按照朝代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學習,因為朝代出現的先后順序之間都具有一定的聯系,如果忽略時間順序,對歷史的認識會有所欠缺。另外,隨著時間的變化,地理環境會發生變化,學生在研究各個朝代以及社會變革時應當將地理因素考慮在內。通過這樣的探究與指導,學生會提升時空結合的意識,有助于他們的歷史時空觀念的發展。
(二)時空變換,對比教學
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也就是說,在過去的特定的時序和地理環境下發生了特定的歷史事件,轉換了時序與地理環境之后,歷史事件也會發展變化。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時空變換來進行對比教學,強化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鑒于此,教師的初中歷史教學不能再按照教材順序進行按部就班的教學,而是需要進行一定的整合,便于學生從時空變換的角度進行對比學習。通過對比,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識會更為深刻,對歷史時空的理解會更為透徹。例如,對于《百家爭鳴局面》與《秦統一中國》這兩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對比,讓學生看看在不同的時序與地理條件下,歷史會如何發展。在這兩部分內容的整合教學中,內容量比較多,因此我讓學生進行了合作對比學習。具體來說,對于諸子百家,學生需要了解百家爭鳴發生的時序和地理條件,還需要了解隨著時空的發展,諸子百家在秦統一中國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的對比會讓學生深刻認識時空的關鍵性。在學生進行合作時,我會進行觀察,并在必要時進行引導。
(三)歷史地圖,巧妙運用
歷史地圖的運用可以深化學生的時空觀念,也可以讓他們更加清楚歷史脈絡,并從系統上進行歷史學習。所以,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需要意識到歷史地圖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多角度的運用。也即是說,教師可以直接展示歷史地圖,讓學生根據地圖以及歷史教材進行一定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或者教師提供的資料自行進行歷史地圖的制作,還可以提供一半地圖,讓學生補全另外的地圖。不同的歷史地圖運用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并且多樣化的方式可以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樂趣,有助于學生歷史學習主動性的提升。例如,對于《三國鼎立》的教學,我利用歷史地圖與學生玩了一個游戲。具體來說,我會提供三國時期關于三國的地圖,并讓學生看圖猜“謎”[1]。比如,對于蜀國,我會指著地圖上關于蜀國的區域,讓學生猜測這個國家最著名的軍師是誰。很多學生通過電子游戲或者是影視劇,對三國時期的歷史有所了解,因此很容易可以猜到諸葛亮。在學生猜出答案之后,我會在地圖上插入關于諸葛亮的圖片,并繼續與學生玩這個游戲。在接下來的謎題中,學生需要根據地理位置猜測三國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猜想與假設。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幾乎全程都依托于歷史地圖,并且,通過歷史地圖,學生不僅較為全面地認識了三國的歷史,歷史思維、時空觀念以及史料運用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所以,教師需要巧用歷史地圖[2]。
(四)歷史發展,合作探究
時空在不斷變換,歷史也在不斷往前發展。所以,教師可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并讓學生學會從歷史地圖上看歷史發展。而且,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歷史發展學習,一方面是因為初中時期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僅靠他們自己很難對歷史發展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而合作不僅可以完善他們對歷史的看法,還可以促使他們相互啟發,強化歷史思維;另一方面是因為合作探究可以突出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的學習多一些驚喜與成就感。不過,對于學生的合作探究而言,教師需要進行適當優化,即讓每個小組的平均實力相當,并讓每個小組之間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例如,對于《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的教學,我讓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了合作探究學習。展開來說,對于魏晉南北朝的科技文化,學生需要先進行一定的了解,再對魏晉南北朝之前以及之后科技文化進行分析。學生的分析需要從時空的角度進行,需要考慮到朝代的變化,人們需求的變化,并探究科技文化的發展需要哪些現實條件。這次的合作探究時間為十五分鐘,學生可以根據教材、歷史地圖以及我提供的史料材料進行合作探究,對科技文化的發展歷史進行綜合的學習與認識。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歷史綜合能力會得到有效的強化。[3]
三、時空觀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優化反思
對基于時空觀念的歷史教學進行反思,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示,并促使初中時期的歷史教學進行進一步的優化。
初中時期基于時空觀念的教學需要突出學生,即教師不能直接對歷史知識進行解讀,也不可直接從時空的角度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而是應當先讓學生進行解讀與分析。并且,教師需要調動起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讓他們真正對歷史感興趣起來,進而提升歷史學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歷史教學要突出學生,也要把握好程度。也即是說,教師不能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而是需要在合適的時候進行一定的指導。并且,教師的指導不能太過于直接,而是需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比如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問題可以給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但不會直接讓他們知道答案。
另外,時空觀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應當以了解學生為前提,這里所說的了解學生,指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歷史學習成績,還有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表現、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多個方面。教師越了解學生,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就越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途徑來了解學生,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觀察,也可以在課間深入到學生之中,與他們進行一定的閑聊,還可以通過與班主任以及學生家長的交流來了解學生。[4]
總之,在有效的反思下,教師的歷史教學效果會提升,學生的時空觀念也會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注重對時空觀念的培養,讓學生從不同的層面上來認識歷史、鍛煉能力。為此,教師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是時空觀念,并將時空觀念滲透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在解決教學問題的基礎上,從時空分析、對比、地圖運用、歷史發展等角度優化學生的時空觀念。其次,教師需要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讓學生的時空觀念得到強化,歷史學習實力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志燕.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觀”的培養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王焱.試探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華少年,2017(25):22.
[3]王玉倩. 歷史題材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馮靜雯.歷史地圖在歷史課堂導入中的運用——以《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一課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