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遼寧省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外貿易經過不斷地改革創新,取得了長足地進步。在新冠疫情影響的世界經濟貿易背景下,應當充分認識當前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形勢,用更加積極穩健的發展戰略促進新形勢下未來五年遼寧省對外貿易的發展。著力深化與東北亞國家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遼寧省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水平,優化遼寧省和國當前的對外經濟發展方式,進而達到提升遼寧省外貿發展綜合實力的目的,努力把遼寧省建設成東北亞地區經濟交流和發展的中心和樞紐。
關鍵詞:遼寧省;新形勢;對外貿易;對策研究
一、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在“十三五”期間,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發展取得明顯的進步,無論是對外貿易的結構還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都穩步前進,對外的國際交流和與其他國家之家的往來更加密切,對外貿易的活力被進一步激發,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到遼寧省投資建廠,遼寧省的對外開放形成了科學系統、運行順暢的體制機制,同時遼寧省也進一步利用其沿海經濟帶的地理優勢,主動融入東北亞區域經濟的合作之中,為遼寧省經濟振興貢獻力量。
盡管在過去的五年中,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仍有穩中求進的態勢,但是在分析了近年來的數據的基礎上可以看出,相對于其他省來說,遼寧省的對外貿易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對外貿易的競爭力較弱。
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對比,可以總結出遼寧省對外貿易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遼寧省對外貿易呈現出外向型經濟下滑的特點,對外貿易進口額大于出口額。
2.遼寧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進一步增長,尤其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長速度較快,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調整,近兩三年來,涌現了一些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
3.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相比更具發展勢頭,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而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增長速度則呈下降的趨勢。這也代表著民營企業在遼寧省對外貿易的出口中作用日益凸顯。
4.外商獨資企業在遼寧省外貿出口中占據主要地位,而中外合資企業在進口中則占據最大比例。
5.近年來,遼寧省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開放體系,沿海經濟帶在整個遼寧省的進出口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經貿區域比較集中。
二、當前遼寧對外貿易發展面臨新的經濟形勢
1.國際經濟形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全球的經濟發展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全球經濟遭受重挫,不斷衰退。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各個國家的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各國人員和貨物往來受到巨大的沖擊,多數經濟供應鏈斷裂,各國間的經濟合作被迫停滯,全球經濟面臨共同的衰退,其嚴重程度遠遠高于2008年到2009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與此同時,除了新冠疫情影響外,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日韓貿易戰、敘利亞、朝鮮等地緣政治因素也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當前,各國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同,很多貿易大國的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從近半年的境外冷鏈產品的進出口情況來看,國外進口產品仍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必將導致世界經濟滑坡,海外訂單減少、國內外需求萎縮等情況。這些因素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而這種影響也將帶來新的國家和市場之間的交叉合作,國家間、區域間會迅速形成新的戰略合作關系,推動新的區域經濟發展。
2.國內經濟形勢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前,國內的經濟總量穩步提升,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球經濟增長速度,不斷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在對外貿易方面始終做到求穩求質,對外貿易規模逐年擴大。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國內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以第一季度為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GDP下降6.4%,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比2019年同期下降6.4%,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下降12.5%,全國居民的消費情況受到抑制,失業率上升,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綜合來看,雖然因疫情的關系我國的經濟出現了負增長,但是在民生保障領域和新動能領域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長,整體經濟狀況仍然有好轉的勢頭,說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總體趨勢沒有變化。
結合當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必然對遼寧省的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要重新對新的形勢進行研判,提前做好未來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工作的計劃,進而促進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
三、當前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各個城市間的對外貿易發展不均衡
縱觀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可以發現,沈陽和大連的對外貿易額占全省總體進出口貿易額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他城市對全省的對外貿易發展貢獻較少,且其他城市對外貿易發展水平和潛力較弱,城市間的互動和聯系較少,難以形成互通互聯的協作模式。而大連市和沈陽市雖然在整個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發展中起到了“頂梁柱”的作用,但是大連市的對外貿易優勢比沈陽市更加突出,近三年的大連市對外貿易更是獨占鰲頭,是沈陽市對外貿易總額的四倍以上。雖然大連市和沈陽市對遼寧省整體對外貿易發展貢獻巨大,但是這兩座城市的對外貿易發展的成功并不具備可參考性和可復制性,主要依賴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城市本身在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所以對遼寧省的其他城市并不能產生帶動效應。
2.外資來源單一,投資結構不合理
近年來,遼寧省的對外貿易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在遼的外資投資主要來源于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美國,以及距離遼寧省比較近的日本和韓國。因為遼寧省的外資來源比較集中且單一,且投資結構因技術上缺乏創新而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造成了雖有一定數量的外資企業來遼寧投資,但是明顯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標志性的企業,投資結構有待優化。與南方省市相比遼寧省的整體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仍有差距,保守落后的發展思路和缺乏創新的思想觀念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遼寧省對外貿易行業的發展。
3.外貿企業不夠專業,技術無法達到要求
遼寧省的外貿企業主要集中在沈陽和大連兩個城市,其他城市略有分散,但是相較于營商環境較好且技術過硬的其他南方城市,遼寧省的外貿企業規模較小,一般以中小企業為主。而這些中小企業難以引入專業的外貿人才,遼寧省高校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科研實力比較薄弱,從事外貿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沒有相關經驗,信息滯后等問題為遼寧省的外貿企業造成了重重障礙。加上企業存在的經營管理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企業內部缺乏技術進行產品創新,導致很多外貿企業不具備相應的生產規模,長此以往,很多外商便不再選擇在遼投資。最終可能使遼寧省的對外貿易行業無法擴展相關業務,投資商不斷流失。
4.港口城市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備
長期以來,遼寧省的大連港和丹東港都承擔著遼寧省對外貿易運輸的重要任務。完善的基礎配套能夠使外貿運輸的效率大大提高,能夠對外貿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再反觀遼寧省港口城市的外貿基礎設施,則存在一定的問題。以丹東港為例,丹東作為一個口岸城市本身的經濟發展情況就遠落后于其他口岸城市,整個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設施和技術也比較落后,港口整體的智能化水平不能達到要求進而導致運輸能力不足。
5.新冠肺炎疫情對遼寧省外貿行業沖擊巨大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給遼寧省的經濟發展增添了諸多阻礙,導致遼寧省的對外貿易規模急劇萎縮。在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今天,很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的外貿企業存活艱難,國際間的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呈現逆流。所以在未來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遼寧省仍需不斷協調好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充分保障外貿企業能夠復工復產,積極推動遼寧省對外經濟前進的腳步。
6.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受國際形勢的影響較大
近兩三年內,因受國際形勢的影響,遼寧省的對外開放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美的貿易摩擦、日韓的貿易戰,這些因素都成為了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的阻礙,國內經濟的發展速度也不斷放緩,遼寧省對外貿易出現了投資下降。可以說,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發展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艱難前行。
四、新形勢下促進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1.遼寧省應充分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之中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也遇到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沿線上的一些國家,仍處于基礎建設階段,遼寧省以東北老工業基地著稱,可以將優勢企業的過剩產能向周圍這些發展中國家輸出,像電力、鋼鐵等企業都可以重新出發,重新打開國際、國內市場,尋求新的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也側面推動遼寧省更多企業到這些沿線國家去投資辦廠,對外貿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不斷增加國際產能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并在此過程中學到更多國際先進的科學技術,打開眼界,了解更全面而復雜的國際市場需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最終達到提升遼寧省對外貿易競爭力,提高遼寧省外貿的影響力的目的。
2.加強遼寧自貿區建設,提升對外貿易的競爭力
遼寧自貿區是與東北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和開放合作的重要通道,它的成立對整個東北亞地區都具有明顯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自貿區的成立使進出遼寧省的對外貿易更加自由且各種限制明顯減少,極大地激發了遼寧對外貿易的活力,各項貿易簡化政策也為遼寧省的對外貿易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如何利用遼寧自貿區,如何加強自貿區建設,使它能充分發揮作用進而提升對外貿易的競爭力意義重大。
首先,要不斷開拓新的貿易市場,規避因政治因素喪失市場的風險。通過對自貿區中的企業進行分析調查發現,自貿區中的外貿企業主要來源于發達國家,因此很多時候對外貿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而造成不穩定也不確定的尷尬局面。所以為了更好地規避風險,使遼寧省的對外貿易往來能夠長遠發展,必須不斷尋求新的貿易市場,進而更有效地分擔風險。所以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遼寧自貿區要積極開拓歐盟、東盟等其他地區的貿易市場,從而減少對發達國家的貿易依賴,同時更要善于利用地緣優勢開展貿易往來。
3.加快港口城市建設,健全全省開放格局
大連一直處于沿海城市中的領頭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除了要完善自身對外貿易發展之外,同時也要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其余港口城市的建設。由于沿海經濟帶對于遼寧省整體外貿發展意義重大,所以要進一步地加速推進沿海經濟帶改革創新,完善遼寧省的開放格局,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其他港口城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尋找國內外的外貿合作機會。同時要加強全省港口城市建設,形成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大城市的基礎設施投入,尤其是加強信息化建設。
4.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高外資利用率
遼寧省要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在遼建廠投資,要將外資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尤其注重擴大科技創新型企業在外資企業中的比例。遼寧省的各個城市各有特色,大連市的石化產業、船舶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營口市則在冶金、石化、建材等行業獨領風騷,丹東市則以儀器儀表、車輛制造等產業著名。盤錦的大米、石油遠近聞名。這幾個城市要積極與大連市形成產業整合,應利用自身的資源條件與大連的同類產品形式比較,為不同的投資者提供多種選擇,進而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遼寧省投資,同時要進一步更新招商引資的理念。除了政策性引資外,也要注重用服務和營商環境對外資的吸引力。除了原有的引資國家外,也要加強與其他國家間的戰略合作,提高外商在遼寧省的投資體驗。
5.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外貿企業,引導企業“走出去”
縱觀當前遼寧省的外貿企業,多數的經營主體為外資企業。但若想從根源上改變遼寧省的貿易結構,切實促進遼寧省對外貿易穩中提質,提升這些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則必須針對這一現狀努力改變。遼寧省要充分發揮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將遼寧省各個城市的特色產業深入挖掘,如大連的機車廠、造船廠、本鋼、鞍鋼、撫順的煤炭等。這些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國有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的背景以嶄新的姿態走出去,將遼寧省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礦產資源積極輸出,將這些過剩產能轉化為促進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的強勁動力。
6.政府給予外貿企業政策性扶持
除了外貿企業本身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外,政府要給予外貿企業更多政策性的扶持。尤其在外貿企業面對融資難的問題時,要積極解決企業困境,引導銀行放寬對外貿企業貸款的限制,通過政府搭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為外貿企業搭建相關審核評估平臺。簡化銀行辦事流程,縮短外貿企業貸款時間,用更加科學化、人性化、精準化的服務為外貿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外貿企業也要真實提供自身的財務情況,真實清晰的企業經營情況能夠使銀行和外貿企業直接形成更加良性的業務合作關系,讓原本不夠緊密的雙方關系捆綁得更緊,尤其是對中小外貿企業來說,政府若能解決了融資問題,一定程度上就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問題。
7.注重對外貿易類專業人才培養
縱觀遼寧省對外貿易行業對于專業的人才需求仍有較大的缺口,針對這一現象遼寧省要針對此類人才給予更多利好政策,比如加強自貿區周邊的基礎配套建設,在落戶政策上給予傾斜,或者給一定層次的人才“安家費”等,更專業化的人才加入到遼寧省的外貿行業中,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發展才能注入更多活力。同時,加強外貿類人才的培養除了專業人才的引進,也要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和聯絡,發掘高校的“智庫” 作用,同時解決用人需求。當然,與高校間的促進也是相互的,更多的校企合作也能幫助高校優化外貿類人才的培養方案,為培養專業化人才提供更多的導向和參考。切實提升學生專業的匹配度,提高專業技能,在為遼寧省整個外貿行業添磚加瓦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更加清楚當前遼寧省的外貿行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環境,進而在大學期間學好專業知識,做好專業儲備。
8.做好全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為外貿行業保駕護航
在新的形勢下,面對全球的新冠疫情,遼寧省的對外貿易要進一步采取完備的防護措施,筑牢安全防線,對于進出口的商品要嚴格管理、智能防控、高效檢測,同時要加強人員管理,確保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趙曉玲,張波,胡嬌.遼寧省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20,(07):106-109.
[2]張振.東北地區區域經濟韌性研究[D].吉林大學,2020.
[3]許曉冬.“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融入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對策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3):55-61.
[4]張磊,高伊婷,趙彤彤.東北地區對外貿易時空演化與協同發展研究[J].東北亞經濟研究,2020,4(01):29-40.
[5]遲明園.東北地區服務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6]常虹.“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省對外經濟合作的政策建議[J].農場經濟管理,2019(09):38-40.
[7]劉秀玲.遼寧省對外貿易競爭力分析[J].中國商論,2019(14):108-110.
[8]崔文,梁爽.深入融入“一帶一路”,構建遼寧對外開放新格局[J].大眾投資指南,2019(13):218-219+221.
作者簡介:林心宇(2000.04-? ),女,漢族,山東省長島縣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18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