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自祥
【摘要】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中明確強調了全面促進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要求,教師需要著眼于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在這一根本任務的指導下逐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及水平。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來說,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學生的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實踐能力,積極整合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全面改革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下大膽想象,這一點對突破傳統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束縛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很多學生學習能動性高漲,能夠自主自覺地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掌握適合自己的高中物理學習策略和技巧。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物理?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096-02
物理的社會性以及實踐價值比較明顯,教師需要了解學科教學的具體屬性以及特征,關注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動性,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在調整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主動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所存在的各種實際問題。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重要責任,關注對教書育人教育原則的分析以及研究,站在學生的視角,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素質教育的重要優勢和價值,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以及邏輯思維水平的提升最為關鍵,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難以實現這一育人目標。教師需要全面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逐步改善為基礎,確保學生有所收獲,實現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一、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結合新課改的具體內容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是第一步,教師還需要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所采取的學習方法,構建科學完善的教育教學框架及體系,以此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高中物理學科來說,核心素養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比較明顯,教師需要注重對核心素養概念的深入解讀及研究,以科學態度、科學責任、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為依據,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了解學生對物理觀念的理解以及認知,確保對癥下藥。
(一)科學態度與責任。科學態度與責任是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態度,提升學生的科學責任感。高中物理的學習難度相對偏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方法應用水平最為關鍵,教師需要以科學精神研究過程、科學歷史分析為基礎,讓學生主動了解科學的本質,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探究熱情,盡量避免學生出現盲目從眾的問題。實事求是最為關鍵,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物理學習進度,關注學生的科學態度,分析學生的自主感知能力,讓學生能夠敢于質疑,大膽自信地說出個人的不同意見和想法,真正意識到物理學習的重要責任。
(二)科學探究。科學探究對學生的物理學習、社會實踐有非常關鍵的影響,物理教師需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將課堂歸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如果學生能夠掌握科學合理的探究方式就能夠更好地親近自然,高效努力地學習科學知識,提升個人的思想境界,教師提升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啟發學習和探究學習為基礎,確保學生能夠在正確科學探究精神的指導下自主提出問題。小組合作不容忽略,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假設,與學生共同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利用各種現代化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手段主動搜集各種資料以及證據,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部合作時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完成核心教學環節之后,教師還需要讓學生自主表達和交流,落實好后期的教學評價以及總結反思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感,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及優化升級。
(三)科學思維。科學思維與學生的物理學習存在一定的聯系,教師需要關注對學科基本特征的分析及研究,其中科學思維、學生的自主觀察以及物理實驗的結合最為關鍵,大部分學生能夠結合個人已有的學習經驗進行自主探究。科學思維主要是指大腦中對科學事物本質以及規律的理解以及認知,教師需要確保學生構建科學完善的邏輯思維體系,將科學論證、質疑、創新、模型構建以及科學推理相結合,讓學生能夠透過問題看到本質,提升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模型構建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讓學生對抽象乏味的知識有一個形象客觀的了解,個人的推理能力、探究能力、評判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得到了鍛煉。教學創新則要求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開放性態度,確保學生保持良好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積極完成科學推理工作,學會自主遷移新舊知識,提升個人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對體現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有重要的影響。
(四)物理觀念。物理觀念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礎以及前提所在,直接關乎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水平,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為依據,關注對物理概念的分析,讓學生自主分析物理原理。其中物理學科的概念研究以及原理分析是重點,教師需要盡量避免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的問題,將能量、物質、運動以及相互作用相結合,注重對基本知識的有效延伸以及拓展,了解能量觀念、物質觀念、運動觀念以及相互作用觀念對學生的影響。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保障學生能夠變得更加主動、自覺和自信。
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必要性
首先,有助于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如果教師能夠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基礎,積極改革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那么對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社會實踐以及探索精神的培養將會有重要影響。學生能夠結合不同的物理現象,在大膽反思以及質疑的過程中說出個人的不同意見和想法并落到實處,很多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提升較為明顯,能夠意識到這門學科的重要價值及優勢。其次,有助于打造品質課堂,教師不再過于注重簡單理論知識的說教,而是以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為基礎,提升學生處理和分析科學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有助于改革傳統的育人模式,教師不再按照教材大綱來進行照本宣科,學生也能夠積極規避死記硬背的行為,在良好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的指導下大膽創新。
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思考策略
(一)確保跨學科融合。跨學科融合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有助于全面凸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優勢,逐步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需要了解高中物理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邏輯聯系,關注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分析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薄弱之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運動觀和物質觀,鼓勵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意識到不同學科之間的相關性,主動突破學科的限制,整個課堂教學質量比較高,學生也能夠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會自主遷移不同學科的知識,提升個人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
(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以高效化課堂的打造為目標,關注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和教學實踐,在綜合考量的過程中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高中物理重難點知識分析非常關鍵,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加強對教學速度和教學內容的合理調整,分析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水平,鼓勵學生自主遷移新舊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個人情感以及語調的合理控制,堅持抑揚頓挫和情感飽滿,強調重點知識,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來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學生共同梳理不同的知識內容,鞏固學生的知識印象,讓學生在大膽反思的過程中形成完善的邏輯思維結構,逐步養成自主自覺的行為習慣,這一點對學生的物理學習、社會實踐都有重要的影響。學生也能夠結合個人的學習經驗真正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整體的教育教學進度較快,學生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和自信心。
(三)發展學生探究能力。教師需要始終堅持站在學生的角度關注學生的真實收獲,以啟發教學和探究教學為基礎,有目的、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傳統的物理教學過于枯燥,學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機會,學習能動性不足。教師需要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了解物理課程的特殊要求,注重枯燥知識的具體化呈現,鼓勵學生自主理解、自主創新,保障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能動性。教師需要以課堂教學大綱分析為基礎,注重環環相扣,圍繞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將更多趣味化的教學內容融入課堂環節,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確保對癥下藥。
(四)積極也改革物理實驗教學。物理實驗對物理教學改革以及學生的物理學習有深遠直接的影響,為了深化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物理教師需要以可操作性的物理步驟為基礎,積極改革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讓學生自主感知不同的物理步驟,進一步優化物理實驗環節,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留心觀察以及細心研究的過程中意識到不同物理學習的價值以及作用。整體的教育教學進度較快,學生也能夠在自主發現以及探索的過程之中主動解釋物理知識,實現個人物理核心素養水平的穩步提升。
四、結語
在推進學科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反復提起,高中物理教學的難度系數偏高,實踐性應用性比較明顯。物理教師需要了解當前的教育教學現狀,關注對學科教學大綱的分析,抓住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保障學生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周彩蝦.聚焦核心素養? 提升教學效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思考[J].文理導航,2019(29):52-52.
[2]王永興. 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思考[J].赤子,2018(16):254.
[3]門德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思考探討[J].新智慧(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