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課是基于當今互聯網技術飛速發達的背景下,與時代需求相結合的產物,早期網課主要應用于應對大學生“考研”“考公”等需求。如今,網課的流行主要是源于疫情時期“停課不停學”政策的指導,在學校無法正常開學上課的情況下,各類學校為彌補教學進度的缺失而不得不選擇網課。在如今,雖然已經不需要因為疫情而全國停學,但是網課這種教學方式已經深入人心,伴隨著常態化的疫情,成為了常態化的教學模式。現如今由于網課教學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不足,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使線上教學獲得最大效果,成為了如今備受關注的熱點教育問題。
【關鍵詞】網課? 中小學? 語文教師?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2-0046-02
2020年2月4日,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 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截至2月2日教育部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余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各大教育平臺呈現出常態化教學模式”。[1]
中學生居家網課學習的開展為在線教育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考驗。付衛東等[2]認為居家網課學習呈現出以下矛盾:“在線教育對網絡環境和硬件設備要求高,但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之間苦樂不均”;“居家在線學習要求家校步調一致,但家校合作顯然各吹各調”;“學生個性化優質化在線需求強烈,但學校在線教育資源供給眾口難調”。鄔大光[3]則認為,我國教育技術向教學領域延伸產生的考驗主要分布在“教育理論與教育技術應用、教育技術與教學慣性、教育技術與教師角色、教育技術與組織教學”等方面,因此需要重新對教育技術價值認知進行深入思考。
同時,伴隨著網絡課程短期內飛速發展,其教育質量、教師對網絡教學的適應程度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都存在些許問題。本文擬結合網課的發展現狀和卓越教師網絡教學方法,對網課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網課最早主要應用在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等成人培訓,職業培訓當中。在面對學員分布廣,單一區域學員數量不足等情況下,不少的相關學校采取了網絡上課的方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涌現了一系列成功的互聯網學校,如:中公教育、文都教育、新東方英語等,并出現了許多的卓越名師,如:何凱文、肖秀榮等享譽全網的優秀教師。
通過觀察網絡教學名師課程,可以發現網課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1)師生缺乏交流。在網絡平臺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師生無法見面,教師無法在網絡上判斷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知識,掌握了多少知識,其困惑之處在哪里。同時,因為無法與學生面對面講授,無法通過課堂反應觀察到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教師也不能通過反饋改進、調整課程內容。
(2)教學過程依賴平臺功能。網課教學應當為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是對學生培養進行補充的環節。在現如今,網課教學嚴重依賴于各類網絡平臺,但是由于目前網絡教學目前主流的在線教育平臺功能較不完善,諸多只有當面講解或者需要學生身臨其境觀察的內容很難通過網課教學完成教學目標。
(3)對學生心理健康可能不利。長期網絡授課可能會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乏人際交流,導致學生社交能力薄弱,同時由于長期獨自一人學習,心理可能出現問題。因此,長時間的網絡教學是不可取的,線下教學不可被取代,線上與線下相互聯系,互相補充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當然,網絡教學也一定有其優勢,并且利大于弊。
(1)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網絡教學使得學生可以足不出戶進行學習,減少了很多通勤時間,學生來回學校以及食堂的時間可以大幅縮減,并且,網課時間更加自由,教師可以靈活安排上課時間,使得原本不能上課的時間如今也能夠利用上,這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
(2)減少風險,防范疫情。在當今時代,雖然全國范圍的重大疫情已經結束,但是各地疫情時有發生,學校隨時可能因為疫情而停課,在這種時刻,網課就成為了學校教育的備選方案,既可以避免學生聚集引發疫情,又可以在疫情期間繼續學習,可謂兩全其美。同時,在校上課期間也可以適當增加網課,縮減在校時間,使得學生暴露于公共場所的時間盡量縮短,讓學生的感染風險減少,使學生盡量安全。
(3)改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伴隨著如今教育資源日趨集中向發達地區的現狀,欠發達地區的師資力量與發達地區逐漸拉大。而網絡教學可以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學生不論在哪個地方,都能夠聆聽到卓越教師的精彩課堂,對其發展必然有著很多好處。同時,教師也可以擺脫空間的限制,以往的班級授課制,教師一節課最多對幾十名學生進行教導,而在網課當中,教師可以一次性對幾百幾千乃至數萬人進行講授,讓更多的人聽到課程。
如今,網課成為了中小學上課的重要方式,成為了正常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而在疫情常態化時代,通過觀察網絡教學卓越教師的講課內容,以下幾種教學策略值得我們學習。
(1)注重互動生成,模擬課堂環境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版)2020 年修訂》中寫到,關于高中語文教學方式主要有情景教學自我探究式教學。
在網課期間,中學學生學生作為未成年人,其并無非常強的自制力,無法做到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長時間認真學習。所以,在卓越教師的講堂中,我們不難看到,他們都試圖在直播間模擬出平時線下課堂的氛圍,創造情景進行教學。卓越教師會通過以往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大量進行互動,通過預測屏幕另一邊的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情況,諸如,隨著上課進程推進,學生開始溜號、吃零食、玩手機等各種現象。教師在直播中可以通過以往經驗判斷學生此時可能出現的行為,巧妙并準確地指出學生此時正在做什么,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老師就在身邊的感覺。這能夠讓學生有一種時刻被監督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更加認真地進行學習,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2)注重自學互學,教師助力引導
中學學生正處于形式運算階段,學生已擺脫對具體事物的依賴,能發現命題之間的關系和理解符號的意義,思維接近成熟水平。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不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同時,此時的學生富有熱情,課堂表現積極踴躍,愿意思考和表達個人觀點。因此,在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流討論,既可以減少疫情時期集體聚集,又可以通過交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了解自身不足之處,并且可以將不懂的知識集中反饋給教師,減少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弊病。
(3)線下講授,線上答疑
如今,有不少學校已經采用在學校講解新課,在校期間不安排自習時間,而在學生回家后集體登錄網課平臺,通過網絡連線自習這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大大節約在校時間,讓學生減少感染風險。同時,學生在家自學容易偷懶、溜號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教師視頻監督而得到解決,學生在鏡頭前學習的樣子可以隨時被教師觀察到,如此一來,學生的自習時間和效率即可得到保證。并且,通過網絡平臺師生可以頻繁互動,在學生有疑問時可以隨時找到教師一對一提問,因為教師并未在上課狀態,所以教師可以更加自如地回復學生。這充分體現了網絡教學的優勢,減少了網絡講解新課時學生無法提出問題,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疑慮的現象。
網絡教學工作不僅是應對疫情的短期行為,更是一場長期的教學革命。雖然網課只是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且未來的教學不可能完全被網絡教學所取代,但獲取更加便捷、形式更加豐富、資源整合度更高的網絡教學,在中小學,乃至高等教育中,會越來越在凸顯它的作用。本文以網絡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為目標,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可行的網絡教學策略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20-02-04).
[2]付衛東,周洪宇.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在線教育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2(2):14-18.
[3]鄔大光.教育技術演進的回顧與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線教學的視角[J].中國高教研究,2020(4):1-6.
作者簡介:
楊嘉程(1996年-),男,漢族,遼寧大連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