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彩紅
【摘要】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有著重要作用。由于以往農村基礎設施較差,特別是在思想教育方面比較落后,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出現了不均衡的情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必須要深入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小學高年級學生即將步入新的學習階段,為了能夠讓他們以全新的姿態(tài)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關注,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現代化人才,為學生進行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素質教育背景下優(yōu)化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 小學語文? 素質教育? 自主探究? 網絡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3-0106-02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育也在不斷進步。在新時期背景下,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學語文教學同樣也要加強對學生發(fā)展的關注。但是,在以往的農村小學中,很多學生的綜合素質并沒有滿足教育大綱的要求。這是由于以往的農村小學中教學條件比較落后,教師的教學思想也比較保守導致的。對此種情形,在新時期環(huán)境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作為主要教育目標,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還要給學生留出探究空間,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還要依托發(fā)達的互聯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網絡教育資源,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從而使學生能夠多方面進步。
一、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存在的困境
農村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普遍較差。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以往的農村小學中缺乏師資力量,還有一些教師是代課教師,專業(yè)性較差,導致有很多學生甚至連拼音都無法熟練使用。進入高年級語文學習之后,知識難度有所提升,更暴露出了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較差的缺點。出現了高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很多人都聽不懂的現象,教師常常不得不停下教學任務給學生補課,使得教學進度停滯不前。
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缺乏。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這門學科就是學生的百科全書,其中涵蓋的內容較為廣泛,學生可以在其中了解到各個方面的知識。但是,在當前社會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只有教材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閱讀大量課外書籍。而在農村小學學校中,教學資源并不豐沛,很多教學方法都無法落到實處。由于小學中沒有圖書館,導致學生無法閱讀到語文教材中推薦的經典閱讀書目,更不用說其他課外書籍,造成了學生課外知識量幾乎為零的情況,這也是農村小學教育中面臨的主要困境。
農村小學生自覺性較差。在以往的農村小學教學中,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的情況時常出現。除了是作業(yè)量較多之外,還與學生的自覺性有關。由于農村思想比較落后,很多學生都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在很多時候都以輕視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在學習知識上也是全靠教師在后邊追著、趕著。如果沒有教師監(jiān)督的話,很多學生都不會主動探究知識。農村小學生自覺性較差的情況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一直困擾語文教學的有效進行。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優(yōu)化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一)深入理解素質教育內涵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關鍵作用,把控著語文教學的方向,可以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根本。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必須深入理解素質教育內涵,從自身出發(fā)轉變觀念,升華思想,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并且,教師還要在課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將其中蘊含的素質理念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時,教師要深入理解素質教育內涵,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與學生共同閱讀文章中的內容。隨后,我讓學生講一講讀后感。很多學生都說文章中的母親很偉大,也有的說文章中的主人公不夠懂事。我接著對他們說:“其實每一位母親都非常偉大,母愛都是無私的。大家要對自己的母親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做讓她們驕傲的事情。”這樣,通過在課程中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自己說出感受后再進行引導,深入挖掘出了教材中蘊含的素質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正確處理師生之間關系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但是,如果語文教師還是一如既往把控課堂的話,素質教育的目標就很難實現。因此,在現代化的語文課程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教師可以在課程中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以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思考,創(chuàng)造交流的話題。在那之后,便將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只需要適當指導即可,從而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
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正確處理師生之間關系。在教學中,學生閱讀完文章之后,我給他們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樣的一首詩,母親和父親給出的評價是完全相反的。之后,我讓學生互相討論一下,給學生留出了交流空間。他們在課程中互相講述自己的想法,有的認為母親的愛是溫柔的,也有人認為父親的愛是嚴厲的。我也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他們正確分析,在交流中改善了與學生的關系。在我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這篇文章有了深入理解。這樣,通過在課程中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適當對學生進行引導,建立起了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開發(fā)新型語文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也要采用新型教學方法。以往的語文教學都比較保守,封閉了學生的思維。對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可以開發(fā)新型語文教學方法,可以嘗試在課程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學生可以以合作的形式聚集智慧,共同突破難題,對學習是非常有益的。同時,合作學習也給學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機會,學生在其中可以交流看法,也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以及交際能力,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教學《刷子李》時,教師要開發(fā)新型語文教學方法,以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在教學中,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語文知識,讓他們共同梳理文章的層次。學生分工合作,集思廣益將文章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描寫天津的環(huán)境;第二個層次是寫“刷子李”的名聲;第三個層次是通過事實驗證“刷子李”的實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受到了啟發(fā)。這樣,通過在課程中以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思維也得到發(fā)展。
(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小學階段中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高年級小學生即將邁入新的學習階段,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能夠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學習環(huán)境,掌握更多知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要盡可能予以學生展示平臺,激勵他們獨自探究知識,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這能夠增強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技能,還可以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自己的理解,有利于他們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伯牙鼓琴》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自主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學生結合教材中的注釋進行翻譯,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他們完成之后,我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了伯牙和子期深厚的友誼。這樣,通過在課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涵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五)融合網絡資源實施教學
受到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影響,現代化的農村小學中也配置了一批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大的學習空間。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可以融合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擴大教學范圍,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也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的多樣形式,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成為當前課程中的真正主人。
例如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時,教師要融合網絡資源實施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知識,調動學生的感官。在教學完成之后,我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呈現了更多宇宙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接觸到了新的知識。同時,網絡資源是以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的,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這樣,通過在課程中融合網絡資源實施教學,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總結
總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農村教學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變化,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打造現代化的語文課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知識,鍛煉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涵養(yǎng)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暢.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淺談小學語文課本劇教學研究[J].科幻畫報,2020(12):199.
[2]李梅.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提升思路[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2):71-72.
[3]陸青.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課堂有效問答策略探究[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0(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