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思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與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作為各個學科的基礎,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成為當前重要任務之一。小學教師應在“以人為本”的全新教學理念引導下,對當前教材內容深度挖掘,開發和引用新型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學生為教授主體,讓學生置身于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中,全面培養學生“聽、讀、寫”的基礎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豐富學生文化修養,從而全面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中低年級 語文素養 培養策略
1 引言
人文素養代表著一個人修養,而語文素養人文素養的重要體現。語文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夠一蹴而就,而應從小一點一滴抓起。中低年級的語文素養培養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應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開展語文素養的培養。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零散知識點和好詞佳句的日積月累,還要積極開展課外知識拓展,開拓學生眼界,要摒棄傳統機械固化的教學方法,以豐富靈活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的熱情,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善于思考學習習慣,為日后提升個人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2 加強小學中低年級語文素養培養的策略
2.1 利用情境式教學法
情境式教學法是通過建立一種生活中常見,有情緒色彩和具體形象的場景,輔之以音樂配合,使學生及老師通過情、景相融、置身其中將所學知識投入到情境當中建立身份角色,通過對話、表演等方式將知識完整呈現出來的一種方式。這種嶄新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中低年級的學生,能夠幫助學生在身臨其境當中,將所學知識消化吸收、整理之后再輸出。
比如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的第六單元-口語交際:“安慰”這一內容,就非常適用情景式教學法。教師可以將班級所有學生分成兩到三人的小組,每組學生針對這一主題,自行創建情境,在其他小組面前分別展示出來。每組學生的情境展示結束都由其他小組學生進行點評和提出建議。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點評和討論中來,及時給予學生良好的引導。通過這種全班同學的參與,每個學生都要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思考、總結設計不同的情境,在實際情境展示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在對其他人的點評中,鍛煉了自身獨立思考、分析總結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2.2 課堂教學上加強學生參與性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以教師機械單一的講述內容為主,學生則被動聽講,通過重復抄寫,死記硬背來完成課堂知識的吸收及課后作業的完成。這種方式讓老師日復一日重復單調的教材內容,而學生完全沒有學習的熱情。隨著新課標和新課改政策的推進,教師應積極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授主體,增加學生課堂參與性,寓教于樂,在師生互動中將語文知識完美的傳達和接受。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課的《古詩三首》為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古詩時,應拋棄傳統通過讀、寫、背的方式,根據前兩首古詩《暮江吟》和《題西林壁》的內容特點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理解將古詩畫成一幅畫,國畫、水彩、油畫或是卡通等形式不限。畫好后學生要針對自己的畫作進行展示和講解,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或是理解配上合適的音樂。俗話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首古詩,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進行發言,講述自己對于古詩的理解和創作理念。教師不應拘泥于教學大綱,允許和支持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擁有獨立的見解和思考。教授第三首古詩《雪梅》時,針對后兩句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根據“梅與雪”的對比,思考和尋找自己見過、聽過的可以用來對比的兩種事物。仿照這兩句詩,寫出相應詩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開動了腦筋,還動手創作,并進行配樂講解展示,充分運用了學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2.3 引導學生進行學科知識運用和反思
一直以為教師和學生都沒有養成將所學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的良好習慣。語文學習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特別多,傳統語文學習幾乎都以機械記憶為主,根據記憶遺忘曲線,基礎知識需要定期、持續的重復記憶才能真正掌握。而中低年級學生,受自己心理和生理特點影響,缺乏持久的專注力、好奇心強、注意力差等等特點,很難做到持續的重復的去完成讀、寫作業,極大的制約了基礎知識的掌握。教師應開發創新多種靈活方式教學,加強學生對課文及基礎知識理解。
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課的《走月亮》為例。針對大綱要求背誦的第四自然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文中描述,畫出一個場景,來幫助記憶。教師可以給學生以啟發,根據課文描述和描寫順序,以“小水塘”為中心,畫出周圍景物,并作出標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理解語句并梳理描寫順序,掌握文中幾個景物的位置,當這幅圖畫完整準確的被創作出來時,學生會發現,此時課文通過這幅深深的印在了自己的頭腦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并沒有被淡忘。這就是理解性記憶的魔力。
3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學科知識運用和反思、課堂教學上加強學生參與性、利用情境式教學法等策略,開展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 謝娟萍.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 語文課內外,2019, 000(008):232.
[2] 倪麗玲.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6):0325-0325.
[3] 陳海燕.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 小學生(中旬刊), 2020(12).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水頭鎮鶴溪小學 (浙江省溫州市 32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