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彪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已經跟不上當前義務教育的發展需要。分層教學法作為近些年來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運用與實際的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有力地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分層教學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在本文中,簡要介紹了幾種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策略,希望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 分層教學 教學策略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及社會經驗尚不成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阻礙。因此,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因不同的學生由于其成長環境,個性身心發展速度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個性差異。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將班級學生能夠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1 分層制作導學案,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可分為問題分層、學生分層、目標分層、作業分層和評價分層等等。但預習卻在分層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課前預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在課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對下節課教師要講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當教師上課再次講述知識點時,就相當于“二次記憶”了。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也能慢慢提高自己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在日積月累中,對知識點的掌握也越來越牢固。教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布置導學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做的導學案也不一樣。這樣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時,對于數學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可以著重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對于數學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先掌握那些概念性的知識點。因為“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章節涉及軸對稱、旋轉等圖形變換,這些都是比較抽象的內容,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在講解這一章節內容時,要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大腦中構建一定的數學模型。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分層設計導學案,讓學生通過課前完成教師布置的導學案。在教師上課進行二次講解后,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2 對學生進行分層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他們在所有學習中最難學的一門學科。小學數學教師在上課提問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提問,也是問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問的難度及重點要有所不同。課上提問是檢驗學生課堂上是否認真聽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適度的課上提問既能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又學生上課更加認真聽講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盡量做到提問遍及全體,優秀的課堂可以讓每個學生在一節課能夠受到五次以上的提問,而絕不是一直只對一個層次的學生提問。學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會對知識點記憶更加牢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解“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時,教師要注意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問的難度要有所不同。因為這一章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包括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等。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問的難度要有所不同。例如針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向他們提問有關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針對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帶一定的問題情境去向他們提問。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通過分層提問,能夠強化知識點,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對學生的課后練習進行分層,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課后練習是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為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練習質量,教師絕不能一統而論,這樣的話會讓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做起作業來無從下手,大大打擊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分層布置數學作業來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度、數量不同的作業。對于那些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讓學生的作業難度有一定的提高。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那些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的作業,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講解“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圓柱和圓錐”時,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作業。對于那些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組合幾何體的體積計算。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要注重培養他們對公式的掌握。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布置作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經過教學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法能夠充分地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程度化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實現班級所有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育課程改革的引導下,以喚起學生主動參與為目的,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合理劃分班級學生層次,使用分層教學法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苗苗.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9(27):74.
[2] 陳麗云.關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02):256-257.
[3] 王振俊.教育公平的微觀研究——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18-19.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安墩中心小學 (廣東省惠州市 5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