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在全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下,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因此,從教育的角度入手,解決教與學之間的發展矛盾,引入新的教學思想勢在必行。筆者針對初中創客校本課程的建設活動展開論述,思考如何利用STEM理念優化教學工作,從而創造與教學要求相配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STEM;初中教育;創客教育;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067-03
【Abstract】Under the new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teaching needs of the new era.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to resolve the development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is imperative to introduce new teaching idea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ker, thinking about how to use the STEM concept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work, so as to create a teaching model that matches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Keywords】STEM;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Maker educ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創客是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群體,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善于抓住生活中轉瞬即逝的靈感。基于此,初中創客校本課程應保留創客理念的本真價值——基于現實生活發展而來的實踐活動。在創客校本課程建設環節,教師應該與學校配合起來,以STEM理論為教學建設風向標,為創客校本課程的平穩落地提供實質性支持,并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差距確定對應的教學方法。
一、制定務實化的STEM創客校本課程目標
少有教師會注意到創客理念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價值。隨著當前教學理論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自我建設需求,尊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尊重學生的創造價值,是未來教學活動發展的必然方向。將創客作為校本課程導入到初中教學活動當中,對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意識,幫助學生優化技能表達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長期的教育探索及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已經注意到了創客教育的正面影響,但發起創客教育課程的方式欠缺合理。部分教師將創客課程視為“天馬行空”的全新教學模塊,并不會對學生的創作內容、表達方法加以限制,僅要求學生將自身的想法與創意轉化為現實,在這一“想當然”的教學模式下,創客活動很難發揮其正面價值,學生在創客教育中所獲得的學習經驗比較淺薄。部分教師則以“完成任務”為第一執行目標,僅要求學生針對相關技能發起定向訓練,在僵硬的教學理論下,創客教育的出現不僅沒有為學生提供表達個人智慧的機會,反而限制了其創作靈感,當技術元素無法與學生靈感相互融合時,學生的思想水平很難得到提升。
在STEM理念下,教師應將該理念中所包含的科學、技術兩大概念提取出來,促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表達靈感的載體。創客教育起源于社會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展現初中教育的正面影響,教師與學校也應承擔對應的思維教育責任。在創客校本課程建設環節,教師應該以實踐活動為第一發展渠道,在創客教育板塊中增設多個功能分區,如啟蒙區、實踐區、加工區、展示區等,面向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環節,學校應嘗試利用多元材料向學生展現不同的技術載體,如樂高科學技術套裝、阿爾法機器人等,幫助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客思維,并能將觀察中所獲得的靈感記錄下來,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加以運用。
二、選擇多樣化的STEM創客校本課程載體
STEM理念下包含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四大板塊,不同的教學板塊又對學生思維素質的發展產生影響,促使學生向多元化、個性化的方向成長。要將STEM理論與初中創客校本課程建設活動結合起來,教師應提出多樣化的教學載體,依靠不同的感知對象、實踐活動配合STEM理論,為學生創造應用創客思維、發揮創客靈感的機會。
初中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薄弱,對于創客思維、創客教育等一系列概念缺乏了解,如果直接導入創客實踐活動,學生的思維意識與教學內容脫軌,可能會引發較為嚴重的教學矛盾,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從理論教育活動入手,圍繞STEM理論中的“science(科學)”模塊,開展理論教學課程,針對創客腳本課程的概念、定義、價值開展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應將STEM理念中的“technology(技術)”模塊提取出來,要求學生開展對應的實踐活動,利用專業化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在這一環節,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對應的加工組裝,允許學生對各類科技產品、生活用品的結構、原理進行剖析,依靠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發現事物的本質,從而培養學生的實操意識。在完成實踐教育之后,可利用“engineering(工程)”模塊對教學理論進行細化,通過展示相關硬件設備的加工過程,幫助學生加深對實操過程的記憶,促使其以虛擬記憶為參考對象,優化自身的實操技能。創客校本課程的建設與STEM理論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共性,但對于如何在創客校本課程中引入數學概念這一問題,少有教師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math(數學教育)”在創客校本課程中的表現不僅僅為直觀數據,還包含學生的實踐時長、時間意識等內容,教師可將與實踐過程有關的相關數據記錄下來,如硬件的處理數據,學生完成處理工作的總時長等,通過不斷比對,激發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促使其向更高等級的創客技能發起沖鋒。
三、選取開放式的STEM創客校本課程內容
創客教育是極為開放的,將創客作為校本課程導入到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的活躍思維,卻也在一定范圍上限制了學生的自我表達意識。個體的技能水平存在差異,主觀創作的興趣出發點不盡相同,在創客理念下,自由、科學、快樂才是第一目標,基于這一特點,教師應從創客思維的相關特點入手,以開放性較強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全新的創客校本課程,通過與STEM理論的相互配合,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角度下領悟創客知識。
在校本課程建設活動中,教師可從科技、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四大板塊入手,建立不同的教學專區,依靠不同的教學理論引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促使其主動完成思維與情感的同步表達。針對“科技”,教師可設立以理論教育為核心的專業課程,在教學環節給出某一硬件設備,引導學生針對硬件的基本結構、硬件的應用范圍、硬件的發展歷史、硬件的應用方向等問題開展探究活動,依靠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思維水平,對創客教育活動作出積極回應。在完成理論教學活動之后,利用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發起互動交流,使其對相關材料的理解水平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針對“技術”,教學工作的硬件配置水平直接決定了后續教學活動的最終質量,教師應及時尋求學校的幫助,將加工設備、實體材料導入到課堂當中,利用曲線鋸、切割鋸、小車床、金山湖材料、塑料制品等材料發起實踐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動手需要,引導其依靠實踐驗證理論知識。在“工程”板塊,教師應將實踐與理論兩大內容整合起來,將創客活動視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過程,豐富理論知識,并利用“數學”中的相關材料,或是操作數據,或是操作要求,對整體創作活動進行補充優化。無論學生參與了哪一板塊的創客活動,教師都應將學生所創造的優秀作品展示出來,進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與成就感,培養其互動創作的積極性,啟發其他學生的創作智慧。
四、開展個性化的STEM創客校本課程評價
創客校本課程表現出了極高的自由性,教師在為學生預留思考、創造的空間的同時,也應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從全新的角度掌握創客知識,依靠科學合理的評價修正學生的技能短板。基于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干預,依靠教學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技能短板問題,掃清學生的思維盲點,幫助學生更為全面地接受創客教育。在STEM理念下,相關教學模式從各個角度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了要求,基于此,教師所做出的評價也應與STEM理念相互配合,唯有實現定點突破、定點提升,才能幫助學生從全新的角度解讀STEM學習知識。
在開展評價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落實雙向評價制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對課程進行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技能水平、學習態度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以此來消除教育模式與學生情感之間的矛盾。不同的學生存在著思想上、能力上、學習興趣上的差異,在對學生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保證學生的個體價值,避免不合理的評價制度破壞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針對學生的評價工作后,教師應對創客校本課程進行整體評價:作為基于現代教學理念發展而來的新型教學模式,創客校本課程很難在短時間內被全體學生所接受,基于此,教師應嘗試利用STEM評判創客校本課程的科學價值與教育價值,對不合理的教學問題進行修正,保障創客校本課程的實效性。脫離了學生的評價機制是不科學的,在完成評價任務之后,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對自身及時發起多元評價,對自身的教學能力、理論知識掌握水平、工作態度等內容進行評價,從而依靠學生的主觀反饋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STEM理念將實踐、理論、回顧、綜合等內容導入到初中創客校本課程當中,教師也應嘗試將STEM理念應用到教學評價活動中,期間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注重創客校本課程的多元化,從多個角度入手,解決創客目前面臨的,需要通過實踐解決的問題。
五、結語
STEM理念的出現為初中創客校本課程的落地提供了別樣的支持,在幫助學生掌握客觀概念、掌握專業創客技能的過程中,教師應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及時導入教學評價制度,依靠理論教育、技能教育等板塊的相互配合,為學生創客思維的發展指明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徐闖榮.關于STEM教育理念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證研究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
[2]易志剛.我國STEM教育現狀及本土化發展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8).
(責任編輯? 袁? 霜)